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五月初,春的繁华渐行摇落,夏的韵味尚未浓烈。这个季节出行看海是最舒适不过的选择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与老同学相约,便开启一场奔赴山海的出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2日下午3时47分,我从洛阳乘k362列车出发,4时20分,抵达郑州火车站,在西广场与L同学会合。我们的第一站是山东青岛胶州。z同学定居胶州,约定在那里相聚。</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乘车时间富裕,L同学邀我到二七纪念塔感受那里的夜生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郑州二七纪念塔巍然屹立于二七广场中央,鳞次栉比的现代化楼房环围四周。它的每一层廊檐均为绿色的琉璃瓦镶嵌,远远瞻仰楼体,既充满古色古香的韵味,又充分张显出现代化气息。纪念塔建于1971年,它是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运动而修建的纪念性建筑物,也是郑州城市的标志性建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纪念塔是一座建筑独特的仿古联体双塔。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堂建筑座西面东,分主楼和两边配楼,均为二层,青砖垒砌,尖顶,红瓦屋面,是一座砖木结构的纪念性建筑,是新中国最早的纪念性建筑之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06年5月25日,郑州二七罢工纪念塔和纪念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21年11月,入选第一批全国职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名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七纪念塔是郑州的精神之塔和文明之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L同学妻是我们的同届学友,豆冦岁月,貌美如花。其性格豁达幽默。俩人在知青下乡中相知相爱,后结成伉俪,成为一届学友中的佳话传奇。我们在东侧的亚细亚三楼共进晩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亚细亚在郑州也是较有名气的繁华商场。一楼大厅内演唱会,座无虚席,各楼层天井围栏上也扒满了观赏人众。从窗口外看,二七纪念塔广场四周的建筑物上,超级显示屏充满着现代都市气息。四面八方的射灯彩灯五光十色,炫人眼目。二七纪念塔塔体辉煌壮观,在群体建筑群中格外引人注目。从楼上俯瞰广场街面和百年德化步行街,尽管己入夜色,但高大的建筑物和街面,亮若白昼,人流摩肩接踵,如潮涌动,盛世繁华的景象可见一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德化步行街位于郑州中心城区核心部位,始建于1905年,是郑州市最为悠久的商业街道。是中原最大的商业集散中心“二七商圈”的中轴线,是郑州商业最早发源地。街区规划面积106.8公顷,西邻郑州火车站,东抵商代王城遗址,拥有得天独厚的商贸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16年,德化历史街区被列入郑州四大重点文化片区。2021年,德化步行街被评为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德化街取“德化育人”之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德化街已成为当时郑州的主要商业街道,十分繁荣。按老辈人的说法,那时候的德化街已经是“天天如赶会,日日似过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解放后,经过工商业改造,德化街开始真正繁荣起来,成为郑州市名副其实的商业中心,在郑州市的经济地也愈来愈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德化街更是被称为郑州市的“南京路”。2000年8月,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德化街建成商业步行街。二七区人民政府历时两年的建设,将百年德化街建成中原地区首条步行街。 随后,德化街又完成了以百年德化·风情购物公园。</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06年10月,郑州德化步行街、北京王府井、上海南京路等10条商业路一同被命名为中国著名商业街;2008年7月,德化街被中宣部、国家工商总局等单位命名全国“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示范街;2010年4月,百年德化商业步行街又被郑州市旅游局评选为郑州市旅游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饭后,我和L同学夫妇穿行德化百年老街,观赏了沿途景色,深切感受到德化老街的历史悠久和繁华程度。行约半个小时,到达郑州火车东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郑州火车站是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两大干线的交汇点,是中国铁路网络的心脏。它不仅服务于国内旅客,还承担着重要的国际运输任务。</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郑州站的建设和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网络的快速扩展和现代化进程。</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郑州站凭借其规模、地理位置和多功能性,成为亚洲最大的火车站,并在中国乃至全球铁路运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中枢纽带作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检票后,至候车室二楼西大厅等候乘车。大厅内人群熙攘,南来北往、肩扛手提的各色人等,形态各异,坐站不一。每当显示屏上出现某列车到达信息之时,厅内座位上尤如雪翻浪卷一般掀起一拨人海在进站口列队等待放行。而就在这一瞬间,又如潮起潮落一般,候车的人群迅疾填满了刚空出的座位。当你扭头的工夫,一切又归于平静。</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约等半个小时左右,郑州至胶州的k1132列车准时进站,我与L同学夫妇拉着衣箱,背着背包,匆忙的随着人流在进站口检验身份证后,快速进入五站台坐上绿皮车。据说,从郑州到胶州这趟列车可能是最后一次运营。原因是高铁客源少,入不敷出是主要原因。停运普通列车班次,可迫使人们选择更好的出行方式。实际上,从去年开始,绿皮车的车次己逐步减少,象从洛阳始发至胶州的车次已取消,现在去胶州则需到郑州坐车。现在又传闻本班次是"最后一课",如是,我是比较幸运地见证者之一,尽管对普通民众来说,这是比较残酷的现实。绿皮车好比电动车,经济实惠,是既接地气而又深受民众喜爱的出行方式,其中还蕴含着普通人的广泛情结。一些决策者和所谓的专家是体会不到群众需求的。闭门造车,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是他们的专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行李架上放好包裹后,我进入8号中铺休息,L同学夫妇分别在9号、10号中铺休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点34分,列车缓缓启动。</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选自网络一篇文章,体会绿皮车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和份量)</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高铁再快也无法超越绿皮车的这几个优点,怪不得老百姓那么喜爱</b></p><p class="ql-block"><b>【引言】</b></p><p class="ql-block"><b> 大伙儿心里都清楚,现在外出旅行,坐高铁可是多数人的头一选择。像那个北京到上海、上海到深圳的线路,高铁嗖嗖地跑,一天时间就能跑遍中国大半地方,速度之快,简直就像开了挂一样。</b></p><p class="ql-block"><b> 不过高铁速度再飙升,也有样东西它留不住,那就是情怀。尽管高铁快捷便利,但在不少老百姓心中,对那慢悠悠的绿皮火车还是有着别样的情愫。坐过绿皮车的人都有体会,那里面藏着的是满满的回忆。</b></p><p class="ql-block"><b> 有人说笑:“坐高铁图的是个速度,坐绿皮车品的是那份情怀。”那咱们今天就唠唠,绿皮车凭啥在高铁盛行的“飞速时代”里,还能有自己的一片天地。想想看,高铁确实快,但绿皮车也有它的独到之处。它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更是一种回忆,一种情怀。坐绿皮车,你能感受到那种慢悠悠的旅行节奏,沿途的风景也仿佛更加迷人。而且,绿皮车里的人情味特别浓。大家坐在一块儿,聊聊天,吃吃东西,有时候还能结识到新朋友。这种感觉,在高铁上是很难找到的。高铁虽然快,但人与人之间似乎隔了一层,少了那种亲近感。所以,尽管高铁已经成为了主流,但绿皮车依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绿皮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放慢脚步、感受旅途美好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它能在高铁的“快时代”里,依然拥有一席之地的原因。</b></p><p class="ql-block"><b>【绿皮车的“亲民价”,经济实惠有话说】</b></p><p class="ql-block"><b> 高铁确实跑得飞快,但票价有时候真让人肉疼。从北京到郑州,一张票轻轻松松三四百,要是想坐得更舒服点,商务座直接飙到上千了。</b></p><p class="ql-block"><b> 说起绿皮火车,同样的路线,硬座票价也就七八十块钱,要想再省点,卧铺票的价格也就高铁票的一半左右。对于平时得细细盘算着花钱的人来说,这价格差得可不是一点点!</b></p><p class="ql-block"><b> 春节那会儿,我遇上个返乡打工的小伙子,他从上海赶回老家,带着一家老小,行李堆得满满当当的,专门挑了辆绿皮火车坐。他一脸乐呵地告诉我:“这车是慢了点,但能省下不少钱,好几百!家里人都有座,路上还能吃点喝点,挺惬意的。”</b></p><p class="ql-block"><b> 这番讲话让我意识到,绿皮火车的那个“实惠劲儿”,真不是随便啥都能比的。对于那些出门在外辛苦工作,春节时候急着回家看望亲人的工友们,能少花点就少花点,绿皮火车那便宜的车票,简直就是给他们的大好消息。</b></p><p class="ql-block"><b> 聊起出门这事儿,票价固然重要,但那一大堆行李也是让人头疼。你看高铁站里,大家都提着轻便的登机箱,讲究的就是个方便快捷。不过说实话,这世界上还是有很多人得拖着大包小包上路。不管是搬家、探亲还是上学,有时候得带上好几个大袋子。这时候,绿皮火车的好处就显现了。</b></p><p class="ql-block"><b> 在老式绿皮火车里,车厢里地方真挺大的,行李架也挺宽敞。车厢头和尾的过道上,大件行李随便放。在车上,你随便找个地儿一搁,不用操心托运要钱,更不用担心行李会失踪。</b></p><p class="ql-block"><b> 春节返乡时,你总会看到那些大叔大妈,肩上扛着、手里提着好几袋家乡的土特产。他们才不关心车子的速度快不快,只要能让他们多带点东西回家,就觉得这趟旅程值了。</b></p><p class="ql-block"><b> 高铁确实飞快,可它也有个短板,就是覆盖不到所有地方。好多偏远的小城镇,高铁根本就不往那儿跑。就算偶尔有一两趟经过,人们也得特地跑到大城市去搭乘,挺不方便的。</b></p><p class="ql-block"><b> 绿皮火车咋样?它简直就是乡村里的“便民巴士”,不管是大站小站,隔个几十公里就愿意停下来歇歇脚。对那些住在小地方,得进城瞧病或者走亲戚的人来说,绿皮火车简直就是最方便的交通工具。就算得多花几个小时,他们也乐意选它。</b></p><p class="ql-block"><b> 有次我坐老式的绿皮火车去湖南,旁边坐着位老奶奶,年纪挺大了。她告诉我,每个月都得搭这趟车去长沙瞧病。高铁她也体验过一次,但她说高铁“太讲究了”,不如绿皮车来得自在。在绿皮车上,随便聊几句就能和人熟络起来。火车每到一站,她总能瞅见那熟悉的站台,心里头就觉得安稳多了。</b></p><p class="ql-block"><b>【车厢里的“江湖”,绿皮车的独特氛围】</b></p><p class="ql-block"><b> 高铁里静悄悄的,小声说话都怕打扰到人,大家都埋头刷手机,耳机一插上就不摘下来。但绿皮火车可不同了,它更像是个行走的小天地。</b></p><p class="ql-block"><b> 车厢内可真够热闹的,有人在玩牌,有人在唠家常,还有小孩子在过道里窜来窜去。你要是想找个人说说家里长短,随时都能拉上个人聊聊。小商贩们推着车车过来,喊着“热茶叶蛋、冰啤酒、香花生米”,这种接地气的氛围,高铁上那是绝对体会不到的。</b></p><p class="ql-block"><b> 有人说,“坐上那绿皮火车,聊着聊着,几个老朋友就这么交上了。”这话挺在理的。确实是这样,绿皮车上,一坐下去,东拉西扯间,不知不觉就能跟旁边的人熟络起来,说不定就成了老相识。</b></p><p class="ql-block"><b> 记得有次我从东北坐慢火车回北京,旁边坐着个大爷,他开始聊起自己年轻时候捕鱼的故事,一讲就是好几个钟头。他还跟我分享了不少老家发生的趣事。虽然火车开得慢,但我们一路上聊得很投机,感觉时间过得飞快,都没觉得旅程有多煎熬。</b></p><p class="ql-block"><b> 绿皮火车有个高铁没法比的好处,就是车窗能自由开关。夏天坐这种火车时,只要把窗户往上一推,立马就能感觉到外面的凉风夹杂着大自然的味道吹进来。</b></p><p class="ql-block"><b> 特别是路过那些大山大河的时候,那种来自大自然的清新感觉,高铁里那些人造凉风根本比不上。有人打趣道,老式的绿皮火车就像是装了“天然空调”,还是完全无添加的那种。</b></p><p class="ql-block"><b> 高铁车厢封得紧紧的,噪音和灰尘都进不来,可就是感觉少了点自然的气息。坐久了,心里头总觉得空落落的。想想绿皮车上的那股子自然风,一到夏天吹过来,整个人都舒坦了,就像一下子回到了老家那片田野似的。</b></p><p class="ql-block"><b> 聊起绿皮火车,那肯定得说说车厢里头那些卖东西的小哥大姐。他们推着小车子,在车厢里走来走去,车上堆满了五花八门的小吃、零食。这些卖家使劲喊着:“矿泉水、泡面来,还有瓜子花生,谁要!”</b></p><p class="ql-block"><b> 他们那吆喝声特别贴近生活,一听就让人想吃东西。就算有人上车前带了吃的,半路上也常被吸引,忍不住要买几个茶叶蛋尝尝。</b></p><p class="ql-block"><b> 绿皮车上还有个特别的“小福利”,那就是位于车厢两端的热水供应点。经常坐绿皮车的人心里都清楚,拿热水泡上一桶方便面,然后坐在窗边慢慢享用,这才是坐火车的正确姿势。</b></p><p class="ql-block"><b> 跟高铁上的那些自动贩卖机和千篇一律的快餐比,绿皮火车上的“小卖铺”可真是让人感觉亲切多了。它们就像是车上自带的“迷你集市”,满满的都是人情味儿。</b></p><p class="ql-block"><b>【慢下来的时光,绿皮车上的“慢生活”】</b></p><p class="ql-block"><b> 有人讲,现在的社会啥都快,讲究的就是效率,高铁就是满足这种快节奏需求的。但说实话,有时候走得慢点,也挺有滋味的。</b></p><p class="ql-block"><b> 坐在老旧的火车上,瞅着窗外景色一点点溜走,耳朵里响着火车轰隆隆的声音,时不时还能搭上旁边乘客聊的家常。这种慢悠悠的日子,就像让人重新碰到了那种久违的安静感觉。</b></p><p class="ql-block"><b> 对于整天忙忙碌碌的人来说,绿皮车的“慢悠悠”倒成了一种难得的享受。就算得坐上十几个小时,但在这段路上,你可以啥也不干,想打盹就打盹,还能把脚搁在对面的座位上,好好放松放松。有人开玩笑说:“坐高铁就是为了快点到地方,而坐绿皮车,那才是真真正正在享受路上的时光。”</b></p><p class="ql-block"><b> 绿皮火车上,啥样的人都能碰上,啥样的故事都能听到。车厢里头,有的人是从东北奔北京找活干的,有的人是去看望远在外地的亲戚的,还有的是老人家带着小孙子去大城市瞧病的。</b></p><p class="ql-block"><b> 在车上待一会儿,你就能听到来自四面八方的方言,还有那些人们分享的有趣故事。这车就像个小江湖,既让人觉得新奇,又让人感到心里暖暖的。</b></p><p class="ql-block"><b> 绿皮火车的缓缓行进,跟现在飞快的生活节奏形成了鲜明对比,更像是时间慢慢积累下来的痕迹。很多人心里惦记着绿皮火车,并非因为它技术有多牛,而是喜欢它那份简单自然的味道。</b></p><p class="ql-block"><b> 如今高铁跑得飞快,但看看那些绿皮火车,就像是在说,不是每次旅行都得赶时间。</b></p><p class="ql-block"><b> 在绿皮火车的车厢里头,时间好像变得悠悠哉哉。它载着大伙儿经过村庄、渡过河流、越过广袤的田地,就像是在讲一个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车上的每一个人,都在好好体会这份“悠哉游哉”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 绿皮火车的缓缓行进,不只是速度上的慢,更像是一种对待生活的方式。它给了我们一个机会,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暂时停下脚步,瞅瞅身边的人,聆听他们的经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的下铺是临沂东一位十分健谈的先生。他坐在走廊窗前一直高谈阔论,全然不顾他人感受。以至于我对面上铺一个青年人实在无法忍受,只好用被子蒙住头部。列车永远是那个时快时慢的节奏。加速时尤如充满朝气的青年人百米冲刺,放慢时亦如暮年的老人郁郁缓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刚躺下,有点燥热。这个季节盖厚被子已不合时宜。噪音、混合味道及铺位的狭窄,使人难以入眠,索性打开手机打发时间。夜10时,乘务员关闭灯光,统一要求入睡。临沂东那位先生也终于关上了话匣子躺到铺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四周逐渐安静下来。相邻旅客的鼾声也小有高潮,即便走廊上过人,也是拈手轻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夜1时整,列车到达徐州站。再次启动,明显感觉到列车调换了车头,向另一个方向行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4时零9分,列车停靠临沂东站,下车的人较多。我给L同学打电话,提醒他看好行李,以免下车人错拿行李。那位夸夸其谈的先生自然也消失了。车厢内顿时空寂了许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从中铺挪到下铺,稍微躺了一会儿,但却未能入睡。窗外的光线逐渐明起来。我趁起床的人少,抓紧洗脸漱口,并把背包及带给z同学的茶从行李架取下来放到了铺上。此时,L同学也醒来,我们坐在一起闲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天己大明,窗外的田野树木在车速的作用下,窗上呈现出一幅幅变幻莫测的水彩画。</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5时15分,列车在莒县小站暂停,估计是为其它列车让道,也可能是为准点进入胶州暂停。</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从窗口延伸视野,天空湛蓝如水,地上的建筑物一片一片。灰墙红瓦的矮房点缀在绿色的田野中。胶州的田野平整如镜,不象我们那里的丘陵地带,耕种起来要费力一些,即便机械化程度越来越普及,但仍有小块田地因面积小、道路狭窄,环境限制而难以受益。这里的小麦墨绿粗壮,长势喜人,而豫西地带早已是一片金黄,热浪扑面,有些地方己开始收割。两地的温度差异较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列车再次启动,凌晨6:43准时到达胶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目录:</b></p><p class="ql-block">观海听涛(一)一一人在旅途</p><p class="ql-block">观海听涛(二)一一行走胶州</p><p class="ql-block">观海听涛(三)一一烟云即墨</p><p class="ql-block">观海听涛(四)一一天尽涛澜</p><p class="ql-block">观海听涛(五)一一异域风情</p><p class="ql-block">观海听涛(六)一一蓬莱叩仙</p><p class="ql-block">观海听涛(七)一一再访威海</p><p class="ql-block">观海听涛(八)一一青波扬帆</p><p class="ql-block">观海听涛(九)一一青纱帐内</p><p class="ql-block">观海听涛(十)一一返途节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