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16日星期天,自驾游去了浙江的湖州。湖州去过数次,尤其是南浔古镇比较熟了,但是周边的小众、鲜为人知的古镇倒是去过不多。这次我等四人专程自驾去看看。第一站来到双林古镇的费新我艺术馆,开启了此次古镇之行。</p> <p class="ql-block">费新我艺术馆位于双林镇凤凰文化广场北部,建筑面积3290平方米,,分上下两层。一层以“新我之路——费新我生平与艺术陈列”为主题。</p> <p class="ql-block">费新我(1903.12-1992.5),学名斯恩,原字省吾,字立千、号立斋,后改名新我,湖州南浔双林镇人。</p> <p class="ql-block">他用左腕运笔,其隶法古拙朴茂,楷书敦厚,行草不受前人羁绊,参以画意,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音乐感。</p> <p class="ql-block">集中展示费新我的艺术人生和书画作品,二层为书画名家工作室,供全国名家切磋交流。</p> <p class="ql-block">双林古镇地处南浔区中部,东邻南浔镇、练市镇,南接善琏镇,西南与石淙镇毗邻,西接和孚镇,北与旧馆街道、吴兴区织里镇接壤,东北仍与南浔镇毗连。</p> <p class="ql-block">1994年,“汉贡”牌花绿获第五周亚太博览会金桨,被评为浙江省优质产品。北京荣宝斋、上海朵云轩、杭州西泠印社等全同400多家文化15画单位都采川1双林结绢作装禄。</p> <p class="ql-block">双林绫绢被誉为“东方丝织工艺之花”。绫绢是绫与绢的合称,“花者为绫,素者为绢”。其中耿绢具布明清特色,故宫博物院选其用于古画复制,是中国服饰文化、工艺美术文化、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分。</p> <p class="ql-block">双林古镇保留了很多明清时期的建筑,慢节奏的生活让人完全放松。特别是双林三桥,由东向西依次为万元、化成、万魁三座石拱桥,每座桥都有其独特的历史和风景。</p> <p class="ql-block">万元桥。</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观了蔡宅,这是双林古镇的地标古民居。这里保存了很多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家具,非常有历史厚重感。</p> <p class="ql-block">中午时分,双林古镇上的烧卖馄饨味道不错。</p> <p class="ql-block">吃完午饭,费新我故居值得游览。</p> <p class="ql-block">费新我故居确实气派,大户人家。</p> <p class="ql-block">在故居正在举办黄笃初的摄影展。黄笃初是费新我的外甥。在二三十年代摄影可是贵族们玩的,能把双林古镇三十年代旧貌记录下来,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游完了双林古镇,我们即刻前往港廊古镇。</p> <p class="ql-block">港廊古村落景区是湖州市南浔区的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旧馆镇新兴港村。</p> <p class="ql-block">港廊古村落保存较为完好。景区的港廊建筑呈典型明清风格和水乡特色,两岸条石砌磊,规整划一。</p> <p class="ql-block">南岸是青砖黛瓦的明清建筑风格的老民居。景区内拥有武解元遗址、有真武寺院、有麦杆画、根雕等文化资源。</p> <p class="ql-block">100多幢古建筑鳞次栉比,岸边沿河而建的港廊,延绵1公里有余,小河由毓秀桥、庆安桥、夏家桥3座古桥横跨相连。</p> <p class="ql-block">湖州古镇之行,荻港古镇不得不去的景点。早就在电视上知道古镇上有个网红茶馆。</p> <p class="ql-block">荻港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是一个充满历史韵味和江南水乡风情的地方。这里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游客,保留了原汁原味的明清古韵。</p> <p class="ql-block">荻港古镇的著名景点包括一元茶馆、南茗胜境、状元楼、石桥和码头、演教禅寺,展示丰富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一元茶馆位于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和孚镇荻港村,是一家充满温情与历史底蕴的茶馆。我们是从央视和上海的纪实频道获知的,今天也是特地来一看究竟。</p> <p class="ql-block">一元茶馆原名聚华园茶馆,始建于1896年,至今已有超过百年的历史。茶馆以其低廉的茶价和温馨的氛围而闻名,仅需一元钱,茶客们就能在这里享受一整天的茶水,因此得名“一元茶馆”。这家茶馆不仅是乡亲们憩养心灵的空间,更是承载着深厚历史文化和人文关怀的乡村地标。</p> <p class="ql-block">一元茶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由当地村民创办,历经多代人的经营与传承,至今依然保留着传统的茶馆风貌和经营模式。在1966年,潘平福接手茶馆后,用心经营至今。</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元茶馆”逐渐成为了当地的文化名片,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访。潘平福老人的真诚服务和坚守承诺的精神也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他曾荣获浙江省道德模范、“浙江好人”等荣誉称号,并在2024年荣登第二季度“中国好人榜”。</p> <p class="ql-block">在保持传统风貌的同时,一元茶馆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茶馆里喝一杯茶仿佛穿越时空。</p> <p class="ql-block">在古镇的另一侧也有一座茶馆,据说是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的学生们对一元茶馆进行了深入调研后设计和搭建了一元茶馆青春版快闪店。这个快闪店想以年轻化的模式吸引更多社会群体的关注。但总觉得味道不足,有的东西是不能复制的。</p> <p class="ql-block">如今,“一元茶馆”不仅是一家茶馆,更是一个充满温情与人文关怀的乡村文化符号。它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与社会的温情,也成为了人们心中永远的“一元记忆”。</p> <p class="ql-block">在湖州住了一晚上。第二天前往小西街。</p> <p class="ql-block">景色一般。</p> <p class="ql-block">在小西街附近发现一处将要推到的古民居,不久这里将不复存在。</p> <p class="ql-block">不拍下来有点遗憾。我们一行转转几圈绕道拆迁工地,好说歹说,递烟说好话,才允许我们一人进去拍摄。同行的老黄成为了幸运者。这位仁兄拍摄完神秘兮兮,秘而不示。成为了压箱底的宝货,准备卖个好价钱。文人的劣根性暴露无遗。</p> <p class="ql-block">回程的路上随意看了一个新农村建设的小村——潞村。因为要赶回上海,古镇游提前收官。中途去了枫泾拜访了几位朋友后,下午5.30回到上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