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微光善亮计划”走进桂平 第二期暨浔江数学教育主题教研活动,(蒙圩一中专场)

蒙圩一中

<p class="ql-block">  四月春光无限好,百花齐放春满园。2025年3月17日上午,“微光善亮计划”走进桂平第二期暨浔江数学教育主题教研活动在桂平市蒙圩一中举行。桂平市教研室陈佐民主任,教研员谭献科老师,蒙圩一中副校长梁松标,广东省惠州市第七中学的王娟妮老师,浔州初中的徐敏健老师,以及桂平市教育局协助员何文怡老师等领导嘉宾,以及西区七八年级全体数学教师等200多人参加了该活动。该活动由蒙圩一中数学教师黄静云主持。</p> <p class="ql-block">  本次教研活动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同课优构观课;二是三位一体评课;三是王娟妮老师的主题分享《核心素养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分析》。</p> 同课优构 <p class="ql-block">  本次同课优构聚焦于八年级下册第 2 章《2.6.2 菱形的判定》,由两位来自不同地区的优秀教师徐敏健老师和王娟妮老师为我们呈现精彩纷呈的教学风采。</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徐敏健老师探究“菱形的判定”这一教学环节中,引导学生从身边熟悉的四边形中类比旧知,推出菱形的判定,形成判定、梳理知识、辨析要点,注重知识的生成。在“推理论证,形成判定”环节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推理论证,一题多变,以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课堂练习中,徐老师紧扣书本习题,强调书写答题过程要细节化。徐老师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强调思维的培养,让我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知识。</p> <p class="ql-block">  王娟妮老师巧妙的从语文学科出发,跨学科创设情境,让学生分组讨论,推导、形成定理,注重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课堂练习的选题从易到难,层层推进,教学过程中,以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为主要学习形式,充分引导学生发表见解,巧妙引导学生的发现为“黄灿铃定理”,充满了趣味和激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王老师的课堂,让我们在思考中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优构观课活动让我们受益匪浅。它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两位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更让我们对数学教学有了更加深刻的思考。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会继续探索数学教学的奥秘,为培养更多优秀的数学人才而努力。</p> 三位一体评课 <p class="ql-block">  课堂展示结束,进行评课环节。首先,上课教师徐敏健老师首先进行了自评,他谦虚地表示自己在教学中还有需要改进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教研员谭献科老师首先对两位老师的授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两位老师都展现出了高超的教学水平和深厚的教学功底。肯定了两位教师在教学目标设定上的明确性和针对性,指出教学目标紧扣课程标准,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在此基础上他对听课教师提出几点建议:教师要具备有跨学科教学的能力,有敏锐性和思辨能力,更要有责任意识,关注学生的动态,由浅入深去引导学生运用能力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桂平市教研室陈佐民主任表示,这两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素养目标,对教材进行有效重构,基于课本,高于教材。在教学设计方面,强化了新课标所强调的学科素养目标,对于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推理能力等数学素养,做了一个渗透。这两节课都注重整体、注重数学规律、注重学生的实践,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使学生感受到探究的愉悦感。陈佐民主任也提出好的教学设计要注重情景启动,善于提出开放性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同时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变式。另外,紧跟教育发展趋势,如何把AI技术引进课堂,实施“数字赋能”,以有效的方式运用到最恰当之处,是接下来需要深度思考和实践探新的问题。</p> 微主题分享 <p class="ql-block">  在主题分享环节,王教师以《核心素养下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为主题,结合《菱形的判定》这一具体案例,深入探讨了如何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王教师指出,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应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和探究。让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这一分享为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教学策略和实践经验,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她还强调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p> <p class="ql-block">  王娟妮老师的精彩讲座不仅为在场的教师们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在场老师也纷纷互动,提出自己的疑惑和见解。</p> <p class="ql-block">  本次同课优构活动的开展,不仅观摩了两位优秀教师的教学风采,还通过评课和主题分享,为听课教师提供了学习、研讨交流的机会。相信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能够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转化为实际的教学行动,进一步提升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促使教育事业更好的发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