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师课堂取经记:收获、反思与成长

莺飞草长202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月,聆听教育之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阳春三月,风携暖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踏入讲堂,心向名师领航。</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知识的种子,在字句里生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教育的思索,于心底疯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于细微处感受反馈之用</span></p> <p class="ql-block">周五上午的两节课听完又重新燃起了我教育的热情和信心,这就是大师的魅力所在。</p><p class="ql-block">管建刚老师的《田忌赛马》第一课时,让我学到了课前准备的重要性,如何要求,如何反馈是有效果的,这都需要老师的耐心和用心;管老师更让我懂得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能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其中这更是教师驾驭课堂能力的充分体现,管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关注尤为细节,更发挥了榜样的作用,一个学生带动另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的转变,这点更让我反思自己的课堂,我的评价语要简单细微而有效,而不是流于形式。</p><p class="ql-block">顾孙煜老师的《田忌赛马》第二课时,让我学到了任务单的重要性。任务单也是对于书面语“读和写”的科学的体现,先计时让学生读,教师再对文段内容做简单评价和指导,这样学生在对文段理解的基础上再去完成任务单的内容。这样的学习和课堂就是有效的。</p><p class="ql-block">两位老师的共同点一是教学环节用到了多次的倒计时,这样激发了学生对于时间的把握;二是对于学生的学习状态的关注和及时的反馈,这样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感到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能够更投入课堂。</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于童趣中探索语文之美</span></p> <p class="ql-block">周六下午,我有幸聆听了王瑶老师的《小猴子下山》和付雪莲老师的《咕咚》这两堂精彩纷呈的二年级语文课。这两堂课,宛如春日里盛开的繁花,各有其独特的芬芳与魅力,让我收获颇丰。</p><p class="ql-block">在王瑶老师的课堂上,《小猴子下山》这个经典故事被巧妙地演绎。王老师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充满趣味的视频动画,瞬间将孩子们带入了小猴子的奇妙世界。她十分注重引导孩子们观察小猴子在不同场景下的表情和动作,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理解了故事内容。</p><p class="ql-block">付雪莲老师的《咕咚》同样让人眼前一亮。付老师以一段充满悬念的声音导入,成功地抓住了孩子们的好奇心,迅速将他们带入到紧张刺激的故事情境中。在教学过程中,付老师巧妙地运用图文,让学生将四张图片按照时间轴粘贴,并用关键词“吓”等,让学生把图片对应的情节说出来,这一点实在是秒。同时,付老师还引导孩子们思考“咕咚”到底是什么,培养了他们的探索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p><p class="ql-block">听完这两堂课,我深受启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利用多媒体资源和生动的课堂活动,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语文。同时,要充分关注每一个孩子的课堂参与度,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表达,培养他们的语文综合素养。这两堂课不仅是对学生的知识传授,更是对我教学之路的一次宝贵指引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于古韵中聆听文字之声</span></p> <p class="ql-block">周日上午,我沉浸在白皛老师的《塞下曲》与赵志祥老师的《韩非子想说啥》的精彩课堂里,收获颇丰,深受启发。</p><p class="ql-block">白皛老师的《塞下曲》课堂充满韵味。白老师古色古韵的声音瞬间将学生(和我)带入金戈铁马的边塞情境。在讲解诗句时,白老师没有生硬地灌输诗意,而是巧用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如讲“月黑雁飞高”,他问学生:“在漆黑的夜里,大雁高飞,这是怎样的画面,又暗示了什么?”学生们积极思考、踊跃发言。在朗读指导上,他亲身示范,从语调的抑扬顿挫到节奏的急缓,让学生深刻感受到古诗的韵律美。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不仅理解了诗歌大意,更体会到戍边将士的英勇无畏,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p><p class="ql-block">赵志祥老师的《韩非子想说啥》则风格迥异,充满趣味与深度。赵老师从孩子们熟悉的《守株待兔》入手,以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得学生笑声不断,迅速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他讲解文言文时,把晦涩的字词变成有趣的故事元素,让学生轻松理解字词含义。他还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大胆表达,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让学生明白经典故事在当下的意义。尤其是对于课文的朗读的引导,先现代文横行,再古代纵列读法,接着去掉标点符号、繁体字、小篆……让学生在不同的文段呈现方式下趣味阅读,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这节课让我有了更深的体会。</p><p class="ql-block">两位老师的课让我意识到,语文教学要注重情境创设,不管是古诗还是文言文,生动情境能让知识鲜活。同时,要因材施教,根据不同文本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我也会将这些感悟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共同成长。</p> <p class="ql-block">于这场全国教育论坛,又正值阳春三月,我仿若置身知识的馥郁花园,繁花满目,尽是芬芳。聆听着一位位教育名家的高见,恰似与智者对话,于字里行间感受教育智慧的熠熠光辉。那些独到的教学理念、精妙的课堂设计,让我深刻意识到,语文教学是一场诗意的修行,需以爱为笔,以智为墨,精心勾勒学生的成长轨迹。</p><p class="ql-block">此番经历,不仅是知识的充盈,更是心灵的洗礼!往后的教学生涯,我定将所学所思融入日常,引领学生在文字的星河中畅游,探寻语文世界的无尽宝藏,在传承与创新间,书写教育的动人篇章 。</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想大声说:听名师的课真的不累!!!而是陶醉享受!哪怕听课笔记都会一笔一划去认真去写,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