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图片拍摄湖海</p><p class="ql-block">文字部分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月17日,正月二十,我们驱车踏上福建漳州东山的土地,新春佳节的气氛还正浓,随处可见喜庆的景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二月的东山,阳光明媚,海风轻拂。我们夫妻俩与战友夫妻结伴而行,共同探访了这片充满历史韵味与自然美景的地方,感受了“动而不坠”的风动石、东山关帝庙、铜山古城等景点的魅力,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山风动石依山临海,千年不倒,这是一道绝佳的风景线。风动石以其奇、险、悬而居中国60多块风动石之最,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这块风动石不仅重量平衡极佳,而且在大风吹来时,石体左右会轻微晃动,但当倾斜到一定角度时,便稳如泰山。它是东山岛的标志性景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早在明代,张岱的《夜航船·荒唐部》中就有对这块奇石的记载。而在石体的正面,还可以看到明武英殿大学士黄道周等人留下的“铜山风动石”大字,笔力显得雄浑有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山风动石景区“海晏河清”四字是民国二十四年由宋代学者朱熹题镌的,下面有一口“龙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朱熹是南宋时期的理学家、教育家,他的学术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他在东山风动石景区题写的“海晏河清”四字,不仅展示了他的书法造诣,也寄托了他对国家安定、社会和谐的期望。这四个字在景区内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成为景区的一大亮点。</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钓鳌台位于风动石右前侧黄道周纪念馆旁,为一巨大石岩坐山而起,状如船台。相传南宋末年,宋室少帝避元南逃筑“东京”于东山时,一真人坐法于此,忽然间山崩海啸,“东京”城沉陷入海,真人急念真经一脚蹬石升天而遁,故留下一处“仙脚印”。后人作“铜山十八景”诗,称其为“仙脚独步腾云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黄道周纪念馆建于明代崇文书院原址之上(崇文书院,始建于明正德元年,为东山历史上三大书院之一,黄道周童年曾就读于此,清康熙初年实行“迁界”政策,书院遂废。),与宝智寺、关帝庙相毗邻。该馆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千平方米,属泥石结构仿古建筑,红墙绿瓦,颇为壮观。入门处有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题写的馆名。</span></p><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前往参观时闭馆,未能如愿参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东山关帝庙,又称武庙、关王庙、铜陵关帝庙,始建于明朝洪武二十年 (1387)。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680平方米。关帝庙,坐西向东,总体建筑布局严谨,大殿抬梁式木构架,单檐歌山顶,屋面饰以地方传统手工艺剪瓷雕。庙内饰以金木雕、黄金漆画、石雕等,有“艺术博物馆”之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2023年2月,东山关帝庙被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批准设立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铜陵古城,位于漳州市东山岛的东北端,三面濒海,是一座具有六百余年历史的文化古城。铜山古城是闽海五大水寨之一,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城墙依山起伏,条石砌成,全长1900米,高7米。铜山古城不仅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还因其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影视作品的取景地。例如,著名电影《左耳》和湖南电视台的综艺节目《我们来了》都在这里取景。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惬意生活,漫步沙滩、吹海风,享受美食和美景。</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