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父亲离开我们快二十七个年头了,但有关父亲的轶事还时常浮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件事,我的印象最深刻,那就是他对我们自家饲养的动物富有超乎寻常的怜悯之心,我把它写出来,以缅怀父亲的为人处世之道!</p> <p class="ql-block">一、“宠物”猪</p><p class="ql-block">父亲是一个很重感情的人,他除了把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看得很重外,还对他所饲养过的动物也怀有一定的感情,把一头拒绝长大的猪养成了“宠物”。这听起来似乎可笑,但我爸就是这样的一个人。</p><p class="ql-block">记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在农村务农时,政府大张旗鼓地提倡和鼓励农户养猪,以获取更多的有机肥。那几年,鼓励农户养猪的口号随处可见:什么“猪的全身都是宝”、“养猪积肥,支援国家建设”、“少生孩子多养猪”等等五花八门。</p><p class="ql-block">在那个物质严重匮乏、科技落后的年代,种地所需的肥料几乎全靠人畜粪便,其中“猪”的粪便尤为重要,它对促进农作物的生长起了关键的作用,但当时的养猪技术落后,规模相对较小,场地分散,饲养人员水平参差不齐,养猪成本很高。</p><p class="ql-block">对农户来说,养猪不仅仅是为了获取猪粪,还要在经济上有所收益,这取决于猪的生长速度。但猪的生长速度除了饲料外,关键的是农户的饲养水平。养好养坏之间差距很大,好的六七个月就能出栏,差的要十几个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除了饲养水平外,是否还有猪种本身的问题,谁也说不清?</p><p class="ql-block">养猪非我父亲所长,但按规定每家至少得养一头。从这个意义上讲,父亲养猪纯粹是为了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p><p class="ql-block">那年开春,父亲花了九块钱从市场买回来一头小猪,信心满满地喂养了起来。当时,九块钱可是一笔不小开支,我们都指望它能给我们带来更多的收益。</p><p class="ql-block">父亲的裁缝职业使他养成了做事耐心细致的习惯,他把这样好的习惯也用在了养猪这件事上。自从这只幸运儿猪进入我家后,它是享受到了一般猪享受不到的福。我爸对它精心照料,可谓是无微不至,但它却辜负了父亲的一片苦心。</p><p class="ql-block">这头猪不肯长大,难道它也有灵性,比我们人类还聪明?难道它也懂得“人怕出名猪怕壮”的道理,故意不肯长大,为自己增寿</p><p class="ql-block">与别人家养的猪相比,我家养的这头猪算是幸福的,我爸对它的照顾尽心尽力,每天除了定时喂食外,还要专门过去看它几次,生怕有什么意外。通常人家喂猪,把饲料用冷水一拌,望猪食槽里一倒,转身就走了。而我爸却不是这样的,他把猪食倒进食槽后,还要站在那里观察一下,看看它是否爱吃,吃得香不香。天凉了,还把猪食煮熟凉温,再给它食用。到了冬天,又怕它冻着,专门编制草帘挂上,为它遮风挡雨,能做的都做了,能想的办法都想到了,但效果就是不佳。</p><p class="ql-block">看到邻里家同时入栏的猪都出栏了,而我家的猪还是长得那么“秀气”,我爸为此伤透了脑筋。他听说,镇上供销社有卖一种可以帮助猪快速生长的“营养素”,他立刻跑去买了回来,按时按量给它服用,但结果依然让人失望,它就是拒绝长大。</p><p class="ql-block">我妈、我妹和我对这头娇生惯养不肯长大的猪早已失去信心,曾多次劝说我爸尽早将其处理,却屡遭他的否定。他就是不忍心看到我们将这头还没有长大的猪给宰了。他对这头猪依然抱有希望。他不断地从自身寻找问题,是不是喂的饲料不够细?喂的不够及时?还是冻着了?但这头不争气的猪就是不领我爸的情,几个月下来,它还是这么大,我和我妈实在是忍无可忍,决定采取行动。</p><p class="ql-block">终于有一天,趁我爸出门干活的空隙,我们就开始行,我妈和妹两人将这头猪抬去庙镇给卖了。</p><p class="ql-block">老爸干完活回到家里,到猪圈一看,猪不见了,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一脸沮丧。</p><p class="ql-block">这头猪入栏时9斤,花掉了我爸9块,我们供它好吃好喝了9个多月,才长到27斤,卖出时只卖了9块。九个多月的饲料和人工白费,唯一收获就是完成了上级部门规定的每家每户的养猪任务!</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敢肯定,这只猪的生长速度之慢可能是人类养猪史上的奇迹,要是吉尼斯有猪“生长慢速之最”的世界记录,那我家那头猪完全有资格申请!</span></p> <p class="ql-block">二、“宠物”鸭</p><p class="ql-block">老爸的善良和怜悯之心不仅仅体现在那头拒绝长大的猪身上,也同样体现在我家饲养的其他牲畜身上。</p><p class="ql-block">一般来讲,农村招待客人的手段非常有限,没有城里那么方便,唯一能拿得出手来招待客人的无非杀只家里饲养的鸡和鸭什么的。</p><p class="ql-block">父母健在时,只要我们回家,他们总要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让我们享用。记得有一次我们回家,我妈让我爸杀一只鸭子,我爸觉得有点为难,没啃气。我妈见他没有表态,心里很不舒服,嫌他小气,为此还和他还拌了几句嘴。</p><p class="ql-block">我们不是客人,就是因为我们远在他乡工作,回家一趟不易,所以每次回家,老爸老妈都非常重视,一直把我们当成客人一样的招待。</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一早起来,不见爸的人影,我就问妈,爸去哪儿啦?她说她也不知道。过了一会儿,见老爸手里提着一只鸭子进屋了,这是他从市场上花钱买来的。</p><p class="ql-block">我知道老爸的为人,他不是小气,而是不忍心看他亲手饲养的牲畜被自家人宰杀食用,这是他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慈悲心肠使然。应该说,被我家饲养过牲畜是幸运的,起码不被亲手饲养它们的人宰杀食用。</p><p class="ql-block">我没有研究过“人如其名”的内在联系,也不八卦,但就父亲一生的所作所为而言,他的乳名“和尚”与其一生的信念尤为吻合,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人如其名”这个成语,人以名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内在的联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