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年十二个月中的三月,对一般人来说这是普通的一个月,而对我这个曾经参加过对越自卫还击战的退伍老兵来说,每年的三月,都让我思绪不断,魂牵梦绕,心情沉重而难以忘怀……</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难忘的三月</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年的3月16日,是我军对越自卫还击战取得胜利凯旋归来46周年的日子。那是在1979年的2月17日,我军对忘恩负义的越南奋起反击,经过28天的激烈战斗,我军的反击突破了越军的道道防线,一举攻克了越南数十个城镇、村庄和重要军事目标,重创越军主力,狠狠惩罚了越南这个自称“第三军事强国”的地区小霸,打破了越南人自吹“不可战胜”的神话,有力打击了越南经济,我军的自卫还击战达到了预期目的。3月16日这天,我军从越南胜利凯旋,班师回国,全部撤回到了我国境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通过边境凯旋门的那一刻,我们欢呼着,祖国,我们胜利了!亲人们,我们活着回来了!边疆人民如潮水般涌向边境,不停的向我们手里塞鸡蛋、送面包,向军车上抛洒鞋垫、毛巾等慰问品,热烈欢迎子弟兵凯旋。面对此情此景,我们心情激动而又沉重,因为有很多战友没有在凯旋的队伍里,他们有的在战争中身负重伤,有的英勇牺牲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年,我24岁,担任工兵排长,战斗中,工兵的主要任务是排雷爆破,修路架桥、保障畅通安全,任务艰巨,充满危险。我们的李培孟副营长在排除越军地雷时不幸当场牺牲;张宝华战友被越军地雷炸伤后因伤口感染失去了生命;罗应怀战友也被地雷炸伤失去了双腿。走上战场,我们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的安宁,每人都做好了随时流血牺牲的准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在57年前的今天,即1968年3月19日,我当兵的这支部队正在越南执行援助越南,抵抗美军入侵的战斗任务。这一天,老班长刘长春在排除美军投下的磁性定时炸弹时英勇牺牲,他的英灵永远留在了异国他乡。</span></p> <p class="ql-block">刘长春生前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刘长春是湖北红安人,1939年12月出生,1960年3月入伍,1961年入党,在部队曾连续六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三次荣立三等功,十三次受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对越南发动了侵略战争。在越南党和政府的请求下,中国秘密派出部队援越抗美,许许多多优秀的中国军人在战争中流血牺牲,为保卫世界和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刘长春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是班长,让我上吧!</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68年3月11日,美军对越南狂轰滥炸中,一枚炸弹落在了我工兵部队营区未爆炸,为获取美军炸弹的技术资料,上级指示刘长春所在班排除这枚炸弹。当时,班长刘长春服役满八年已被批准退伍,但他仍然坚决要求参加排弹战斗,他在请战书中写到:这是我最后一次执行任务了,我是班长,让我上吧!经过七次请战获得领导的批准后,他带领全班投入排弹作业。排除美军带磁性的新型定时炸弹,不能用铁制工具,只能用铜锹铝镐和竹木工具。经过七天的艰苦作业,终于挖出了钻地7米多深的炸弹。3月19日这天,气温骤升,加上炸弹投下已超过7天,随时可能发生爆炸。为了安全,刘长春让其他战友撤离到安全区域,他留下拆除炸弹引信。就在他全神贯注地进行拆除时,突然“轰隆”一声巨响,炸弹爆炸了!战友们惊呆了,高声呼喊着“刘长春”!一起奔向作业现场,只见排弹现场被炸成了一个直径十余米的大坑,不见了老班长的身影。刘长春为了支援越南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刘长春牺牲后,根据他的英雄事迹,昆明军区给他追记一等功,并报请中央军委授予他“忠于毛主席的国际主义战士”荣誉称号,他生前所在的一班被命名为“刘长春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牺牲时,心爱的新婚妻子李香莲年仅23岁。</span></p> <p class="ql-block">李香莲青年时的照片</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未完成的夙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年3月,部队都要举办纪念刘长春的活动。时间来到了1978年3月,部队开展纪念刘长春烈士牺牲10周年活动,李香莲应邀来到连队。那时,我从军校毕业回到部队,在二连“刘长春班”任班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老班长牺牲10年了,李香莲承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坚守着对英雄丈夫的忠贞爱情,没有再嫁。在连队座谈时,部队首长关心地劝她:“英雄已经离去10年了,你也该重新组建一个家庭了。”嫂子说:“不知道刘长春牺牲后安葬在越南的什么地方,还没有去给他扫墓,心里一直放不下,不知何时才能去完成这个心愿”。是呀,新婚一别就天各一方,再不能相见,她怎么能不思念自己心爱的丈夫啊!</span></p> <p class="ql-block">刘长春与新婚妻子李香莲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在李香莲来部队的这一年,中越两国关系已经恶化,在前苏联的支持和怂恿下,越南当局推行反华政策,忘恩负义,大肆驱赶和迫害华侨、多次在我边境挑起武装冲突,入侵我国领土,打死打伤我边防军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次年我国发起了对越南的自卫还击战。战争发生后,李香莲到越南为丈夫扫墓的愿望也就被搁置下来。后来,又因部队精简整编,原刘长春所在的部队被撤销,合并到了其他部队。此后,李香莲与刘长春原部队失去了联系。</span></p> <p class="ql-block">李香莲和部队领导同刘长春班战士合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从刘长春牺牲后,李香莲就日思夜想着要去给丈夫扫墓,她在痛苦中等待着这一天的早日到来,可谁知这一等就整整50年!在苦苦煎熬中,她由一个青春妙龄少女熬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直到2018年3月19日,她才在部队退伍老兵们的帮助下,去到越南完成了给丈夫扫墓的心愿。</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长春,我们回家吧!</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17年10月,战友王廷友告诉我一个信息,中央军事博物馆在公开征集“两援”战争文物和英雄烈士事迹及遗物,这让我再次回忆起刘长春的英雄事迹,可是,离开部队都40多年了,怎样才能找到他的家人呢?我一时陷入了沉思。一天,我在互联网上搜索,眼前跳出一条信息:在首个烈士纪念日,红安县委领导去烈士遗属李香莲家进行走访慰问。我顿时十分高兴,于是我和王老兵通过红安县委联系到了已年过七旬的香莲嫂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电话中嫂子告诉我:刘长春牺牲后她一直未嫁,因身患面部血管瘤,多次住院治疗,她要坚强的活着,因为还没有去给刘长春扫墓!50年来,她独自承受着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和疾病的痛苦折磨,为了去给丈夫扫墓,她在顽强的坚持着,她说“已经办好了护照,准备去越南寻找刘长春的墓地,不然死不瞑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帮嫂子实现她等待了50年的心愿,我联系了原部队的倪贤伟老团长,在老团长的倡议和安排下,联络了原部队的退伍老兵,2018年3月18日在云南昆明召开了刘长春牺牲50周年纪念座谈会。会后,28个老兵及家属与李香莲一家组成跨国扫墓团,去到越南为刘长春等英雄烈士扫墓。</span></p> <p class="ql-block">座谈会上倪贤伟老团长向李香莲赠送《辉煌的工程兵工兵第七团》一书</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3月19日,扫墓团来到越南河江省北光县中国烈士陵园,陵园的纪念碑上,用中越两国文字刻着“世代怀念烈士”几个大字格外醒目。我在老班长墓前,倒上特地带去的贵州茅台酒,说到:老班长,我和战友们看你来了,还把嫂子给你带来了,你该高兴吧!</span></p> <p class="ql-block">扫墓团在烈士陵园广场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扫墓团在烈士陵园纪念碑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给老班长献上贵州茅台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时此刻,在刘长春墓前,李香莲已是声泪俱下,悲痛欲绝,她哭喊着:“长春,我来看你了!为了这一天,我等了50年,整整 50年啊!我来晚了!长春,我来晚了呀”!她撕心裂肺的呼唤、诉说,令人在场的每个人无不动容泪下。是啊,这一天来的太晚了,但她还是终于等到了。</span></p> <p class="ql-block">李香莲在刘长春墓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十年的日夜思念,五十年的忠贞坚守,五十年的殷切期盼,李香莲终于等来了这一刻。为了这一刻,她等待了整整半个世纪呀!她一声声的呼唤着“长春,我们回家吧”!养女和外孙女也泣不成声的呼唤着“爸爸!姥爷!我们回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香莲用颤抖的双手捧起刘长春墓地的泥土,轻轻装入事先精心准备的袋子,深情的拥抱在怀里,她要带着丈夫的英魂回家!</span></p> <p class="ql-block">李香莲在刘长春墓碑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共和国不会忘记</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尊崇英雄,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希望。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在天安门广场修建了高大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在2014年9月30日,全国人大通过决议,将9月30日确定为“烈士纪念日”,此后每年这一天。国家都要在天安门广场举行纪念仪式,表达对共和国牺牲的烈士的敬仰缅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习近平主席指出:“历史不能忘记,军人的英勇牺牲行为永远值得尊重和纪念”,“我们要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对为国牺牲、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给予他们极大的荣誉和敬仰,不然谁愿意为国家和人民牺牲呢?”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湖北红安刘长春烈士的家乡,红安人民把在援越抗美战争中牺牲的刘长春、阮仲英两位红安籍烈士的名字永久镶刻在烈士英名墙上,并在红安鄂豫皖苏区中心烈士陵园内为两位烈士新建了墓碑。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21年七•一建党节,李香莲被选为红安县烈属代表,到北京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庆祝大会。</span></p> <p class="ql-block">李香莲参加建党百年大会的代表证</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香莲嫂子今年已80岁高龄了。今天,我与她的养女李菊兰联系,菊兰告诉我:妈妈现在身体健康,早上她们一家去烈士陵园给爸爸扫墓了,每年3月19日爸爸牺牲的日子,她们都要去烈士陵园祭奠。她还发来了妈妈的照片,看上去嫂子精神很好。菊兰说:当地各级领导常来家里看望妈妈,她很高兴,感到晚年生活很幸福。当我问“妈妈有什么愿望”?她告诉:妈妈经常说到:希望刘长春用生命换来的中越友好能长久下去,希望世界人民都能永远和睦友好。老人的愿望多好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此,愿刘长春老班长安息!衷心祝愿香莲嫂子健康长寿,全家吉祥幸福!</span></p> <p class="ql-block">晚年的李香莲</p> <p class="ql-block">作者:尹德富,现年71岁,贵州遵义籍参战退役老兵,原昆明军区工兵第七团政治处副营职干事、曾任“刘长春班”班长,在部队先后三次荣立三等功。1986年转业在中国建设银行遵义市分行工作,2014年退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