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撰稿/摄影:我从军营走来</p> <p class="ql-block">缅甸,我曾数次造访,那里的风景独具特色。缅甸与中国山水相连,两国边界绵延千里。踏上缅甸的土地,仿佛开启了一场时光的慢旅……</p> <p class="ql-block">缅甸的小吃丰富多彩,莎拉布、拉巴、摩根糯米团、蟹黄炸春卷、沙奇玛、湿米糕、炸葱油饼和糯米蒸糕等,这些美食融合了印度、泰国、中国的烹饪精华,街头巷尾、餐馆市场,皆可寻觅到这些美味的踪迹。</p> <p class="ql-block">怀着对缅甸民族情怀的敬意,我多次踏上这片土地,总不忘去探访生活在这里的华人。再次漫步于缅甸唐人街,热情洋溢,文化氛围浓厚,总能让人度过一个美妙的夜晚。仰光的唐人街,聚集着约十五万华人、华侨。百年历史的观音古庙(当地人称广东庙),是游客们聚集的热点,早晚人流如织,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中缅两国人民便组成商队,穿越山川河流,进行商品交换的贸易活动。夜幕降临,庙门口的人行道便成了售卖西瓜、小橘子、大榴莲等水果和衣服的夜市。这里有许多华人开设的餐馆,水饺、拉面等中餐一应俱全,爱吃中餐的游客可以品尝到较为正宗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仰光的唐人街,聚集着约十五万当地华人、华侨。唐人街总是热闹非凡,然而走进的第一家中国饭店点的排骨面竟然是酸的,询问店家也未得到回应。对于缅甸的食物,我似乎提不起太多兴趣,之前在柬埔寨还能品尝到一些具有当地特色的美食,但那也是经过长期改良的。缅甸,或许被公认为没有美食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唐人街挂满街头的红色灯笼,仿佛宣告着这片区域独特的中国韵味。除此之外,夜晚的街道少有明亮之处,唯有一条夜市还算热闹,可惜只提供热气腾腾的烧烤。苏雷塔矗立在街道中央,夜晚依旧闪耀着金色的光芒,从马路望去,与埃菲尔铁塔有几分相似。暗夜的街道上行人络绎不绝,可惜无法一一记录,只能慢慢感受,让时光缓缓流淌。</p> <p class="ql-block">具有百年历史的观音古庙(当地人称广东庙),是游客们的聚会热点,早晚人流如潮,热闹非凡。当地华人回忆,以前由于电力不足,夜晚时常点蜡照亮,后来在中国的帮助下,缅甸兴建了发电厂,逐步解决了供电问题。如今,夜晚的唐人街灯火通明,比从前更加繁荣。晚饭过后,人们纷纷出来散步、购物,许多中老年华人在观音庙前下棋消遣,华裔、印度裔和缅族的孩子们则穿着笼基,在街上三五成群地踢藤球,不时传来欢快的笑声。夜市中虽有许多大排档,但大多以烧烤为主,让人略感口干。</p> <p class="ql-block">缅甸,一个裙舞飞扬的国度,无论春夏秋冬,大街小巷,男女老少,围裙翩翩,风情万种。女人穿裙子不足为奇,男人穿裙子也不算稀奇。但像缅甸这样举国上下,不论老少,贫富贵贱,男人们都穿裙子的国家,实属少见。无论是热闹喧哗的街市,还是偏远的田野小道,你都能看到身着色彩绚丽裙子的缅甸男人。</p> <p class="ql-block">由于古时两国边界并不明确,云南与八莫间的陆上贸易,导致了“山地中国人”季节性地移居缅甸。缅甸男人穿的裙子,款式基本一致,就是简单的一块布对接缝起来,呈圆筒状。这种筒裙在缅甸叫“笼基”,套在身上在腰间将多余的布束成一团打个结,可长可短,造型多变。笼基上没有口袋,没有裤带,缅甸人一般将手机、钱包直接插在笼基腰间,佛教国度,民风淳朴,钱财外露也无忧。至于笼基的缘由,有传说是当时诸葛亮到缅甸时看到当地人一丝不挂,便剪下自己衣服的两袖口分给两人围起来遮羞。也许又是,缅甸地处热带与亚热带,终年气候炎热,男人们喜欢身穿裙子,脚穿人字拖,这种标配的装束虽穿不出女人的婀娜多姿,却也可谓凉快。</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庙门口的人行道便成为售卖西瓜、小橘子、大榴莲等水果和衣服的夜市。这里有许多华人开设的餐馆,水饺、拉面等中餐一应俱全,爱吃中餐的游客可以品尝到较为正宗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然而,缅甸掸邦东枝缪玛市场内,扒手活动频繁,他们借着人群拥挤之时行窃。经常有逛街的民众手机和钱包被盗,有的还伪装成顾客买东西。</p> <p class="ql-block">扒手偷商家的东西,导致市场内商家和顾客都面临困难。赶集日当天,东枝附近一带的村民和来赶集的车辆全部停在一起,且赶集的人也很多,因此这些扒手便趁机实施盗窃。对此,市场内的民众心情都很糟糕。</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其他地区的一些扒手也迁移到了东枝。5月份内,美元和黄金价格上涨,之后市内部分民众也会进行偷盗抢。缪玛市场内一名商贩称,如果有人来询问价格,或者询问什么,而眼睛到处看的话,就要注意了。</p> <p class="ql-block">东枝市平均每周有2辆摩托车失踪,此外,不仅摩托车会被偷,头盔也会被偷。然后这些人会将头盔拿到黑市上,以比市价优惠三分之一的价格进行售卖。东枝市内偷盗行为逐渐增多,但当局完全没有管控,助长了他们的气焰。</p> <p class="ql-block">缅甸华侨华人数量估计可达数十万。其中,中国新移民及其后裔当在万人以上。</p> <p class="ql-block">仰光的唐人街群集于市中心广东大道附近的大街小巷,估计华人人口在数万上下。</p> <p class="ql-block">凌晨,仰光街上人迹稀少,骑着电瓶车逛街,唐人街与处处弥漫着咖喱味和卖甩饼的“小印度”仅一街之隔,唐人街上较具规模的购物商场便是上海国际商厦。</p> <p class="ql-block">广东大道两旁竖立着五花八门的中文招牌,看到最多的是港粤风味的烧腊,还有贩卖从中、泰等国进口货品的杂货店、珠宝店,但较传统和卫生的中式餐厅并不多,食客多是蹲在矮凳上喝茶聊天、吃面食或涮沙茶肉串。</p> <p class="ql-block">多少年来,具有百年历史的观音古庙(当地人称广东庙),竟是观光客们的约会热点,早晚车水马龙,挤得水泄不通。</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庙口人行道摇身一变,成为售卖西瓜、小橘子、大榴莲等水果和成衣的“夜市”。</p> <p class="ql-block">附近的十九街,随着近年来西方背包客替它打响名堂,已变成号称“缅甸兰桂坊”的酒吧街,是“夜猫子”们流连的最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广东大街往南的海滨街,离著名古刹庆福宫(当地称福建庙)不远,几年前来自北京的商人便开了红姥姥食店,那里有仰光最地道的北方水饺和牛肉拉面,堪称高档中餐馆。以闽籍占多数的中老年缅甸华侨,喜欢在庙堂里下棋消遣。</p> <p class="ql-block">令笔者感触最深的景象,便是仰光总医院对面的古色古香的中式龙山堂院子里,不分种族宗教的华裔、印度裔和缅人腰裹传统纱笼“笼基”,三五成群在踢藤球,充分体现“族群融和”。</p> <p class="ql-block">仰光华人多数保守,不愿提起在缅甸军政权统治下的坎坷身世,因此一般跟笔者这样的“陌生人”闲谈不足三分钟就草草收场。有些人对相机最敏感,曾经有人“检查”笔者所拍的“人物”并要求清除。</p> <p class="ql-block">六月的缅甸仍处在热季,高温让此时成为缅甸旅游的淡季。即便如此,唐人街依然聚集了许多行人和游客,从早上七点直到午夜十二点都是车水马龙。</p> <p class="ql-block">当地华人说,以前由于电力不足,时常在夜晚点蜡照亮,后来中国协助缅甸兴建发电厂,逐步解决了供电问题,现在到了晚上,唐人街灯火通明,比从前更加繁荣。</p> <p class="ql-block">路边一个卖中国西南小吃的摊点上,二十出头的摊主小尹用蹩脚的中文与我交谈,见状,坐在一旁的小尹的外公充当起了翻译,“这里老一辈华人中文大都比较流利,现在许多年轻人已经不懂中文了。”</p> <p class="ql-block">但近年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