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因各种原因,许多人会组群在深山悬崖上,或荒野丛林里,或恶水岛屿中,甚至大漠戈壁边居住。但这些村寨都是建在坚实的大地上。然而有一个族群,却将村落安置在的的喀喀湖中漂浮的人工岛上,他们就是秘鲁的乌鲁斯人,世上罕见!</p> <p class="ql-block"> 秘鲁和玻利维亚交界的利亚奥高原上,有一特大的淡水湖泊。它海拔为3821米(世界最高淡水湖),面积为830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40~180米。它海拔高而不冻,处于内陆而不咸,且大船可以通航,被誉为“高原明珠”,印第安人称之为圣湖。</p> <p class="ql-block"> 秘鲁的普诺座落在的的喀喀湖边,这里群山环抱,湖岸蜿蜒,湖水湛蓝。1862年,湖上第一次有了大轮船的航行。它是在英国制成部件,用骡子托运到普诺组装的。</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湖的周围生长着茂密的芦苇草(托托拉草),长度可超2米。</p> <p class="ql-block"> 秘鲁的乌鲁斯人就地取材,将芦苇割剪,织片,捆扎,在湖面堆叠垛成漂浮的人工小岛,厚约1.5米,可安置3~5户人家。</p><p class="ql-block"> 据导游介绍,现湖上约有160多个小岛,生活着2000多人。他们接受政府管辖,但保留有一些传统的自主权利。村内事物由年长者和氏族领袖共同决策(导游还有一说是由年长的女性决定)。</p> <p class="ql-block"> 这些漂浮岛用锚固定(见到是插在岛中的木制或金属的长杆)防止隨波逐流。几座飘浮小岛可连接形成小村落,也可分离漂至其它地方。</p> <p class="ql-block"> 岛上铺的草会腐烂,故一般半月左右就要刈割新草来更換。</p> <p class="ql-block"> 踏在岛上潮湿的“地”面,柔软而有弹性。</p> <p class="ql-block"> 乌鲁斯人有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用芦苇建房、造船、制床,编做工艺品。</p><p class="ql-block"> 看,他们正在建房屋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这种供旅游的双体船,用芦苇捆制而成,外包己用有现代防水的材料了。</p> <p class="ql-block"> 建岛时,还留有池塘。</p> <p class="ql-block"> 房内简陋,几无陈设,生活清贫。</p> <p class="ql-block"> 岛上居民经济以捕鱼为主,辅以种植藜麦、马铃薯和玉米。妇女编织挂毯,做些工艺纪念品,用以商品交換或出售。</p> <p class="ql-block"> 乌鲁斯人身体都很健硕,实行一夫一妻制,允许氏族内通婚。也常有因某种原因氏族外联姻的。</p> <p class="ql-block"> 这种芦苇根可食,有点涩。</p> <p class="ql-block"> 她们在钓鱼。</p> <p class="ql-block"> 湖内的旅游中心岛比较大,还设有餐厅、宾馆、商店等,满足了游客猎奇心理和生活需要。</p> <p class="ql-block"> 宾馆边晒太阳的旅客。</p> <p class="ql-block"> 社会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创新,经济生活的发展,许多人己离湖上岸开拓了新生活,这对乌鲁斯人的古老传统带来重大的冲击。他们这种湖岛习俗和小社会生态还能沿袭多久?或许将作为旅游景观或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保留。</p> <p class="ql-block"> 2025 01 2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