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我省宜荆荆恩城市圈信用工作推进会在我市召开,按市局党组安排,我和办公室、财务科等受命做好会务保障,晚上工作餐时,遇一兄弟城市同系统局长,他言办公室主任出身,我们聊天颇为投缘。聊到做好“笔杆子”的事,叹到现在有了“deep seek”,文章不再是难事,但精准给予前提条件,熟练的掌握写作要素,仍是优秀“笔杆子”的武器。是的,《周易·系辞》上讲:“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曹丕有云:“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毛主席也曾说过:“我们靠枪杆子和笔杆子打天下,笔杆子领导枪杆子”。据此不难看出,文字材料工作从古至今都至关重要,与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密不可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认为,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作为一名党政机关的“笔杆子”,当讲好“四句话”,立言新时代,传播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句:“学习夯实高度,思考升华境界”。</p><p class="ql-block"> 汉代恒宽说过要“厚其基而求其高”。宋代苏轼说过要“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长期从事文字写作,让我再度对其中深意备有体会,正可谓是处处皆学问、世事皆可学。学习多了、积累多了,思考多了,自然就会达到“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要敢于动手写。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对领导讲话、批示的闪光思想、脑子里的灵光一现、闲谈中的点滴启发、报刊杂志中的生动语言等,要随时捕捉,随时关注,久而久之,积少成多,大有裨益。万事开头难,敢写就不难。撰写文稿,关键在于你要敢于动手,敢于撰写,才谈如何写好。</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要善于动脑想。我虽然在部队就撰写釆写过信息稿,信息虽小,但往往是领导同志获取第一手资料最有效的方式,好的质量上乘的信息往往会给领导决策部署提供很大的帮助。回到地方后,刚开始,撰写《红盾在我心中》演讲稿时,我有一种思想认为,无非就是书上复制粘贴而已,没有一点技术含量。但真正做下来,你会发现面对形形色色的书本信息,(那时没有网络)根本就无从下手。破除此种困境,只有深入思考,从单位开展此次活动的用意着手,慢慢领会其中真意。首先,“红盾”是工商部门的代名词,我的内容只能结合工作实际,说实话,讲实事。有的别的部门虽然做法很先进,但我们学不来。其次,稿件内容要从领导关注点、百姓关切着手,才可拿出一篇有用的稿子。最后,要善于取舍,把没用或是参考意义不大的果断删除,切不可优柔寡断舍不得,要不然就是看似有用、其实没用,反而降低了质量。在这个问题上时任我局办公室副主任新甫兄帮了我的大忙。</p> <p class="ql-block"> 第二句:“细节决定成败,思路决定出路”。</p><p class="ql-block">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做一名“笔杆子”,认真负责、严谨细致是最基本的要求。时时处处要有“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之心境,在日常工作中要以“细”字为先,从“小”处入手,树立严而又严、细而又细的思想,把每一个环节都考虑仔细,把每一个细节都尽量做到完美,使平常的细节闪耀出不平凡的光辉,使细小的工作做出令人瞩目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细节决定成败。文稿撰写看似简单,做好很难。对每一件文稿,都要一丝不苟、精益求精。对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乃至每一个标点都要认真推敲、仔细琢磨,切实避免丢字多字和错别字的现象,特别是对数字的校核更要仔细仔细再仔细,避免犯“多零少零”或计量单位“亿万错位”等低级而又容易犯的错误。一些小错误整体看来并不影响大局,有时候却是“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就拿我当年按照要求给时任市委书记撰写一篇关于以我局为主体组织的全市性会议讲话稿时,文中有一句话:“‘非公党建’要扩大党组织覆盖和党务工作覆盖”,我就想当然地认为“党务工作覆盖”有的多余,果断删除,最后审签过程中市委政研室刘主任也修改了过来,但是清稿时“马大哈”毛病一犯,没有修改,最终再印发前被发现,所幸发现及时,没有印发到领导面前,否则后果很严重。</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思路决定出路。业内有这样一句话:“文稿不要求文采有多好,但是思路很重要。”细细品读,非常有道理。编信息、写材料最大的忌讳就是一门心思“低头拉车”,写了半天“抬头看路”才发现已是“南辕北辙”,此时回头费心、费力还浪费时间。如此看来,写材料思路非常重要。如,当年在市委宣传部挂职,省委对我市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专项巡察,有一个《关于SS市意识形态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报告》的约稿任务,我是挥起袖子、敲起键盘就是洋洋洒洒几千字,回头一看约稿要求,才发现偏离航线十万八千里。约稿要求撰写存在的障碍及问题,而我写的却是成效及做法,看着已经基本成型的稿件那是“五味杂陈、欲哭无泪”,只能重生炉灶再开张。故而,思路一错,莫谈出路,那根本就是无路可走。</p> <p class="ql-block"> 第三句:“要有一流文才,更要当好干才”。</p><p class="ql-block"> 做一名“笔杆子”,理所应当要有文采。但文才仅仅是个基础,还要当干才才能胜任。注意培养全方位的素质,努力做到“坐下去会写、站起来会说、走出去会干”。</p><p class="ql-block"> 第一,坐下去会写。就是要具备娴熟驾驭各种文字材料的能力,对领导交付的文稿,能快速进入角色,快速对接思路,快速形成框架,快速写出材料,“宁可自己加班一晚上,不可耽误领导一分钟”,确保不误事、高质量。</p><p class="ql-block"> 第二,站起来会说。要努力锻炼自己的口才,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能把领导的精神准确领会到位,能让自己的意图准确表达出来。之前在组织部挂职时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位新来的同事,接到上级市里面一个电话通知,有一个人才引进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开,准备开会,会议到第二项议程,要求各县区发言。而我们接到的通知是开会,没有发言,这就是说出了问题,不知道是没说清还是没有听清,还好我们分管领导长期从事人才引进工作,对工作比较熟悉,否则,后果很严重。</p><p class="ql-block"> 第三,走出去会办。这个“办”指办事,紧跟领导步伐,学习领导办事方法,沟通技巧,不断地提高自己判断形势和把握大局的能力,正确分析问题和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协调上下、左右、内外关系的能力,让领导交办事项、会议决定事项等工作第一时间落实到位。</p> <p class="ql-block"> 第四句:“既敢于吃大苦,又要学会休息”。</p><p class="ql-block"> 做一名“笔杆子”非常苦、非常累,有一句话形容得非常到位,那就是“吃墨水、流汗水、没油水”,八小时内有做不完的“作业”,下班后还有“爬”不完的格子,节假日也常常突击加班,昼夜奋战,有时甚至几十个小时连续作战。“黑+白”“五+二”“七+X”是“笔杆子”最形象的刻画和写照。</p><p class="ql-block"> 一方面,要敢于吃苦。如果没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没有甘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精神是坚持不下来的。做一名“笔杆子”,就应该有“清灯孤影苦思寻,字斟句酌撰公文,暑寒饥渴浑不顾,错把晨曦当黄昏”的工作精神和“耐得寂寥与清贫,虽苦犹荣坦荡心,蛰身栖居文秘苑,耗尽青春亦无恨”的崇高境界。要树立“快乐综合”的理念,虽然没日没夜加班,但是在加班中增长智慧,这也是一种快乐。甚至有时干点别人的活,也要把它当成长自己智慧的机会,这样就会永远保持一种好心态。</p><p class="ql-block"> 另一方面,要善于休息。英国杜伦大学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全球性调查,参与调查者覆盖134个国家,共计1.8万人。结果显示,68%的参与者都感觉疲惫,称自己需要更多休息。其中,中青年人和收入高的家庭休息时间最短。“过劳”已成为威胁年轻一代健康的世界性难题。会休息才会干事,休息好才会干好事。保持愉悦的心情,暂时放下手中的工作,打开窗户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闭上疲惫的眼睛小眯一会,享受忘却繁杂的舒畅。拥有一个好的身体、健康的体魄才是对单位和家庭最大的负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