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开春川滇休闲游(一)

杨树志

<p class="ql-block">2025年开春川滇休闲游(一)</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5日至2月27日</p> <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25日,川湏休闲游今日成行,早上七点二十分,我们乘豪华大巴车开始了今年开春的第一次旅程。</p> <p class="ql-block">我们今天的行程是西安-四川邛崃,全程约800公里。</p> <p class="ql-block">中午十二时许,我们乘大巴车到达陕西高速汉中服务区,停靠二十分钟后,继续向目的地前行。</p> <p class="ql-block">下午十六时许,我们乘的大巴车进入四川省境内,这是在四川省高速绵阳江油服务区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下午十八点许,我们到达今天的目的地四川省邛崃市,邛崃市是四川省辖县级市,位于成都平原西部,建城已经有2300多年历史,是全国著名的文化历史名城。</p> <p class="ql-block">晚上十九点许,我们乘车到达四川省邛崃市临邛古城,此古城是巴蜀四大古城之一,古城始建于秦惠文王更元十四年(公元前311年),迄今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是西汉才女卓文君的故乡,素有“临邛自古称繁庶,天府南来第一州”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今天入住的酒店就在临邛古城附近,稍事休息后,我们即进入古城,观赏临邛古城的夜景和城貌,这是出酒店后拍摄的邛崃市文庙路的夜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邛崃市文庙路和南街什字广场,这处色彩鲜艳的“邛崃好甜”网红打卡标识,吸引着不少游人驻步观赏及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邛崃好甜”网红打卡标识牌前拍照留影,这是来到邛崃市的第一张留影。</p> <p class="ql-block">参观位于邛崃市南街的特色文创购物街-有美巷子。</p> <p class="ql-block">这是邛崃市南街上的文旅景点-文脉坊。</p> <p class="ql-block">租辆自行车进入文君故里景区转转。</p> <p class="ql-block">文君故居位于临邛古城核心区文君街中段。今存汉代古井一口,井形独特,井口不过三尺,井胆渐宽,如胆瓶,井壁采用黄泥加卵石浆糊,西汉临邛才女卓文君与大词赋家司马相如曾在此设肆卖酒。</p> <p class="ql-block">参观位于邛崃市广场路上的邛崃鼓楼,此楼是始建于宋代的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邛崃鼓楼简介</p><p class="ql-block">临邛鼓楼的历史可追溯到宋代,明时称谯楼。今存鼓楼为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重建,为四方形重檐九脊歇山穿斗抬梁木结构建筑。楼上南角处悬铁钟一口,铁钟上角铸铭文:"皇明嘉靖四十一年四月谷旦"。鼓楼原位于城中心十字口,后迁至翁亭公园内,其后又迁建于文君广场。现为邛崃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晚上二十一点许,我们来到邛崃市临邛古城北门城楼下,这是笔者拍摄的临邛古城北门城楼夜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临邛古城北门城楼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骑车夜游临邛古城,进城前推车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走入北门,就是著名的古城北街,这是邛崃市保留最完整的古老街道。</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城北街上们一处称之为“苏卢“的明清建筑,现己被僻为民宿。</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城北街上们一处称之为宝瑞园的清代建筑,现己被僻为展览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城北街上们一处称之为李巷子的古老䧈巷,听其名巷内应该住的大多数是李姓人家。</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城北街上们一处称之为私塾巷的明古老䧈巷,听其名应该古学堂设立在此巷内。</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城北街上们一处称之为街坊巷的较宽直巷,听其名应该有诸多商铺开设在此巷内。</p> <p class="ql-block">走到古城北街南口,回眸再看一眼古城北门城楼和北街,拍一张风景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古城北街的南口,座落在街中央的就是这座古色古香的亭阁,没有查到此亭的名称,就称它为北街亭吧!</p> <p class="ql-block">走过北街亭,前面就是著名的兴贤广场,这是耸立在广场中央的,四门四柱石牌坊-兴贤牌坊。</p> <p class="ql-block">这是设立在兴贤广场东湍的临邛美酒品牌推广栏。</p> <p class="ql-block">在兴贤广场西南角座落着这座老酒坊民国时期建筑,这是余家大院在民国时期开设酒坊的旧址。</p> <p class="ql-block">老酒坊简介</p><p class="ql-block">明代,余家大院先祖利用泉水开窖酿酒,称烧房。同期,李家大院先祖在自家后院开称为吉成烧房。东门外兰家亦在东门和设兰氏烧房。</p> <p class="ql-block">这是余家大院外墙外的老酒坊马拉运酒的场景雕塑。</p> <p class="ql-block">从兴贤广场向南行,前面就是著名的文旅一条街-兴贤街,座落在兴贤街北口西侧的是这座白色西式洋楼,这是一家国际品牌的联锁门店。</p> <p class="ql-block">参观位于兴贤街中段的著名景点老米市巷,在巷子入口处有一个“老米市”的牌坊。顾名思义,老米市巷以前是一个卖米的集市。</p> <p class="ql-block">进入老米市,随处可见的是青砖黛瓦的民居。老米市很清闲,除了居住在这里的市民,几乎没有什么人来。</p> <p class="ql-block">晚上二十二点许,行至兴贤街南口,这是耸立在兴贤街南口的标识牌。</p> <p class="ql-block">在临邛古城游览结朿,在兴贤街口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晚上二十点十分,回到在邛崃市下榻的酒店-邛崃市宾馆,今天的旅游行程结束。</p> <p class="ql-block">开春川滇休闲游第二天,2025年2月26日,早上八点整从下榻的酒店出发,前往邛崃市平乐古镇景点游览,这是途经邛崃市凤凰大道时,在车上拍摄的邛崃是街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早上八点二十五,我们乘车来到平乐古镇外面的兴新街,这是街心广场耸立的平乐古镇醒目的标识牌。</p> <p class="ql-block">在平乐古镇入口的标识墙前拍照留影。平乐古镇位于邛崃市西南部,以生态的川西古建筑和古朴的民风而著称。</p> <p class="ql-block">平乐古镇景区简介</p><p class="ql-block">平乐,古称"平落",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南方丝绸之路西出成都第一驿站,茶马古道第一重地,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全国环境优美镇、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平乐古镇距成都78公里,邛名高速穿境而过。"秦汉古镇,川西水乡"风华,承载了平乐道不尽的文化风韵﹣古街、古寺、古桥、古树、古堰、古坊、古道、古风、古歌.…演绎了闻名遐迩的古镇"九古",白沫江的参天古木、沿江而立的吊脚楼、岁月印刻下的石板路、大禹治水时的一江分三水展示着千百年来天府之国田园诗般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这是平乐古镇景区导览图,白沫江自西向东流经平乐古镇,沿江纵横分布着明清时期的诸多古建筑、吊脚楼、水码头和青石板的街道及店铺等。</p> <p class="ql-block">进入平乐古镇入口门第一处景点就是其乐坊,其乐坊位于平乐古镇北端,这是其乐坊入口的木牌楼连廊。</p> <p class="ql-block">这是平乐古镇其乐坊内的游客中心,是一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改建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其乐坊内的店铺民宿,也是利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改建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其乐坊内的酒店度假区,也是利旧明清时期的古建筑改建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其乐坊》的庭院园林,园林内小桥流水,亭台楼阁,彰显出纯正的明清江南园林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走过《其乐坊》主街,西端街口便是平乐古镇乐善街的木牌楼,木牌楼后面就是平乐古镇的文旅主街-乐善街。</p> <p class="ql-block">乐善街简介</p><p class="ql-block">乐善街是古镇特色精品水景街区,亦叫水景街,是平乐镇在2007年时修建的引水入镇工程。位于平乐镇中心区,东接迎宾路,西跨乐善桥,是古镇特色精品水景街区,街道引白沫江之水通过地势的自然落差经顺江堰,到达乐善街水景街区,通过安乐堰,最后汇入白沫江。</p> <p class="ql-block">这条沿着乐善街走向潺潺流水的溪河,就是引入白沫江之水人工打造而成的水景溪河。</p> <p class="ql-block">这条奔流不息的小溪河与跨越在溪流之上的多座造型各异的石拱桥构成了一副惟妙惟肖的水景图画。</p> <p class="ql-block">站在乐善街的乐善溪石拱桥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横跨在乐善溪河上的微型风雨桥,这么小的风雨桥笔者还是第一次见到,这小桥既能躲雨也能遮阳,设计者还真是独具匠心,取名一乐桥,可见用心之乐善也。</p> <p class="ql-block">一进景区就很快乐,就在这称之为《一乐桥》的风雨桥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乐善街上两个店铺之间的一条小巷,小巷如此狭窄,比较少见,试着走进去看看,只能侧身方可通过。</p> <p class="ql-block">沿着乐善街的乐善溪继续前行,又看到一座挑檐屋顶的风雨,再乐一次,在这座称之为《二乐桥》的风雨桥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座《二乐桥》桥面很宽敞,桥栏两旁的靠背条橙,中间是水力驱动的碾磨,让人大开眼界了。</p> <p class="ql-block">这是座落在二乐桥附近乐善街路北的一家百年老字号《奶聚缘汤面》餐馆,看着餐馆锅中奶白色鸡汤飘来的诱人香味,真后悔在酒店咋用过早餐了。</p> <p class="ql-block">奶汤面简介</p><p class="ql-block">奶汤面选用上好猪龙骨猪蹄、香肘、老母鸡炖成香味浓郁的奶汤,其汤呈乳白色,汤里富含人体所需的钙、铁、氨基酸、胶质动物蛋白和多种微量元素,将其盛入碗内,配以佐料加入煮热的水叶面而即成。奶汤面具有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补钙之功效,经科学考证美容效果甚佳。如再配以麻辣爽口的钵钵鸡片,则又是一番风味,故为广大消费者所喜爱。</p> <p class="ql-block">这是这家餐馆食品的价格表,由表可清楚当地餐饮的消费水平。</p> <p class="ql-block">既有一乐二乐,无疑必有三乐,果不其然几分钟后真有《三乐桥》呈现在你眼前,进景区不到一小时,己经乐此不疲咧!</p> <p class="ql-block">乐善街的乐善溪中每隔百十米还有这样的景观,溪中架立着一块半圆型石板,前方兀立着两块凸石,看场景是专为沿街住户洗衣洗菜而设立的,真够人性化的。</p> <p class="ql-block">这是库落在乐善街南口的一家经营当地特色美食-《桃园印象石磨豆腐》餐馆,这座明清时期的阁楼建筑,位置很显赫,应该生意也不错吧。</p> <p class="ql-block">桃园印象石磨豆花简介</p><p class="ql-block">石磨豆花选用平乐金鸡谷乡间小黄豆作为原料。用芦沟竹海天然"滴水岩"断层山泉精心胀发,经传统手柄石磨,出浆煮沸,膏水点制,自然凝固,竹片划开。加山泉水文火炖煮,土碗盛装。色如羊脂白玉,嫩如吹肤可破,细滑入喉,味如琼浆豆乳。是平乐游客必点之风味特色和养生佳肴。</p> <p class="ql-block">平乐古镇乐善街的尽头是一座横跨白沫江的七孔石洪桥,这是一座有160多年历史的古桥,据说此桥是四川省现存规模最大的石拱桥。</p> <p class="ql-block">乐善桥简介</p><p class="ql-block">乐善桥建于清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由乡贤周潼宣、张大宾等人出资修建。七年采石,三年建桥,整整花了十年时间建造。桥分七孔,为桃形,总长120米,高16.6米,宽10米,是四川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桥。具有民间传奇色彩的"金龟石"位于乐善桥正中央,见证着平乐人的风雨历程。</p> <p class="ql-block">与四川省规模最大的石拱桥-乐善桥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轻松走过乐善桥,桥下正前方便是古镇的八店街,这条街仅有20多米,因街上有八间店铺而得其名。</p> <p class="ql-block">八店街简介</p><p class="ql-block">八店街北起于乐善桥头,南接糠市街,长约20米。因街直仅有铺面8间,定名为八店街(亦说八殿街)。街之南通糠市街琴音码头,市街得以繁荣。八店街口有一打铁铺,此铺已近百年,师傅姓王,家传三代,技艺基本保持了原始的打铁风貌,如今铁铺仍继续为古镇居民打制各种生产生活用具。</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八店街北口东侧的畅所欲言创意墙,墙上标识牌上的内容光怪陆离,幽默暧昧,全是为吸人眼球引人注目而设置的。</p> <p class="ql-block">乐善桥桥头东侧沿江街道是著名的竹编一条街,街上全部是手工竹编制品店铺。</p> <p class="ql-block">这是竹编一条街东口的一处销售竹编制品的流动摊位。</p> <p class="ql-block">这是游览竹编一条街时,笔者在现场拍摄的街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乐善桥桥头西侧沿江街道是著名的平乐酒吧街条街,街上全部是酒吧茶室等营业场所。</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现场拍摄的平乐酒吧街的街景照片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现场拍摄的平乐酒吧街的街景照片之二。</p> <p class="ql-block">八店街的南边是古镇的清河街,这条街是古镇的民宿旅馆一条街,这是清河街上一座明清阁楼式民居建筑改造的民宿旅馆。</p> <p class="ql-block">这是清河街上另一座明清阁楼式民居建筑改造的民宿旅馆。</p> <p class="ql-block">这座低矮的瓦房是座落在平乐古镇清河街南端的一处普通民宅,这应该是在古镇内见到的最低矮最接地气的老旧房屋,看看我伸手就可以摸到房顶。</p> <p class="ql-block">早上九点三十分,我们游览位于乐善桥西边白沫江南岸的清河长廊,清河长廊是平乐古镇的一处集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主要景观长廊。</p> <p class="ql-block">清河长廊简介</p><p class="ql-block">清河长廊建于2014年,整个建筑都为穿斗结构,按照川西民居的风格建造,长廊的木柱均采用直径42厘米大的整木,整个长廊建有亲水平台、水车、游客步行道等,清河长廊是集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景观长廊。</p> <p class="ql-block">早上九点四十五分,游览位于乐善桥东边白沫江南岸的台子街娱乐休闲广场,这是横跨在台子街溪流上的钢索吊桥,此桥既是交通设施,也是游客嘻戏拍照的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站在摇摆不停的钢索桥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竖立百台子街娱乐广场的水中秋千,造型也很酷,荡起秋千留个影也很惬意呀!</p> <p class="ql-block">在台子街娱乐广场黄色遮阳伞下的休闲茶座休息一会儿,感觉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早上十点许,我们来到平乐古镇西边白沫江上的另一座跨江大桥-兴乐桥区域,这是竖立在这里的区域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站在平乐古镇兴乐桥上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让在平乐桥上,拍摄的平乐古镇重要水利设施-一江分三水景观的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兴乐桥上,拍摄的平乐古镇白沫江黄金堰码头等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走过兴乐桥,北岸这边是平乐古镇的兴新街,这是耸立在街口上的石牌坊,看样式和成色应该是明清时期的老古董了。</p> <p class="ql-block">兴新街应该是古镇保持最完整的明清古街,两旁的简朴木制门面店铺,原汁原味古色古香。</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兴新街前行不久,就左拐走进古镇的长庆街,长庆街东起台子坝的万年台,往西延至白沫江边,转南至卷洞桥,长约170米。取"沫江长清,生民永庆"之意,定名长庆街。街北头近邻鱼市拐码头,街南段有卷洞桥码头(即禹王坎码头),既是陆路通道,亦得水运之利,此街市面旺盛繁荣。</p> <p class="ql-block">这是耸立在长庆街人行道上的千年大榕树,这样的千年古树,在古镇的白沫江边有十多棵。</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榕树简介</p><p class="ql-block">千年古榕树遮天蔽日,冠盖如云,树干分枝多,有气。像这样的古树,沿江共有十三棵,都在千年以上。最大的一棵树龄已达1500多年,在当地有个风俗,将小儿拜寄于年长的这棵古榕树,就能得到它的护佑,少病少痛,长命百岁;做生意的人也喜欢向它焚香祷告,保佑自己全年生意兴隆,财源广进。</p> <p class="ql-block">这是位于长庆街道旁的许愿廊,也是古镇的一处著名景观。</p> <p class="ql-block">许愿廊简介</p><p class="ql-block">早期古榕树上挂有许多祈福带,后来政府为了着重保护该古榕树将上面的祈福带重新系到旁边的许愿长廊上,供游客许愿,此长廊被作为2009年央视春晚《天地吉祥》的背景和2009年欢乐中国行走进邛崃时所拍摄的背景,因此许多游客都喜欢在此摄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横豆在长庆街上的一棵千年皂角树,这也是古镇的一处著名景观。</p> <p class="ql-block">位于长庆街江边的禹王坎码头,是平乐古镇最大的渡船码头,这是设立在长庆街上禹王坎码头大门。</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现场拍摄的禹王坎码头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早上十点三十分,在平乐古镇的游览结束,在景区门口木牌楼前留影,与平乐古镇道别,乘车前往西昌市。</p> <p class="ql-block">中午十三点许,途经四川省高速石棉服务区,在此做短暂休息后继续前行。</p> <p class="ql-block">石棉县全域旅游简介</p><p class="ql-block">位于"蜀山之王"贾嘎山南麓大渡河中游的石棉县,建制于1952年,为全国唯一以矿命名的县。是川西旅游环线重要通道,大香格里拉…环贡嘎世界高山生态和文化旅游目的地、攀西阳光度假旅游目的地的重要节点和门户。是世界著名生态区、全球34个生物多样性保护地区之一、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国大熊猫放归之乡,负氧窝子含量每立方厘米7000个以上,同时具备"熊猫、温泉、雪山、草地、阳光"等稀缺旅游资源。拥有"红色文化、驿站文化、民核文化、抗战文化、川矿文化"等多种文化资源。尔苏、木雅藏族传承古易文明、远古氏族、藏族文明,传递着古代文明的基因。栗子坪孟获城为三国时诸葛亮七擒孟获之地,境内彝族风情浓郁。</p> <p class="ql-block">下午十六点许,我们乘车来到西昌市泸山风景区,这是泸山风景区登山入口的四柱三门挑檐顶式牌坊。</p> <p class="ql-block">泸山景区它东临碧波如镜的邛海,西濒蜿蜒秀丽的安宁河,北有历史古城西昌,南依巍巍耸立的螺髻山,是四川省级风景名胜区。</p> <p class="ql-block">泸山主峰(纱帽项)海拔2317米,与邛海水面相对高差约800米,从山脚登上山顶约八公里,我们是乘景区交通车登上泸山顶上的观景台的。这是在泸山顶观景台上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泸山顶观景台上是观赏山下的邛海风景的最佳位置,抓紧时机拍几张天下闻名的西昌邛海的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泸山顶观景台上拍摄的邛海风景照片之一(南部)</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泸山顶观景台上拍摄的邛海风景照片之二(中部)</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泸山顶观景台上拍摄的邛海风景照片之三(北部)</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泸山顶观景台上拍摄的邛海风景照片之四(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泸山顶上有汉、唐、明、清年代修建的光福寺、蒙段祠、三教庵、祖师殿、观音阁、王母殿、玉皇殿、青羊宫、五祖庵等10多座古刹,这是泸山古建筑群全的照壁墙。</p> <p class="ql-block">这是泸山第一殿光福寺,它是泸山最大的寺院,由千佛殿、文武宫、魁星阁、望海楼、飞梁寺、大雄殿组成,设计精巧,规模宏伟。</p> <p class="ql-block">我们进入光福寺内参观,这是光福寺内的钟鼓楼,与其它寺院基本相同。</p> <p class="ql-block">这光福寺的全景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这是光福寺第一进院落主殿既山门-天王殿。</p> <p class="ql-block">这是天王殿门前的济公活佛雕塑像,济公像前的条幅很有意思“嘴饶人心必善,心不饶人嘴必甜,心善之人敢直言,嘴甜之人藏谜奸;宁交一帮抬杠的鬼,不结一群嘴</p><p class="ql-block">甜的贼”也有一定的哲理。</p> <p class="ql-block">广福寺依山而建,我们爬高来到第二进院落主殿-药师殿,这是药师殿宅院地大门和大殿。</p> <p class="ql-block">参观光福寺的观音殿,殿内的观音菩萨雕塑像,据说是全国最大的千手观音菩萨雕塑像。</p> <p class="ql-block">参观光复寺内的三圣殿。</p> <p class="ql-block">参观光复寺内的千佛塔。</p> <p class="ql-block">参观光福寺内的藏经塔。</p> <p class="ql-block">光福寺的大雄宝殿建在寺院最高处的第三进院落内,我们进入殿内,拜谒了释迦摩尼尊像。</p> <p class="ql-block">参观光福寺大雄宝殿旁边的财神殿、三教庵、诸仙观等道观,泸山顶部共有道观四座,共九座古刹,峨眉皆佛,青城纯道,惟西昌泸山别开生面,佛、道、儒三教并存,成为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齐集的旅独特景区。</p> <p class="ql-block">泸山风景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非常好,所以山上的各类动物,尤其是松鼠和f猕猴随处可见,这是在下山途中与道旁的猕猴的合影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泸山风景区的游览结束,临别拍几张下山道旁的古亭照片留念,与风景秀丽的泸山告别。</p> <p class="ql-block">晚上十九点许,我们乘车来到四川省西昌市区,西昌市古称邛都、建昌,地处四川省西南部,是四川省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首府,也是四川攀西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p> <p class="ql-block">我们下榻到西昌市当地酒店后,即游览酒店附近的唐园景区,唐园景区坐落在西昌市建昌东路,位于历史风貌核心区景观轴线上,占地约二百亩,整体呈扇形分布,东眺邛海之滨,西望建昌古城。这是雄伟壮观的唐园巂州城楼。</p> <p class="ql-block">趁着天色尚亮,进入景区内参观游览,唐园内主要为盛唐风貌的仿古建筑,采用传统园林形式和古典建筑风格,展现出历史文化遗迹、大唐休闲生活以及南丝绸之路的风情。‌这是笔者在园内拍摄的唐园风景照片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园内拍摄的唐园风景照片之二。</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园内拍摄的唐园风景照片之三。</p> <p class="ql-block">这是唐园景区的标志性建筑-巂州阁和建昌塔(又名怀远塔)。</p> <p class="ql-block">晚上二十点许,天色渐暗,唐园内华灯启亮,夜色下的唐园景色更美,这是夜景灯光下的唐园朝天门前的彩色喷泉的美景场景。</p> <p class="ql-block">夜景下的西昌塔也更加绚丽多彩,她秀丽的塔身不断变幻这各种色彩,非常引人注目和神往。</p> <p class="ql-block">听说登西昌塔观赏西昌夜景位置最佳,我们来到西昌塔下,准备登塔开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晚上二十点二十分,我们登上西昌塔,这里确实是观赏唐园和西昌夜景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西昌塔上拍摄的唐园和西昌城夜景照片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西昌塔上拍摄的唐园和西昌城夜景照片之二。</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西昌塔上拍摄的唐园和西昌城夜景照片之三。</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西昌塔上拍摄的唐园和西昌城夜景照片之四。</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西昌塔上拍摄的唐园和西昌城夜景照片之五。</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西昌塔上拍摄的唐园和西昌城夜景照片之六。</p> <p class="ql-block">晚上二十点四十分,在西昌市区的游览结束返回下榻的酒店休息。</p> <p class="ql-block">开春川滇休闲游第三天,2025年2月27日;早上七点许,趁晨练机会再次来到唐园转转,这是笔者在唐园正门入口及唐韵阁拍摄的场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唐园内拍摄的标志性建筑巂州阁的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唐园内拍摄的著名建筑梦依楼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唐园内拍摄的著名建筑朝天门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早上八三十分,我们乘车来到西昌市大石板古村景区 ,大石板村位于西昌市东南部,是一座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道光年间,与古民居、古井、古树、古寺、古道相依相伴六百余年的古村落。</p> <p class="ql-block">在大石板村入口的巨石标识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大石板古村简介</p><p class="ql-block">大石板村位于西昌市东南部,背靠螺髻山,面向邛幕,始建于明代,重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一个古民居、古井、古树、古寺、古道相依相伴六百余年的古村落。大板村會是茶马古道和南方丝绸之路上一个重要的驿站,过去街上旅店、马店、茶馆、酒肆、商铺、作坊等一应俱全,历来为商贾云集之地,至今仍保存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印记,绚丽多姿的民族文化和丰富多样的自然生态和谐相融。2019年,在乡镇区划和村级建制调整"两项"改革中,原钟楼村、核桃村、民主村合并为大石板村。全村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1620户、7952人,辖15个村民小组。2020年,大石板村被列为西昌市宅基地改革试点,以发展乡村旅游为契机,以民宿主导村域产业,促进文旅联合发展。以农村"三变"改革聚力,乡村"五个振兴"并举,实现农民富、农业强、农村美。</p> <p class="ql-block">步入大石板村游览主道,前行约100米,前方便是村中最大的古寺-灵鹰寺,这是一座始建于明代,有500-600年历史的古寺,灵鹰寺坐南朝北,三进布局,正面是一副古色古香的木刻楹联"存心不愧浑如烛,本念无私即是香"。</p> <p class="ql-block">灵鹰寺简介</p><p class="ql-block">灵鹰寺位于西昌市大石板村,占地约33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600平方米。根据《灵鹰寺功德碑序》上所言,灵鹰寺至今已有500余年。由于年久失修,10年浩劫的破坏,造成房破象毁。1991年,由国家拨款,民众集资,维修部分房屋作学校使用。1995年灵鹰寺被定为西昌市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灵鹰寺坐南朝北,三进布局,正面是一副古色古香的木刻楹联"存心不愧浑如烛,本念无私即是香"。里边设有"无极殿""地藏殿""大佛殿""观音殿""关帝殿""韦陀殿""祖师殿"等殿堂。"无极殿"对面是可容近千人的戏台院坝,戏台至今保存完好,除了演戏、放电影外,供有以老虎为坐骑的"武财神"赵公明铜像。灵鹰寺的建筑风格,保持了清代风格,以佛教黄色为主,彩绘以皇宫和玺式(以各种龙的图像为主)彩画和民间传统彩绘融为一体,具有浓厚的佛教文化气息。寺内保留有"又逢一境"、"清地皓月"等明代牌匾,韦陀殿、地藏殿保留有嘉庆年间的对联,同时保留有明代的十殿阎罗图,明代的二十四诸天神像(反映掌管天神,保护黎民的神像),十八罗汉、封神演义、二十四孝图(体现佛教倡导的以孝为本的传统民族精神)维妙维肖。新修缮完成的财神殿,精致绝伦。正厅中168个龙头朝着一枚耀眼生辉的龙珠。旁边有"宫上加官"、富贵牡丹等图案鲜艳异常。财神的背后,还有一幅神鹰图,将灵鹰寺的传说描绘得淋漓尽致。此外,还有观音殿、钟楼等建筑,正在筹建中的大雄宝殿、三清殿等。</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寺门楣上的“灵鹰寺”蓝底金字牌匾和护国道场的条幅。</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寺大门两旁屹立的两只麒麟怪兽石像。</p> <p class="ql-block">灵鹰寺共有三进院落,共设有"无极殿""地藏殿""大佛殿""观音殿""关帝殿""韦陀殿""祖师殿"等殿堂,这是第一进院落和主殿。</p> <p class="ql-block">这是灵鹰寺第一进院落的无极殿。</p> <p class="ql-block">这是灵鹰寺第二进院落的地藏殿。</p> <p class="ql-block">这是灵鹰寺第三进院落的大雄宝殿和揽月楼。</p> <p class="ql-block">走出灵鹰寺大门,在寺院围墙下 我们观赏到一棵360年历史的黄连木古树,这是笔者在现场拍摄的古树的全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四川省古树名木标牌</p><p class="ql-block">黄连木</p><p class="ql-block">【编号】51340100019</p><p class="ql-block">【科属】漆树科黄连木属</p><p class="ql-block">【树龄】360年</p><p class="ql-block">【类别】古树</p><p class="ql-block">【保护等级】二级</p><p class="ql-block">【简介】落叶乔木,中国黄河流域至华南、西南地区均有分布。喜光,秋叶变为橙黄或鲜红色;常作彩化树种。木材坚硬致密,可作雕刻用材;种子可榨油。</p><p class="ql-block">西昌市人民政府 2020年5月制</p><p class="ql-block">联系电话0834-3223630</p> <p class="ql-block">大石板古村依山傍水而建,村中石板道路也是纵横交错伸向村中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村中的一条小巷-张家巷,巷口的这座两层简朴土楼是一座改造而成的民宿旅馆。</p> <p class="ql-block">走过张家巷,向上便是何家巷,这是何家巷里的一家农家乐餐馆,进去参观了一下,这里正在准备宴席,还十分忙碌。</p> <p class="ql-block">在大石板古村,有多处几百年历史古井泉眼至今仍在为村民正常使用,这是我们参观的村中著名的古泉景观-龙吟泉。</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参观的另一处著名古井泉眼-双龙泉。</p> <p class="ql-block">双龙泉简介</p><p class="ql-block">双龙泉相传是皈依的青龙和白龙所化而得名,双龙泉曾为茶马古道上来往的马帮商贾提供清冽的泉水,泉水历经千年依旧清澈如初,世世代代滋养着大石板的村民,碧绿澄彻的水流撞在井口发出叮咚的脆响,是千年前的古朴旧时光发出的清脆交响。</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石板村第势较高处的一处村民的住宅小院,面积不大造型简朴的三层绣楼,反映了当地村民的经济实力和生活水平。</p> <p class="ql-block">在大石板村的一处著名民宿小院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大石板村一家接地气的土菜馆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在吟龙泉的上方是大石板村地势最高的位置-明知观景台,半山上建有吟龙亭,是小憩观景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石板村地势最高的明知观景台,台下是网红创意广告墙,我们随即登上观景台观赏大石板村的全景和山下邛海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登上明知观景台,拍摄的大石板村和邛海风景照片。</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如今大石板村是由原钟楼村、核桃村、民主村合并而成的,但大石板村名的由来我们进村两个小时了至今还不清楚,无奈之下,只好请教了一位当地的资深村民,方得知在古村的入口东边的水坡巷内有一处《大石板》的景观墙,大石板村名出于此处。</p> <p class="ql-block">既然来了,一定要去大石板景观墙处看看,看看,水坡巷已经到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终于看到了这块大型的大石板创意景观墙,这是由600多块大石板古村历史传说写照的瓷砖照片拼成艺术大作,这面被称之为“大石板”的创意墙就是大石板村名的出处。</p> <p class="ql-block">在大石板古村的大石板创意墙前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大石板景观旁边的大石板文化广场。</p> <p class="ql-block">在大石板村的游览结束,离开古村前,在村口大石板村的红色标识墙前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短时间打卡大石板古村山下的邛海湿地公园,并在门口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是西昌邛海湿地公园的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在西昌市的游览结束,我们乘车前往四川省攀枝花市,这是在途中在四川高速米易服务区的留影。</p> <p class="ql-block">中午十三点许,我们在攀枝花市盐边县的这家餐馆用午餐。</p> <p class="ql-block">这是午餐的菜品,主要菜品是深水花鲢鱼,肉嫩汤鲜十分可口。</p> <p class="ql-block">下午十五点许我们乘车来到四川省攀枝花市,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最南端,攀枝花市是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享有“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攀枝花市游览的第一个景区是著名的中国三线建设博物馆;博物馆位于攀枝花市花城新区干坝塘村,是中国面积最大、展示最全的三线主题博物馆,全面展示了全国13个省区三线建设的历史面貌。</p> <p class="ql-block">这是三线博物馆的平面图和功能设施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三线博物馆的室外布展广场,广场上为游客展出有三线军工企业当年制造地军用飞机、坦克、大炮军用车辆等展品。</p> <p class="ql-block">这是室外展是广场展出的自行火炮展品</p> <p class="ql-block">三线博物馆室内共有五层,展厅布局呈环形结构,1-3层为三线附厅,4层则由序厅和正厅两大部分组成。五楼则是由序厅、尾厅和五个分厅组成。</p> <p class="ql-block">参观博物馆第一展厅,这是展厅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一展厅图文展品-三线建设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中国周边局势紧张,新中国面临巨大的战争威胁。在中国西南面:1962年爆发了中印边界冲突,中国发起反击自卫战。在中国东南面,美国与东南亚许多国家和地区签订条约形成反华同盟,建立了数十个军事基地,对我国形成包围圈,成胁我国安全。1964年8月,美国轰炸越南把战火烧到中国南大门。台湾国民党政权在美国的支持下准备"反攻大陆",加紧派量武装特务袭扰我国东商和其他沿海地区,要图建立大规,模进攻大陆的"游击战走廊",,在中国北方,中苏关系恶化,1960年发生中苏珍宝岛冲突,苏联在中苏边境陈兵百万。面对严峻的国际环境和战争威胁,中共中央和毛泽东主席作出了与带、修、反争时间、抢速度,在西南、中南、西北全纵深腹地建立战略大后方的"三线建设"重大决策。</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一展厅图文展品-从1964年开始,党中央和毛主席高瞻远瞩,未雨绸缪,从国家安危、民族存亡的高度,决策和发动了以备战为核心的"三线建设"。</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一展厅图文展品-我国在三线区域先后建成1100多个钢铁、能源防通、机械、电子及国防工业等重大项目。三线建设为改变我国东西部生产力布局,推动西部工业化进程, 加强国防战备建设奠立了坚实基础,堪称共和国建设史上的空前壮举!</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一展厅图文展品-毛主席为三线建设 指示:三线建设是战略问题不是钢铁厂问题,三线建设搞不成打起来怎么办!建设要快但不要潦草,搞三线建设没有火车坐汽车去没有汽车可以骑毛驴去,三线建设不起来 我睡不着觉。</p> <p class="ql-block">参观博物馆第二展厅,这是第二展厅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二展厅展出的“”铭记历史不忘峥嵘岁月”雕塑展品。</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二展厅展出的三线军工厂制造的飞机发动机实物展品。涡喷﹣6发动机,轴流式单转子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1966年5月正式命名。中国生产的第一个轴流式单转子带加力燃烧室的涡轮喷气发动机。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该系列发动机一直是我国空军及海军航空兵的主战飞机动力和主要装备机种。</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二展厅展出的三线军工厂机加工车间的精密机床实物展品。</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二展厅展出的三线军工厂制造的军工产品实物展品。</p> <p class="ql-block">参观博物馆第三展厅,这是第三展厅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三展厅展出的图文资料展品之一, 陕西三线建设状况简介:1965年,国家把陕西省列为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安排航空、航天、电子、机械、化工、有色金属、冶金等9大行业400多个项目,其中铁路、能源、国防科技和民用机械等重点投资项目110多个。1970-1979年,国家平均每年投资达16.98亿元,建成了阳安铁路、襄渝铁路等多个项目,在汉江、渭河上修筑公路桥梁30多座。国家对陕西大力度的直接投资,使陕西工业"跳跃"式地进入现代工业化的行列,以现代国防工业为主体的陕西工业经济结构日益完善。三线调整,充实了一批航空、电子、机械项目。</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三展厅展出的图文资料展品之二, 航空工业陕西飞机制造公司(原"012基地")位于陕西省汉中市,是1969年经中央批准建设,定点研制、生产大中型军民用运输机和特种飞机的国有军工企业,国家保军企业之一,现有员工总量9000余人。1969年,根据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在"要准备打仗"的战略思想指导下,经党中央批准,决定按照"靠山、分散、隐蔽"方针,在陕西汉中建立大型运输机基地。历经"三通一平"攻坚仗、"治滑保厂大会战、"运八大会战"等,克服了种种困难,陕飞于1975年12月29日成功首飞运八02架机,向世人告:新中国没有国产中程中型运输机的历史从此结束了!"陕飞人"将国产第一架中程中型运输机送上祖国的蓝天,创造了我国航空工业史上当年转厂、当年安装型架、当年试制飞机、当年首飞成功的奇迹,经过50余年的发展,航空工业陕飞目前已形成运输机和特种机两大系列、五类装备、近四十种机型特别是近年来多种新机型号的成功研制生产,填补了多项国家空白、以"空警200"、"空警500"为代表的特种飞机和运8、运9系列飞机已具备全天候全疆域执行任务的能力。公司产品多次亮相于国防航展、国庆阅兵等活动,并多次在国家救灾抢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在建国70周年阅兵中,航空工业陕飞14型18架飞机米秒不差飞过天安门,接受了党和人民的检阅。航空工业陕飞已成为国内中型运输机和特种飞机研制总成基地,被誉为"新中国特种飞机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三展厅展出的第二汽车制造厂制造的军用运输车辆的仿真模型展品。</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三展厅展出的三线钢铁厂冶炼特殊合金钢场景的模型展品。</p> <p class="ql-block">参观博物馆第四展厅,这是第四展厅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四展厅展出的全国支援攀枝花三线建设的图文资料展品。</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四展厅展出的图文资料展品-攀枝花三线建设的序幕,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常隆庆、刘之祥等老一辈地质工作者就对攀枝花地区的矿产资源进行了实地踏勘,成绩斐然。由于种种原因,攀枝花的开发建设"命途多舛"从1964年起,共和国的领袖基于对国内外势的判断,决定"钉子就钉在攀枝花",从此,枝花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开发建设。</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四展厅展出的图文资料展品-钉子就钉在攀枝花,1964年初,中央有关部门及四川、云南等省负责局志及专业工作者多次对西钢铁基地选址问题进行调研考察。从18个备选地址中初步确定乐山的九里、西幕的牛郎坝和盐边的弄养坪等3处。在程子华等同志的坚持下,1965年2月,毛主常余日决定把西南钢铁基地设在攀枝花。在钢铁厂选址出现争论迟迟不能确定时,毛主席听取汇报后大为不满,说:承山地址虽宽,但无铁无煤,如何搞钢铁?攀校花有铁有煤。为什么不在那里建厂,钉子就钉在攀枝花,6月4-9日,国家计委副主任程子华两次召集有关部委、西南局和四川、云南、青州三省的负责人开会,专题研究攀枝花建设问题。6月26日,攀技花调查组煤炭小组由煤炭部副部长范文彩率领,到贵州水城、云南永仁、宝鼎等6个矿区进行考察。8月12日至14日,西南局召集云,贵、川党政军负责人,听取攀校花调查汇报研究厂址选定问题。8月17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开会研究三线建设问题。8月24日,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向党中央、毛主席写了《关于建设攀毛泽东指出:攀枝花是战略问题,不是钢铁厂问题。现在抓是抓了,但要抓紧,要估计到最困难的情况,有备无患。现在再不建设第三线,就如同大革命时期不下乡一样,是革命不革命的问题。成昆线怎么样?要快修,要多开点。五十个点少了搞六十,再不够开一百个,总而言之,成是要快修。三线建设,要热心,哪怕用糙一点也好。</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四展厅展出的图文资料展品-邓小平同志视察攀枝花市,1965年11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率领中央有关部委和云贵川三省主要负责人来到攀枝花视察。随同视察的有:余秋里、谷牧、程子华、袁宝华、刘澜波、李井泉、阎红彦、马文瑞、姚依林、吕正操、吕东、徐驰、旷伏兆、曾希圣、廖志高、张国华、鲁大东、张力行、谢北一、李开信、高扬、钟子云、范文彩、郭维城、周兴、郭超、陈璞如、李斌、安康元等70余人。到达攀枝花后,邓小平不顾长途奔波的劳累,执意不肯先去招待所稍事休息,而是带着急切的心情先上矿山,一直登上兰尖铁矿最高峰,就地排开地形图,听取了钢铁联合企业及煤炭、电力、水泥、铁矿、石灰石等厂矿的厂址和建设安排以及仁和副食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情况等工作汇报。站在山坡上,程子华向邓小平汇报说:"钢铁厂选址在这里,三面环江,一面靠山,不占耕地。在这2.5平方公里的山坡上,建成年产150万吨的钢铁厂,有足够的矿山资源,完全是我国自己设计的。"邓小平听了开怀大笑。他用浓重的四川口音说:"这个钢铁厂的厂址,选得很好嘛!"走在刚建成通车的金沙江上第一座铁索吊桥(渡口吊桥)时,看着滚滚江水从脚下逝去,小平同志高兴地说道:"这桥修得还不错嘛。以后,这个地方要多建一些桥,这样,金沙江两岸的交通就活了嘛。"</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四展厅展出的伟人视察攀枝花市乘坐的小轿车的实物展品。</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四展厅展出的伟人视察攀枝花市时指导工作的场景群雕像。</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四展厅展出的图文资料展品-成昆铁路建筑大会站:成昆铁路是三线建设中的重点工程,为了实现四川攀枝花钢铁基地、贵州六盘煤炭基地和成昆铁路"两点一线,钟摆"运行"的战略意图,毛泽东、党中央下达了1970年7月1日前,“攀枝花出铁,成昆线通车"的命令,数十万筑路军民,在素有"地质博物馆"之称的地质大断裂带,进行了殊死拼搏。</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四展厅展出的图文资料展品-三线建设的调整和成就:经过"调整改造",一大批三线企事业单位焕发出蓬勃生机,为我国国家安全和国防体系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成为我国强大的工业体系、科研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西部开发的重要增长点。</p> <p class="ql-block">参观博物馆第五展厅,这是第五展厅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五展厅展出的图文资料展品-蜀滇要冲:攀枝花建市时间虽短,但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却在2000年以上。从古书记载和考古证实,攀枝花境内大约两万年前就有人类活动。攀枝花市辖境是由四川、云南两省的五县划入组成,各地区建制沿革和隶属关系复杂。按《禹贡》分区,攀枝花古代属梁州。周代,地随梁州并入雍州。公元前285年,秦惠文王派蜀守张若取筏及江南地,最早在这里设置过郡县。</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五展厅展出的图文资料展品-钒钛之都:攀枝花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川滇交界、金沙江与雅袭江交汇处,是四川一座新兴的钢铁工业城市,中国西南重要的钒钛、钢铁和能源基地。攀枝花市已经成为中国规模最大、产品最为齐全、产业链最长、产业最集聚的钒钛工业基地,举世闻名的中国钒钛之都。在这片只占中国国土面积千分之一的弹丸之地上,蕴藏着中国20%的铁、64%的钒和93%的钛,还有占全国18%的水能资源;拥有高等植物2146种,特色生物质能源产业前景广阔。</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五展厅展出的图文资料展品-渡口:渡口指的是道路越过河流以船渡方式衔接两岸交通的地点。包括码头、引道及管理设施。也指有船摆渡的,过河的地方。(唐)丘为《泛若耶溪》诗曰:"溪中水流急,渡口水流宽。"攀枝花市依水而建,境内河流纵横,渡口自然成为衔接两岸交通的重要地点。据道光《大姚县志》记载,今属于攀枝花境内的古代渡口主要有:①河门口渡口 ②丙南渡口③懦弄大渡口 ④小咋渡口 ⑤阿基鲁渡口 ⑥迤资渡口等。</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第五展厅展出的图文资料展品-结束语:三线建设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一幅惊心动魄的历史画卷,是新中国建设史上光辉的一页,作为一段特定的历史已深深地烙印在共和国的记忆之中。三线建设改善了我国生产力布局,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工业化基础,成功地在我国战略后方建设起比较完整的国防工业基地,极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带动了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三线建设为中国的国防安全和基础工业建设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由于历史的原因,三线建设也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经过国家"七五"至"十五"期间对三线企业的调整改造,三线企业又重新进发出了勃勃生机。三线建设者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群体,是共和国非常时期的民族脊梁。三线建设所形成的"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将永远成为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动力。</p> <p class="ql-block">下午十八点许,我们结束了在三线建设博物馆的参观,在攀枝花市当地酒店入住。</p> <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酒店,位于攀枝花市三线大道附近,稍事休息后,我们到三线大道上的地摊市场转转。</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转街时拍摄的攀枝花市地摊市场的场景照片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笔者在转街时拍摄的攀枝花市地摊市场的场景照片之二。</p> <p class="ql-block">这是三线大道市场附近的小石潭公园,是一座位于城市之中的开放式休闲公园。</p> <p class="ql-block">在攀枝花小石潭公园拍张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在攀枝花三线大道上转转,拍几张街景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转街时笔者拍摄的攀枝花市街景照片之一。</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转街时笔者拍摄的攀枝花市街景照片之二。</p> <p class="ql-block">下午十八点三十分,我们在攀枝花市一家叫“盐边烤肉”的餐馆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烤肉还是很有特色的,这是笔者就餐市拍摄的晚餐烤肉餐桌的实景照片。至此,我们今天的活动全部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