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自由行随录2

股原牧牛

东山岛,别称陵岛,形似蝴蝶亦称蝶岛,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是福建省第二大岛,中国的第七大岛。 东山曾获得中国优秀旅游县、福建省最佳旅游目的地、福建省“十大旅游品牌”、“十大滨海旅游精品”、“福建十大美丽海岛”等荣誉。东山岛还拍摄过《八仙过海》《西游记》《左耳》《我是谁的宝贝》《我们来了第二季东山站》等影视娱乐作品。 东山岛的风动石坐落在东山古城东门海滨石崖上,上尖底圆,状似仙桃,重约200吨,海风劲吹之时,则微微摇晃,故名"风动石"。巨石“搁”在一块卧地凸起且向海倾斜的磐石上,接触面仅为十余平方厘米。然而历经台风、地震而百年不倒,有“天下第一奇石”之称。 东山岛上苏峰山的环岛路,是看海兜风的最美七彩骑行路,又被称为“美丽蓝桥”网红路。 <p class="ql-block">在苏峰山景区的旁边有个军事禁区,看到这告示牌还有点吓人。当然我们也遵纪守法,不会去越界拍照,没必要惹麻烦。</p> “双面海”的景点奇观,其特点是中间为沙滩,两侧为海堤。低潮时,海水退去,沙滩显露,形成通向南屿小岛的一条小路;高潮时,海水淹没沙滩,无法通行,景观变幻无常。 我们来到这里的时候虽然还是低潮期,通往南屿小岛的沙滩道路还可以走过去,但是潮水已经开始上涨,如果我们现在走了过去,半小时后就回不来了。 <p class="ql-block">潮水涨得很快,我们才玩了一会儿,沙滩小路就淹没了,梁大哥还高兴地跳了起来!</p> ‌东山岛南门湾‌的海鲜很多,我们居住的海海人生民宿还能够提供厨房,因此我们就在海鲜市场购买新鲜食材,自己动手,饱尝了一顿丰盛的海鲜晚餐。 岛上的居民用海鲜来煮粥,并叫做“猫仔粥”,也是这里的本地特色。 漳州古城地处商贸繁华的城市中心区,又是历史建筑、传统文化集中的老城区,“老街情、慢生活、闽南味、民国风、台侨缘”五大特色非常鲜明,文化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庙是漳州城内最大的古建筑群,是祭祀孔子的场所,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AAA级景区。 晚饭后到漳州古城旁边的九龙江和漳州战备大桥欣赏夜景。 漳州古城的威镇阁。 片仔癀是一种具有卓越疗效的传统名贵中成药。由多种珍稀中药材精心炮制而成,具有广泛的功效,片仔癀的十大功效包括促进伤口愈合、改善肝功能异常、缓解胆囊炎症状、抗疲劳、调节免疫力、减轻口腔溃疡疼痛、辅助治疗糖尿病并发症、改善失眠、缓解痔疮疼痛、美容养颜等。 片仔癀的历史是明朝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一位宫廷御医因不满暴政,逃离京城至漳州出家为僧。他根据宫廷御用秘方制成药锭,治疗热毒肿痛、跌打损伤,疗效显著,因“一片即可退癀”,故名片仔癀。 片仔癀与云南白药一样,是我国中药的两大独家生产绝密品种,其特效配方及独特工艺受国家绝密保护。片仔癀因其在消炎、解毒、镇痛、保肝、抗肿瘤等方面的神奇功效,被闽南地区民众奉为“镇宅之宝”和“福建三宝“之首。 四果汤是这里的著名小吃,源于漳州,历史悠久,是福建闽南一带非常出名的夏日冰品,具有祛暑降温的作用,因而在夏季备受人们喜爱。 福建漳州的石岩植物园,是个神奇的地方,有5米高的仙人柱、直径1米的仙人球、2亿多年前就存在的苏铁、冠幅1300平方米的榕树……有的听过没见过,有的更是闻所未闻。 🌳 植物园依附山体建造,整个植物园分为好几个区域,包括猛犸象生态谷、樱花谷、沙生植物区等。 园内栽培了超过500种美洲仙人掌科植物,以及数十种龙舌兰、非洲大戟科植物、百合科植物和夹竹桃科植物等,还拥有许多世界珍奇植物,仿佛一脚踏进了摩洛哥的仙人掌王国。<br data-filtered="filtered"> 沙生植物园依山分布,错落有致。大山环抱之中,樱花、沙生植物、山谷、湖泊等生态美景融为一体,为民众提供了亲近和感悟自然,享受美好生态环境的绝佳平台。 还有各种形态各异的多肉植物,也是观赏沙生植物的不二之地。 这里还有一个温室,里面种植了许多热带植物,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迷你版的热带雨林。温室里还有一只几百年老龟,足有三十斤重量。 这里的芦荟长得比人还高大,还能开花结果,我们在其它地方都没有见过。 石岩植物园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特别是苏铁类植物,种类繁多且保存完整,包括知名的非洲荒漠蓝棘苏铁和全球最大的藦尔大苏铁,800多年历史的篦齿苏铁、国家一级保护珍稀植物仙湖苏铁……,共收集了280种来自全球各地的苏铁,这里是全国苏铁品种最多的园区。 苏铁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早在两亿多年前就已经存在于地球上,被誉为植物界的“大熊猫”和“活化石”,全世界苏铁目2科11属约350种,而石岩植物园内就栽培了200多种。 植物园内还有色彩斑斓的神秘图腾、原始的巨石人像和史前的猛犸象,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到非洲原始部落。 福建的泉州古城古称温陵、刺桐、鲤城,位于福建泉州市鲤城区。 姜母鸭起源于泉州 ,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闽南传统菜肴。姜母鸭原是一道宫廷御膳,后来流传至民间,成为一款名菜。 姜母鸭成菜味道鲜香,甘辛兼备,具有疏肝润肺、养胃健脾、舒筋活血、祛寒化痰等功效。姜母鸭妙就妙在气血双补的同时,搭配鸭肉的滋阴降火功效,使得此道药膳滋而不腻、温而不燥,特别适合在天气炎热、闷热潮湿的时候进补使用。老姜除腥热身的药膳效果也是人们普遍喜爱这道药膳的主要原因。 西街是泉州古城的一条小吃街,这里的芋头饼就很有特色。 泉州开元寺位于泉州子城西门外,是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开元寺保存着中国古代大型佛寺建造形制发展成型初期的典型布局,非常珍贵。 开元寺的双塔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东、西两塔是中国最高也是最大的一对石塔。 你有没有见过漂浮在海上的寺庙?福建泉州石狮市的洛伽寺就是这样一处令人赞叹不已的地方。涨潮时,寺庙四周都是一望无际的大海,波涛汹涌,仿佛一座孤岛。 涨潮时洛伽寺犹如漂浮在海上的一座寺庙,退潮之时,又旋即恢复与陆地相通。故有“海天佛国洛加寺”的美名相传。站在寺庙的高处,放眼望去,碧波荡漾的海面与蓝天白云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海上生庙,庙里看海。洛伽寺不仅是一座宗教圣地,更是一座文化的宝库。 在离寺院不远的黄金海岸处,还矗立着一尊观世音菩萨圣像,其高度约十五米上下。菩萨赤足立于莲台之上,左手持净瓶,右手结法印,身姿飘逸,神情慈悲,是比较常见的净瓶观音造像,寓意着‌大慈大悲与‌救苦救难。 石狮红塔湾,是福建十大最美海滩之一。这里有一座建于清代的奇峰塔,因此得名红塔湾。石狮永宁拥有长达19.8公里的海岸线,被称为十里黄金海岸。 福建石狮永宁古城是一座充满历史文化底蕴的古老城市,古城内散发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至今也没有很商业化。 最牛的是城隍庙,始建于1387年,至今香火鼎盛。旁边是财神庙。 泉州蟳埔村独特的本土建筑景观风貌为蚵壳厝,我们通俗称为蚝壳墙,由牡蛎壳建造而成。蚵壳屋不但具有天然的通风气孔,还具有良好的融热性,具有冬暖夏凉等特点。而且蚝壳墙体坚固不易腐蚀,不积雨水,比红砖更加适合作为当地建房的原料,以此来抵御海边潮湿的气候环境使得房屋的寿命延长。 蟳埔村坐落于海上丝绸之路起点泉州港北岸,曾是远洋商船的出发地,蟳埔女以头戴鲜花做的“簪花围”而著称,以“簪花围”为代表的蟳埔女习俗,已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蟳埔女代代相传保留下簪花围的古老习俗。其主要特色在于她们的头饰,所有女性均以头上插花、簪花围为荣、为美;对镜贴花黄已经被延续了千百年。蟳埔女簪花围制作简便,把含苞或初放的小朵鲜花用麻丝线缀成,扎成整齐的花环,环绕成簪花围,围在发髻周边,多至三小环,色彩相间,还插玉簪、银梳等定型发器。 福建泉州的南少林寺,又名“镇国东禅少林寺”,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是中国禅宗名刹、南派少林武术发祥地。 我们通常说的河南嵩山少林寺又称为“北少林寺”。 泉州洛阳桥原名万安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座跨海梁式石桥,《泉州府志》称之为“海内第一桥”。 洛阳桥址位于福建省江海汇合处,江潮汹涌,浪涛搏击,近千年前的中国桥梁工程师们,就是在这种困难的条件下,首创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所认识的新型桥基——“筏形基础”;所谓“筏形基础”,就是用船载石沿着桥梁中线抛下大量石块,使江底形成一条矮石堤,然后在堤上建桥墩; 洛阳桥桥墩全中用长条石交错垒砌,两头尖,以分水势,减轻浪涛对桥墩的冲击;为了巩固基石,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还首创了“种蛎固基法”,即在基石上养殖牡蛎,使之胶结成牢固的中流砥柱,这是世界上把生物学应用于桥梁工程中的先例,如今仍可以从那些缀满白色蛎房痕迹的桥墩石,窥探它当年的模样。洛阳桥的建造,使洛阳江天堑变通途。它为南宋时期泉州漳州出现的大规模造桥工程,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洛阳桥附近的滩涂沼泽地上有很多海鸟。 中国古代四大名桥是指潮州广济桥、河北赵州桥、泉州洛阳桥、北京卢沟桥。 行程即将结束,难忘的泉州新鲜鱿鱼海味早餐。。。 从2025年2月27日到3月8日短暂的十天自由行旅程很快就结束了,开心的日子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太快了,大家意犹未尽,又在策划着下一次的行程了。期待您也能够来参与。<div>谢谢您的观看赞赏,下次再会!!!</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