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造实干作风 筑牢市监防线——以正确政绩观引领基层治理新实践

微信用户

<h3> 市场监管工作连着千家万户的&quot;米袋子&quot;&quot;菜篮子&quot;,系着亿万经营主体的&quot;生命线&quot;。在深化&quot;放管服&quot;改革的新征程中,市场监督管理系统当以刀刃向内的勇气破除形式主义积弊,以制度创新推动正确政绩观落地生根,让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在优化营商环境、守护民生安全的主战场展现新作为。<br> 一、校准政绩坐标,构建服务为本的考核体系<br> 食品安全&quot;两个责任&quot;落实成效,不应以台账厚度衡量,而要看隐患消除率;特种设备监管质效,不能仅统计检查频次,更要考核风险化解度。当建立&quot;企业感受度+群众满意度&quot;双维评价机制,将市场主体开办便利度、消费投诉处置满意率等23项民生指标纳入考核,让&quot;金杯银杯不如百姓口碑&quot;成为工作导向。如某地推行的&quot;你点我检&quot;食品安全监管模式,通过大数据分析群众关切,使监督抽检精准度提升40%,真正把政绩写在守护民生安全的第一线。<br> 二、重塑制度流程,打造智慧监管新范式<br> 针对基层反映强烈的多头检查、重复填报等问题,可构建&quot;三单合一&quot;智慧监管平台:将日常巡查清单、专项检查目录、企业自查报告整合为&quot;一张表&quot;,通过AI智能抓取自动生成监管档案。某省试点&quot;扫码监管&quot;系统后,基层现场检查时间压缩60%,企业迎检频次下降45%,实现&quot;一次检查、全面体检&quot;。同时建立&quot;白名单&quot;激励机制,对连续三年信用良好的企业实行&quot;非接触式监管&quot;,让基层力量向高风险领域精准聚焦。<br> 三、厚植实干文化,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br> 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中推行&quot;揭榜挂帅&quot;机制,鼓励基层创新&quot;证照联办&quot;&quot;一业一证&quot;等改革举措。建立容错纠错正面清单,对因先行先试出现的程序性瑕疵实行尽职免责。如长三角某市市场监管部门创设的&quot;风险预警+柔性执法&quot;模式,通过2800余次行政指导替代行政处罚,既守住安全底线,又彰显执法温度。更应建立&quot;基层点题、机关答题&quot;的逆向考评机制,将机关处室30%的考核权重交由基层评价,倒逼形式主义问题源头治理 。<br>  市场监管工作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唯有破除&quot;指尖上的形式主义&quot;,杜绝&quot;表格里的虚假政绩&quot;,才能让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中解脱出来,把更多精力投入到&quot;双随机、一公开&quot;监管创新中,在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大潮中书写市场监管人的时代答卷。当每一份监管记录都浸透实干汗水,每项改革举措都承载为民初心,我们定能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新时代市场监管答卷。<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