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清代乾隆四十三年,也就是公元1778年,江西大余考生戴衢亨参加殿试。 </p><p class="ql-block">殿试阅卷后,拟定北京考生邵自昌获头名。可在考官将殿试前10名的试卷呈送乾隆审阅时,吏部尚书程景伊奉命拆封邵自昌的试卷,却因弥封过紧拆了很久都没有拆开。乾隆皇帝等得不耐烦了,就命人依次拆封后面的试卷,直至拆完第四名的试卷后,邵自昌的试卷方才打开。乾隆认为此乃天意,遂按拆卷顺序定名次,将原第二名的戴衢亨钦定为状元。 </p><p class="ql-block">戴衢亨出身“西江四戴”家族,自幼聪颖,7岁能诗,21岁中举,23岁便以解元、会元、状元“连中三元”,特别是戴衢亨在殿试策论中“经世致用”之见深合乾隆心意。</p><p class="ql-block">戴衢亨奇缘中状元,虽说有一定的运气成分,但更多的是乾隆慧眼识珠。戴衢亨不仅品行端正,温良恭谦,而且能力超群,政绩卓著,历任军机大臣、体仁阁大学士。而邵自昌因考卷难拆痛失状元,仅列二甲第一,此后仕途平淡无奇。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