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龙脊梯田百公里山径赛之行(六)上

腊梅

<p class="ql-block">  成艺姐想去柳州转转,我也想去,随打开网站查寻了柳州的游玩攻略,两人商量后决定明天一早就去柳州。</p> <p class="ql-block">  柳州市,地处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是一座充满活力和魅力的城市。它以优美的自然风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美食而闻名于世,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旅游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  第六日(24号)早上4:30,K1137列车开往柳州,6点多我走出柳州火车站,天蒙蒙亮,我乘坐柳州16路第一班公交车去了柳州龙潭公园。</p> <p class="ql-block">  龙潭公园又叫大龙潭景区,位于柳州市区南部,距市中心仅3公里,是一个集喀斯特山水景观、中国南方少数民族风情文化、亚热带岩溶植物景观为一体的大型风景游览区。</p> <p class="ql-block">  到达龙潭公园时天已大亮,晨练的人陆陆续续走进公园,我也随之进入。</p> <p class="ql-block">  我沿着主路漫步,清晨的龙潭公园格外安静。公园内树木苍翠、群山环抱,奇峰耸立,形态各异。</p> <p class="ql-block">  来到镜湖边驻足,碧绿的镜湖宛如一块无瑕的翡翠,平静无波。如此优美的环境,我忍不住玩耍了一会儿。</p> <p class="ql-block">  继续向前,来到大龙潭边。雷山绝壁下涌出一泓清泉在雷、龙二山间汇成“龙潭”,咫尺相隔的“雷潭”经地下河与之相潜通。清澈的潭水经“八龙喷雪坝”泻入镜湖,。雷龙二潭水温恒定(18℃~22℃),每逢隆冬,水汽蒸腾,故称双潭烟雨。此时正值秋季,这种胜景我是看不到的。</p> <p class="ql-block">  桥头崖壁上,有明代兵部右侍郎,柳州八贤之一的张翀摩崖石刻诗“山下清泉出,林间百发来。寒云如可卧,不必问蓬莱”。</p><p class="ql-block"> 张翀,字子仪,号鹤楼,广西柳州人,是明代“柳州八贤”之一,著有《鹤楼集》。张翀官至明代兵部侍郎,他晚年辞官回柳,常在大龙潭边上垂钓憩息,如今在潭边还留有他当年的“钓鱼台”遗址,而雷山摩崖石刻上的《游南潭》则是他题咏大龙潭的诗。诗中描写了大龙潭隆冬时节的双潭烟雨景观,将龙潭烟雨恍若仙境的美景描写得淋漓尽致。</p> <p class="ql-block">  在这里驻足,放眼望去,真有点桂林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公园道路边不知名的红色串花开得正艳,硕大的绿叶陪衬,甚是好看。</p> <p class="ql-block">  沿健身步道前行,不觉间过了典雅的石拱桥,走入镜湖的另一侧,远远望去,“龙潭风雨桥”静立于湖光山色深处。</p> <p class="ql-block">  静卧镜湖之上的“龙潭风雨桥”系仿木钢筋混凝土廊桥式建筑,以三江程阳风雨桥为蓝本设计建造而成。整座桥亭飞檐,极具民族特色。傍水而建的九层鼓楼为正四边形塔楼结构,飞檐重阁、琉璃装饰、葫芦顶、端庄肃穆;内设景廊,盘旋而上,上悬“款鼓”,既体现侗人击鼓示警聚众之意,又应合游人登高望远之心。</p> <p class="ql-block">  行走在公园步道上,四周树木茂盛,草木葱茏,青山绿树环抱一汪碧水,身心得到放松,头脑变得清爽。</p> <p class="ql-block">  回到公园大门口处,大树下已聚拢一群晨练群众,正随着音乐的节律健身跳舞,那整齐的队行,统一的服装,一看就知是有着几年舞龄的队伍。</p> <p class="ql-block">  站在公园外的公交站台边,仔细地查看柳州市鱼峰区全域全景图,看到柳州文庙距离这里不远,随即乘坐公交去那里观光游览。</p> <p class="ql-block">  在离文庙不远处下车,穿过公路,我走入柳江岸边的江滨公园。</p><p class="ql-block"> 江滨公园位于柳州大桥南北两端的东西江岸上,是一座开放性的 临江区域性公园。江北岸绿树绕江堤的景观“柳堤环翠”,为柳州新八景之一。柳江穿城而过,河水清澈明净,沿岸风光宜人,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绕过文惠桥头公路,又步入江滨公园,江边峙立小山,远望“小桃源”醒目三字。</p> <p class="ql-block">  柳江南岸文惠桥头的驾鹤小桃源,在驾鹤路东端,是驾鹤山及其文化景观“小桃源”的合称。其东与登台山相望,南邻屏山大道,西接江滨公园,北临柳江,呈东西走向,海拔185米,相对高度95米。山中风景优美,植被良好,洞穴奇奥。</p><p class="ql-block"> 柳州古八景“驾鹤晴岚”、广西最早的书院“驾鹤书院”以及古柳州城始建处等景观遗迹皆集于此。</p> <p class="ql-block">  公园内一排仿竹签石柱,篆刻的《论语》字体优雅、线条流畅,可惜读起来太费劲了,只有饱读诗书的人才能朗朗上口。</p> <p class="ql-block">  驾鹤小桃源山的东面就是文庙广场。此时,成艺姐也赶来(成艺姐有事),我俩汇合后一起参观游览文庙及柳州。</p> <p class="ql-block">  文庙,亦称孔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span style="font-size:18px;">庙学合一,既祭奠孔子,又施教育人,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文庙已经远远超出了纪念性建筑的含义,而成为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柳</span>州文庙始建于唐贞观初年。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柳宗元重修柳州文庙,并撰写了《柳州文宣王新修庙碑》。唐以后,柳州文庙几经废兴,1928年,文庙毁于全城大火,主体建筑被付之一炬。2009年,柳州政府于柳江南岸登台山西麓,重修柳州文庙。重建的柳州文庙,涅槃重生,依山临水,背靠东南方的登台山,由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明伦堂等主体建筑组成,建筑以宋代风格为主,结合岭南地方样式。若登高远眺,柳州的文气顿会金灿跃然,成为引人欲信步于其中的胜境,是“百里柳江”景观带上重要的文化标志性建筑,是国内2000多座文庙中的经典之作。</p><p class="ql-block"> 文庙的存在,体现了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地位。</p> <p class="ql-block">  大成门前的杏坛内,铸有一尊孔圣人雕像,杏坛相传是孔子讲学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杏坛,平面正方形8.76×8.76米,高9.43米,四面通达,钢混金柱,重檐青瓦,头檐圆形、二层檐方形,四面悬山,屋盖十字结脊,檐下悬挂“杏坛”蓝底金字匾额,坛基五级,四面上下,汉白玉石雕,云头栏杆,杏坛雕梁画栋,精美华丽,以四面观看形态一致,具有独特的建筑艺术特点。</p> <p class="ql-block">  由于我们来的时间较早,文庙刚刚开门迎客,这里仅有几位游客。</p><p class="ql-block"> 走入大成门一侧的长廊,被墙上的宣传栏文字吸引。</p> <p class="ql-block">  2023年9月9日,习总书记在给全国优秀教师代表的致信中,首次明确提出了“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号召,并深刻阐释了教育家精神的内涵即:“<b style="color:rgb(1, 1, 1);">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的道德情操,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b>”,这一精神的提出,不仅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也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教师队伍的深切关怀。</p> <p class="ql-block">  柳州历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柳宗元、谢三聘、高天骥等等,他们具备高尚的品德,坚持“厚德载物,勤勉创新,乐教善育,追求卓越”的核心理念,勤勉不懈地追求知识创新,乐于并善于教书育人,不断追求卓越的教育品质,为柳州乃至更广泛地区培养优秀人才,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  大成殿前三级台阶中央的三块精美龙壁浮雕,是釆用四川特级汉白玉制做而成,每一块龙壁浮雕都采用高浮雕工艺,所以每条龙都雕刻得非常的立体、生动。</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文庙,我和成艺姐向东前行走入蟠龙公园。公园内种植的三角梅美艳绽放,其中白色三角梅花卉还是比较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  蟠龙山位于柳江东岸,其山横列三峰,临江耸立,形如蟠龙,公园由此得名。蟠龙山主峰海拔197米,山势险要,隽秀。</p> <p class="ql-block">  柳州蟠龙山上的两座塔分别名为‌文光塔‌和‌蟠龙塔‌,合称为“蟠龙双塔”。这两座塔是柳州著名的地标性建筑,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独特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 文光塔始建于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原为六角砖塔,后毁于20世纪30年代,于1993年重建。塔高20.13米,底径六米,七层六角,风格古朴凝重,兼具清代砖塔特色和地方文化风韵。</p><p class="ql-block">‌ 蟠龙塔建于1994年,位于蟠龙山的临江枝峰顶上,与文光塔遥相呼应。塔形壮实厚重,与文光塔形成鲜明对比,双塔风格各异,互为对景。</p><p class="ql-block"> 蟠龙双塔不仅是柳州的城市名片,也是柳州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它们矗立在蟠龙山上俯瞰柳江,见证着柳州从工业城市到现代化都市的蜕变。</p> <p class="ql-block">  顺柳江继续前行,不多时走到了螺蛳街窑埠古镇。</p> <p class="ql-block">  柳州又名龙城,古为潭中县治所。据《马平县志》 记载:潭中县位于马平县城外东南驾鹤山间(今窑埠古镇附近)。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柳州于此始建潭中县,为广西四大历史文化名城(南宁、柳州、梧州、桂林)之一。</p><p class="ql-block"> 如玉带般环绕龙城而过的柳州东南岸,蟠龙山脚下的窑埠古镇,其前身为柳东乡窑埠村,是柳州最古老的村落之一。早在西汉元鼎六年柳州建成之初,此地住户以烧窑为业,柳江上下游过往船只常在此停泊,装卸砖瓦而形成埠(码)头,故得名窑埠。</p> <p class="ql-block">  窑埠古镇再现窑埠古村落和古码头的古朴风貌,是一个集城市休闲、高端餐饮、文化娱乐、旅游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性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  具有特色的窑埠古镇景观。</p> <p class="ql-block">  在窑埠古镇江边游玩转上公路,我们去往柳州工业博物馆参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