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霜叶靓兴安

潘作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五彩霜叶靓兴安 </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0px;">潘作成</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秋分甫过,霜风渐紧。生机盎然的小兴安岭群山,像是一块巨幅画布,在大自然饱蘸激情的大笔下,很快在碧绿一体的底色之上,又涂抹上红、橙、黄、褐等各种不同色彩。这画面摇曳多姿,色彩浓淡相宜,令多少天南地北的游客为之倾倒、着迷!</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五花山。</p> <p class="ql-block">  五花山是一幅油画。欣赏它必须讲究距离:离得太远,山色便是苍茫一片,目力所及之处与蓝天相融,无法分辨五色;离得太近,又难免被眼前的一两种颜色遮挡住视线,局限了视野,无法欣赏到整幅画作的完美,且因离得太近,会看到笔和刀在画布上留下的痕迹,产生不过如此的失望感。只有处在一个适当的距离,你才会被整个作品浓重而又质朴的美丽所震惊、折服。</p><p class="ql-block"> 五花山又像一幅水彩大写意。那完全由各种色彩组成的图案,冷眼一看,颇像一幅巨大的彩色地图;仔细看去,却让人不由得展开形象思维的翅膀,将其幻化成许许多多的事物。从这一点上说,它似乎更像是印象派画师的作品,一切都显得杂乱无章,无任何规律可言。然而,就是在这不合逻辑的混乱中,却蕴涵着大自然巨大的美的力量,它让你的心灵受到强烈的美的冲击和震撼,而这种感受又很难用语言来描绘。</p><p class="ql-block"> 五花山还像一幅西方的魔幻主义画作。看着它,你可以无拘无束地任意联想,海阔天空,人间天上,任由自己将想象力发挥到极致。当然,无论如何,这幅画似乎只为欣赏它的人而存在、而靓丽。</p> <p class="ql-block">  五花山是人力所无法成就的艺术。五花山的美,不仅在于其篇幅的宏大,色彩的斑斓,而且还在于其时时处于变化之中。今天的画面,明天再看,可能已经不一样了,让欣赏它的人不得不去深深地体味其内在的律动,感受其生命的鲜活。清晨,旭日刚刚升起,向阳的山坡徐徐揭起覆在画面上的轻纱,将秋色的明媚清新展示在蓝天白云和整个宇宙之间;偶尔飘过的云朵遮住阳光,会给明朗的画面增添几分肃穆乃至沉重;秋风起处,则让巨大的画幅变得摇曳多姿,平添了几分动感;傍晚,夕阳渐渐隐入山后,这画面也就变得神奇莫测,将不尽的思索留给了浩瀚的星空。</p><p class="ql-block"> 五花山是大自然的杰作。呈现其缤纷色彩的,是天地间蓬蓬勃勃的生命。当太阳越过赤道,一天天远离了北半球,西伯力亚地区就开始有冷空气形成。这些冷空气向东侵袭,给原本郁郁葱葱的小兴安岭带来了一片肃杀。一场场清霜过处,东北枫树(色树)、柞树的叶子,很快变得火红火红;落叶松、桦树、水曲柳的叶子,变得一片金黄;桦树,还有一些灌木丛的叶子,则变成了橙黄或褐色;只有从春季就显得有些苍老的红松、樟子松、云杉等针叶树种,倒越发显得青春永驻,让深绿的叶子显出了几分鲜嫩和水灵。正是这些因经霜而各具风采的秋叶,勾画了连绵起伏的五色山峦,将秋天的小兴安岭,装扮得异常靓丽。</p> <p class="ql-block">  从艺术鉴赏的角度讲,五花山所展示给人类的,是一种壮美。其画面的壮观,背景的宏阔,足令任何人类的艺术相较逊色。当你一人伫立在潺潺的溪水边,一手将被秋风弄乱的头发拂向脑后,一手将身边树上的红叶轻轻摘下,将视线从近处的景物投向远方的时候,你看到的就不仅仅是近处山景的绚丽,远处山色的苍茫,更有蓝天的高远,白云的闲适,时空的永恒,生命的伟大。生命,是宇宙中最宝贵的东西。不论是漫长还是短暂,不论是巨大还是微小,它们都以自己的方式,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来延续自己的存在;同时,它们又都以自己的方式,将自己的所得回馈给大自然。这北国秋叶,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仍闪靓人间,尽显生命落幕之前的辉煌与壮美,不正是一曲最动人的生命的赞歌吗!</p><p class="ql-block"> 可是,为什么古往今来的诗人们,在诗中却从来都只赞赏红叶,而不吟咏五花山呢?“相思枫叶丹”,“霜叶红于二月花”,“红叶满寒溪”,“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吟咏的都是枫叶;外国人的“死如秋叶之静美”,也只是说到了秋叶,而非五花山。哦,这或许是因为,五花山是东北山区所特有的景色,而这里古代本是苦寒之地,只有女真等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这里,汉族的达官显贵和文人墨客绝少到此,自然难有诗文传世了。</p><p class="ql-block"> 虽然并无赞美它的诗文传世,但这绚丽多彩的斑斓五色,却扮靓了小兴安岭的无边林海,吸引了全国无数游客前来观赏,在有力拉动林区经济的同时,或可聊补这绝佳美景千百年来孤独寂寞的缺憾。</p><p class="ql-block"> 我爱小兴安岭!</p><p class="ql-block"> 我爱五花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