跟着邮票去旅游之广州市

甜甜

<p class="ql-block">近两年,新出了些广州题材的邮票和风景戳,抓住春节的尾巴,我们游览了广州。</p> <p class="ql-block">走进中山大学,首先被这里浓厚的岭南文化所吸引。古老的榕树、高大的蒲葵、柔美的杨桃树,以及茂盛的草坪和美丽的莲花池,共同装扮着整个校园,尽显南国风光之妩媚。校园里基本上都是很有历史的建筑,总体上为岭南风格,无论教学楼、图书馆,或是食堂,几乎都是清一色的红色砖瓦,配以黑色调的窗格,色彩浓艳但不失古朴典雅,非常富有当地的传统特色。</p> <p class="ql-block">中山大学的前身是国立广东大学,由孙中山先生在1924年创办。1926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国立广东大学改名为国立中山大学。孙中山先生亲笔题写的校训“博学 审问 慎思 明辨 笃行”,至今仍激励着每一位中大学子。</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中山大学校园中,可以看到许多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如小礼堂(怀士堂)。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标志性建筑,原为岭南学校的基督教青年会馆,1915年由美国克里夫兰州的华纳和史怀士公司总裁安布雷·史怀士出资建成。为纪念捐赠者,遂命名为“怀士堂”。这座建筑保存得十分完好,红墙翠瓦、塔楼高耸,是康乐园中轴线上的一座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大门,犹如一位沉默而坚毅的历史守望者,静静伫立在时光长河之中,承载着厚重的革命记忆与独特的建筑魅力。</p> <p class="ql-block">门楣上方镶嵌着一块长方形的匾额,上面镌刻着“陆军军官学校”六个大字。字体刚劲有力,笔画刚健挺拔,彰显出军校的威严与庄重。匾额的边缘雕刻着精美的花纹,线条流畅细腻,展现出当时精湛的雕刻工艺。</p> <p class="ql-block">黄埔军校校本部的大门,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精美的细节设计和深厚的历史意义,成为了黄埔军校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它不仅是中国近代建筑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更是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纪念室位于黄埔军校旧址内。它处于校园较为中心的位置,周围绿树成荫,宁静的氛围与纪念室庄重的主题相得益彰。</p> <p class="ql-block">纪念室融合了多种建筑风格元素。从外观上看,它带有明显的民国建筑风格特征,例如坡屋顶、清水墙等。坡屋顶的设计既符合当时的建筑审美,又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能够抵御岭南地区的风雨天气。</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纪念碑位于黄埔军校校本部后方的长洲岛上,处于整个军校建筑群的核心区域。它与校本部、孙中山纪念室等重要建筑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了黄埔军校庄严肃穆的历史风貌。</p> <p class="ql-block">碑顶部分设计独特,采用了仿古希腊柱式的造型,柱头雕刻着精美的花纹,展现出精湛的工艺水平。柱身四周刻有孙中山先生的名言警句,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等,时刻提醒着人们铭记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p> <p class="ql-block">澳门在孙中山逝世一百周年邮票背景图是广州大元帅府。</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大元帅府原址原为广东士敏土厂,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兴建,是中国当时第二大水泥厂。民国六年(1917年)7月,段祺瑞在张勋复辟后计划“再造共和”,废除在民国二年(1913年)所选出的国会,孙中山发起“护法运动”,率领部分海军南下广州,召开国会非常会议,征用此地作大元帅府。</p> <p class="ql-block">从大元帅府出来,便是珠江,顺便跟海印桥来一张。</p> <p class="ql-block">晚上,与姐姐跑了几个小时候去过的景点,原来的位置,人长大了。</p> <p class="ql-block">最新出现的广州塔风景戳,放在了会展邮局。</p> <p class="ql-block">海珠区赤岗投递班放着另外一个广州塔风景戳,全部来一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