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旗渠精神,争做新时代接班人——北陵阳学校学习红旗渠精神思政课

春风吹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精神历久弥新,始终是我们与时俱进、永葆生机的动力源泉。过去的辉煌由红旗渠精神引领创造,未来的理想依然要靠红旗渠精神引领实现。为更好的传承和践行红旗渠精神,北陵阳学校道德与法治教师以此为主题,对全校学生进行了宣讲。</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安阳林州市,蜿蜒的渠水缠绕在太行山绝壁,宛如一座绵延起伏的“水长城”。“水缺贵如油,十年九不收;豪门逼租债,穷人日夜愁。”一曲旧民谣,勾勒出林州历史上干旱缺水的悲惨图景。为了改变千百年来缺水的天然困境,勤劳勇敢的30万林州人民,苦战十个春秋,在环境极其恶劣、条件十分欠缺的情况下,凭借一锤一钎一双手,削平山头1250座,凿通隧道211个,架设渡槽152个,在沟壑纵横、悬崖绝壁叠生的太行山上修成长达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红旗渠,结束了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苦难历史,更是孕育出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p> <p class="ql-block">  在声与影的交汇中重温伟大工程红旗渠的建成过程,深切感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内涵及其时代价值。红旗渠精神蕴含着党的领导、群众路线、干部作风、革命精神等十分深刻而丰富的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凝聚力,体现了立足本地条件、依靠自己力量的自力更生精神,战天斗地、百折不挠的艰苦创业精神,顾全大局、齐心协力的团结协作精神,不计报酬、不怕牺牲的无私奉献精神。</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就像一部浓缩的历史,把人们带回到那段难忘的岁月。更为重要的是,它带给我们许多新的思考。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革,在今天我们还需要学习弘扬红旗渠精神吗?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南安阳考察时指出,“红旗渠就是纪念碑,记载了林县人不认命、不服输、敢于战天斗地的英雄气概。要用红旗渠精神教育人民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社会主义是拼出来、干出来、拿命换来的,不仅过去如此,新时代也是如此。没有老一辈人拼命地干,没有他们付出的鲜血乃至生命,就没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永远铭记他们。”</p><p class="ql-block"> 思政课上,大家纷纷表示,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一定要大力弘扬红旗渠精神,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勇于攻坚克难、担当作为、脚踏实地。</p> <p class="ql-block">  红旗渠精神是中华民族不可磨灭的历史记忆,永远震撼人心。年轻一代要继承和发扬红旗渠精神,摒弃骄娇二字,像我们的父辈一样把青春热血镌刻在历史丰碑上。我们正逢其时,不可辜负,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我们这一代的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