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记述

<p class="ql-block">运城是晋南的一个大地区。辖13个县市区。虽然她与我的家乡三门峡隔河相望,也去过n多次。但每次去还是有常去常新的感觉。</p><p class="ql-block">运城和黄河的缘分也说不完。黄河流经运城345公里。沿黄有8个县(市)。位于运城西北部的河津市,有黄河晋陕大峡谷的终点龙门。至此黄河开始走出峡谷,步入丘陵和平原。由北向南流经万荣、临猗、永济等地,在芮城的风陵渡附近向东奔海而去。黄河边的平陆县离三门峡只有10多分钟的车程。共同拥抱着三门峡黄河水利枢纽。东南部的垣曲县则属于黄河小浪底库区。</p><p class="ql-block">跨过黄河大桥进入运城,就是横亘黄河北岸的中条山。高速公路在浅山区稍作盘旋,就深深地扎入中条山隧道。长度达近万米。中条山横贯山西运城地区。中条山地区扼守着通往西安、郑州的关键通道,是晋南豫西的天然屏障,控制着黄河南北的战略要塞。抗战中残酷的中条山战役就在这里打响。1941年5月7日,日军集结10万精锐部队,在飞机、坦克的支持下,从东、北、西三个方向全面进攻中条山。中国军队由于事前准备不足、缺乏统一指挥,除少数突围外,大部溃散。国军总指挥卫立煌却远在黄河南岸的洛阳城纸上谈兵。战役前后历时一个多月,以中国军队的惨败告终。被蒋介石称为“抗战史上最大之耻辱”。4万多国军英魂长眠于此。昔日的战火弥漫处,如今但只见山间突兀一座80米高的提刀关公塑像。无语!</p><p class="ql-block">进入市区,首先惊叹的是路两边巨大的湖泊。绿波荡漾,浩瀚如海。这就是著名的盐湖。运城因“盐运”而得名。盐湖已有4600多年的采盐史。盐湖长约30公里,宽3-5公里,总面积达132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也是世界三大硫酸钠型内陆盐湖之一。有“中国死海”之称。在阳光暴晒下,七彩盐湖景色十分壮观。用无人机巡拍盐湖,像一帧帧的七彩调色板,横卧在苍中条山下的运城平原。站在盐湖边,湖水拍打岸边,涌起白色的泡沬。这是因为湖水的高盐度更容易导致泡沫形成且更稳定。参观河东池盐博物馆。这里集中展示了盐文化雕塑、文物及盐池的形成与历史演变等内容。近年旅游业兴盛,这里利用盐湖的盐水和黑泥,开发了盐水漂浮、黑泥养生、矿盐理疗等康养项目。可惜时间关系无暇体验。</p><p class="ql-block">来到运城愽物馆。博物馆的建筑呈圆型,古朴典雅。导游介绍其造型宛如扎根于黄土高原之上的老树根,整体布局取“太极之意,星云之势,摇篮之形”,寓意这里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大屏幕播放着习总书记考察运城愽物馆的影像。馆内全面展示了运城地区从远古到现代的历史文化脉络。西侯度遗址、庙底沟遗址、盐池文化等。</p><p class="ql-block">运城黄河边的郊县都有点距离。多年前跑过数次。但记忆犹深。永济市黄河岸边的鹳雀楼,与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并称为中国四大历史文化名楼。登上鹳雀楼,可以遥望辽阔的河东平原,感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境。普救寺是《西厢记》故事的发生地。黄河大铁牛是古代镇河利器。我国首次发现的黄河古渡口遗址。四尊铁牛也可以感受唐代发达的冶铁技术。解州是关公的老家。现存的关帝庙是全国始建最早、规模最大的一处关帝祖庙,被誉为“武庙之冠”。如今的关公却因忠义诚信被奉为财神。全国各地都能找到这位提刀守卫。位于芮城县的永乐宫是道教三大祖庭之一,其元代壁画艺术精美绝伦,其中三清殿中的《朝元图》是中原地区现存画技最高、画面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绘画精品。但更传奇的是,永乐宫壁画是1956年因黄河三门峡水库的建设而异地搬迁而来的。专家们采用“分块揭取”的方法,将壁画切割成550块,壁画被装入特制的木箱,通过汽车和骡马车运至新址,运输过程历时一年多。</p><p class="ql-block">从昔日尘土飞扬的黄土小道,到如今四方通达的高速公路。二十多年的光阴,我未能到达的运城宝库还有很多。有待慢慢阅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