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东游~3

如影随形

<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 如影随形</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677732</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今日所需要的建筑就是要表现今日的时代,我们需要爱、温存、喜悦、宁静、美丽、希望和作为一个人的独立自主。建筑就是要给予这样一个宁静的室内外环境。有了宁静,则我们有了喜悦。”</b><b style="color:rgb(1, 1, 1);">——雅马萨基</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缔造纽约世贸中心的美籍日裔建筑师雅马萨奇一向遵循的建筑理念,听起来是那么充满爱心,以至于无法想象他的作品被无情摧毁时,他将怎样的悲哀。</b></p> <h5><b style="font-size:20px;">  怀着一种别样的心情来到了新建的世贸中心大厦。1985年,因公和同事一起到纽约,曾经在这里登上这座地标性建筑一览纽约的风景。四十年间,这里经历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变迁……</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原世界贸易中心,1973年—2001年9月11日,简称世贸中心 ,为美国纽约的地标之一,原址位于美国的美籍日裔建筑师雅玛萨基设计,建于1962年-1976年。</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在雅马萨基看来,世界贸易中心建筑的基本问题是</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寻找一个美丽动人的形式和轮廓线,既适合于曼哈顿区的景观,又符合世界贸易中心的重要地位”。</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他还说:</b><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55, 138, 0);">“人家类既然能够建造摩天大楼,就一定能够理解摩天大楼。”</b></h5><h5><b style="font-size:20px;"> 1966年开始动工建设,1972年和1973年相继落成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双塔,打破了帝国大厦保持了42年之久的世界最高建筑纪录,它曾在整个纽约市总体环境中占据着统领地位,可以说是纽约市的象征,是繁盛时期美国的象征,也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宝贵遗产。建筑师雅马萨基把这栋建筑的主体设计成双塔,而不是一栋塔楼,而且极其简明。我觉得,与惟我独尊的独立塔楼相比,双塔意味着对话、交流、共存、平等。</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登上顶层,眺望曼哈顿全景,那蔚蓝色海湾中的自由女神像,那高耸入云的帝国大厦,那横跨东跨东河的大桥……只有站在这里,你才能领略纽约这座世界金融之城的风采。</b></h5> <h5><b style="color:rgb(255, 138, 0);">(图片源于网络 致谢作者)</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劫持两架波音767-200ER飞机分别撞向双塔。在袭击后2小时内,世贸双塔倒塌。</b></h5><h5><b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黑暗的一天,举世震惊,浓烟滚滚的世贸双塔也将定格在我们的脑海中……近3000条鲜活的生命,顷刻间化为灰烬……</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9.11事件后,原意为导弹目标或核装置爆炸点的“归零地一词,成为世贸中心一片废墟的代称。</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在这里纪念,在这里重建。9.11重建计划似乎在双子塔到下的那一刻就产生了。在9.11“归零地”规划了数栋摩天大楼,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高达1776英尺的“自由塔”。这个高度象征美国通过《独立宣言》和建国的年份——1776年。这个高度也让新世贸大厦成为西半球最高的建筑物。</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新世贸大楼实际上融合了两个建筑———下面的混凝土基座和上面拥有玻璃幕墙的塔身。地基是200英尺乘200英尺,与2001年被恐怖份子炸掉的世贸中心姐妹楼一样大。</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自由塔与纽约自由女神像遥相呼应,它的尖顶设计与自由女神手中的火炬形神相通,纽约和新泽西州的许多民众可以看到自由塔上耀眼的灯光,射向四面八方的灯光将会为纽约之夜增加明亮的光彩。设计者表示,增加灯塔就是为了在离天空最近的地方纪念“9.11”悲剧 。</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电梯到达102层后,游客会集中在出口处,观看另一段关于市容变迁视频。</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视频的结尾,随着优美的旋律,整个屏幕墙出人意料地犹如百叶窗徐徐上升,顿显那熟悉而又壮观的风景。那一刻,心中不免感慨——美丽的风景背后,蕴藏多少让人心酸,或敬佩的故事……</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位于第100层的主观景台还包括一个互动式“导游”,被称作城市脉搏。“导游”由一圈高清显示屏组成,使用手势识别技术,当游客在高处想看更多细节时,地标和街区的画面就会导入屏幕。主观景台还有一个14英尺宽的圆盘,它可以发送实时的,高清晰的街景。</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9.11事件之后,归零地是每个游客纽约之行的必到场所。与遇袭前登上大楼俯瞰市容的情形截然相反,每个来到归零地的人都是心情沉重,瞬间发生的惨剧让许多人来不及反应,就成为了这场浩劫的遇难者,无论是从飞机掉落,还是被困在楼中,其惨状都已成为家属心中的痛,而那些在救援活动中牺牲的消防员等工作人员,也成了全美人民心中的英雄。</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去9.11纪念馆参观的美国人络绎不绝,这是美国人心中永远摸不去的痛……</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在逐渐进行着的重建工作中,罹难者的残骸还不断的被发现,悲伤的家属们悬挂的横幅,归零地附近满满当当的涂鸦已经消失。但是,对于这一段历史的纪念,必定会在这块土地永远的存在。</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原来矗立着世贸大厦两座高楼的地方,现在已经完全被 两个巨大的水池所替代。在水池上方白色厚纸板下,篆刻着“911”遇难者的姓名,其中也包括“911”恐怖袭击中在五角大楼和美联航第93号客机的遇难者。911纪念广场南池水流奔腾不息象征着生命的生生不息……</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在新世贸中心旁边有一座白色的建筑,咋看上去像一只展翅翱翔的大鸟。全身全白钢结构,整齐有序组合在一起。</b></h5><h5><b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就是一座火车站,却耗资40亿美元。也不必怀疑自己的想象,车站的设计师Santiago Calatrava,就是从一幅儿童放飞和平鸽的图画中,获得的车站设计灵感。Santiago Calatrava的设计想法很简单,就是一只飞翔的白鸽。</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想到战争,联想到和平鸽,虽然没什么特别的,不过这个想法用在这个敏感的地方,人们心中复杂的感情让这个方案最后实施。</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除了白色的钢结构,空余的部分用玻璃连接,车站有着迷人的光影。</b></h5><h5><b style="font-size:20px;">一直不断重复的白色钢结构,有种秩序的美感,像是进入一个神圣的空间。</b></h5> <h5><b style="font-size:20px;">  它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大眼睛站在中庭抬头往上看,就是一个面朝天空的眼睛。</b></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