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日常生活中,不论是运动、工作还是从事其他职业,扭伤、脱臼、骨折等意外都是难以避免的。当人体受到创伤后,由于机体受损,免疫系统开始工作,受伤的组织在修复过程中,有大量的白细胞和组织细胞参与,从而引起肢体的肿胀。针对骨科创伤及术后下肢肿胀患者,我们应当遵循“大米原则”,这可不是我们平常吃的大米饭!</p><p class="ql-block">RICE说的是:休息(Rest)冷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p> <p class="ql-block"> 冰敷作为“大米原则”的核心措施,想必大家并不陌生,是的,无论是运动扭伤,还是专业锻炼后,人们都会使用冰块或冰袋放在身体表面,来缓解疼痛和减轻症状。</p><p class="ql-block"> 但是好多人对此存在误区:冰敷嘛,不就是拿个冰块放在皮肤上就完事儿了吗?然而你可能不知道,冰敷作为“冷疗”的一种,有非常多的注意事项。错误的冰敷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反而可能会加重病情,甚至引起更严重的后果。</p> <p class="ql-block">一、冰敷有什么作用</p> <p class="ql-block">1. 止痛减缓神经传导速度,使疼痛的耐受力提高而局部止痛。</p><p class="ql-block">2. 消肿降低血管通透性,减少了局部渗出物,使肿胀症状减轻。</p><p class="ql-block">3. 消炎局部降温可抑制局部机体自身代谢水平,减轻炎性反应。</p><p class="ql-block">4. 止血冰冷刺激导致局部毛细血管收缩,抑制血液循环,减少伤后出血,加大患肢渗血需更换敷料的间隔时间。 我</p> <p class="ql-block">二、冰敷在骨科康复中的应用</p> <p class="ql-block"> 1. 闭合型软组织损伤 </p><p class="ql-block">2. 骨折术后 </p><p class="ql-block">3. 髋关节置换术后 </p><p class="ql-block">4. 膝关节置换术后</p> <p class="ql-block">三、如何正确冰敷</p> <p class="ql-block">冰敷材料选择</p><p class="ql-block">①冰水混合物(将冰块和水以1:1比例混合放入专用冰袋里,容量达2/3满排尽空气后敷于患处)。②冰袋(放入冰箱可重复使用)。</p><p class="ql-block"> 冰敷位置</p><p class="ql-block">红肿热痛部位的皮肤表面或术区敷料上方。冰敷过程中可以缓慢移动冰袋,以确保全方位冰敷。</p><p class="ql-block"> 冰敷持续时间和频率</p><p class="ql-block">通常20-30分钟,每日3-4次,最长时间不超过72h。每次时间不要长也不要短,因为这个时间刚好将温度传导到组织位置,过长时间的冰敷会导致血管反射性扩张,起到反作用。</p> <p class="ql-block">四、冰敷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p> <p class="ql-block"> 防冻伤及神经损伤</p><p class="ql-block">①每次冰敷时间限制在30分钟以内,两次间隔时间>2h。②用薄毛巾包裹冰袋敷于患处,避免冰袋直接接触皮肤。③冰敷后行皮肤检查及感觉活动评估。</p><p class="ql-block">注意贴服性要让冰袋充分与炎症组织很好的贴合,这样冰敷的效果才能直达患处。可将冰袋用辅带包裹缠绕。如用冰水混合物法,可将冰袋扎紧摊开后呈平坦状。</p><p class="ql-block">防止污染伤口使用时应注意防止凝结水滴渗入伤口敷料。</p> <p class="ql-block">五、冰敷禁忌症</p> <p class="ql-block"> 1.血液循环障碍对于全身微循环障碍、休克、周围血管病变、动脉硬化、糖尿病、神经病变和水肿等情况,不宜使用冷敷。因为冷敷会进一步使血管收缩,加重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而变性坏死。</p><p class="ql-block"> 2.大面积组织受损对于大范围组织损伤,冷敷可能会增加组织损伤,影响伤口愈合,应禁止用冷敷。</p><p class="ql-block"> 3.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冷敷会使局部血流减少,妨碍炎症的吸收,加重病情。</p><p class="ql-block"> 4.组织损伤或破裂、开放性伤口冷敷可能降低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损伤,影响伤口愈合。</p><p class="ql-block">5.对冷过敏者使用冷敷可能会出现红斑、荨麻疹、关节疼痛、肌肉痉挛等过敏症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