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道元的《水经注》里,从来没有说过千佛山是历山

于是

<p class="ql-block">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这样写的</p><p class="ql-block">“城南对山,山上有舜祠,山下有大穴,谓之舜井,抑亦茅山禹井之比矣。《书》,舜耕历山,亦云在此,所未详也。”</p><p class="ql-block">郦道元从来就没有说过千佛山是历山。典型的牵强附会。硬扯到一起了。郦道元在《水经注》里说的是历山,不是千佛山。</p><p class="ql-block">千佛山距离古城南门(舜田门,历山门)大约10里路。</p><p class="ql-block">而历山(舜耕历山的地方)距离古城大约5里(按古代里数来算的)历朝历代史书都是这样记载的。正如苏辙所言,“历山近在城头” 简单说,就是出了古城南门(舜田门,历山门)就是历山(也就是舜田)。而舜耕历山的地方,距离古城门约5里路,也是历山最高处(历朝历代文人墨客记载,都是在祭拜舜的地方也称为舜耕历山,老残游记第二回里说的看看舜耕田的地方,就是这里)。这与史书记载完全吻合。</p><p class="ql-block">郦道元还在《水经注》里描述了(历水,历祠(在古城南),历下陂(大明湖)。。。 。。</p><p class="ql-block">历祠,不是千佛山的那个历山院(就是现在说的千佛山舜庙)。</p><p class="ql-block">历祠也不是,现在古城内宽厚里那个舜庙。。。。。</p><p class="ql-block">郦道元说的舜井,也不是现在舜井街上的舜井。。。。</p><p class="ql-block">这样的事太多了,以后再解读。</p><p class="ql-block">下图是千佛山北门口的宣传画栏写的。</p> <p class="ql-block">郦道元注《水经》的目的在于“因水以证地,即地以存古”。</p><p class="ql-block">目前,见到总是拿着自以为是的标尺去丈量和解构济南市的历山,而不是以客观的,历史的视角,去审视济南市的历山。我仅仅是为济南市找出来真正的历山,虽然说济南历山意义重大,但是也就是研究一座山而已,现在还需要我费劲巴拉的查找伪造的历山,还需要到处的寻找证据查他们的来源,看他们依据什么来伪造历山。</p><p class="ql-block">济南市目前两大流派,一是千佛山是历山,二是宽厚里东门的三块历山石。他们都是有政府支持的资金,由所谓的专家学者搞得。花费了大量资金,还搞青少年教育基地,典型的欺上瞒下,指鹿为马,数典忘祖。把一座不能耕田的石头山(千佛山)说成是舜耕田的地方。。。。。。关于山东省会济南市的历史文化建设问题太多了,目标方向都不对还信誓旦旦的骗人。要解决问题,不要光想着解决提供问题的人,长期纵容包庇坏人胡说八道的,使得要搞点研究的人整日整年的惶恐度日,要不是济南市的历山意义太重大了!早就放弃了,何必这样惶恐不安担惊受怕的搞这个研究。。。。。这样的事太多了,以后慢慢再说吧。</p><p class="ql-block">下图则是目前比较广泛的说法,是错误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