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之语——整桩待发〈系列三〉

江天暮雨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图文编辑:贺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枯桩”对节树原始图</span></p> <p class="ql-block">生命的顽强:奇特与肌理之美</p><p class="ql-block"> 在丛林的一侧,一棵部分枯萎腐烂的对节树以其奇特的外形展现眼前。它的树干上布满了裂纹与孔洞,部分树皮已经脱落,露出了内部的木质部。这棵对节树的枯萎与腐烂是植物生命周期中可能发生的一部分(无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但它依然顽强地生存着,展现着生命的坚韧与不屈。</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修剪掉凌乱的枝条</span></p> <p class="ql-block">  奇特类型盆景讲究:“奇丑不陋、瘦皱漏透”,指的是奇特富有个性不同于常规而不是真的丑陋;这棵“枯桩”对节树的整体比例显得很“瘦”,枝干腐烂处奇特的肌理效果体现“皱”,“漏”是腐烂脱落的孔洞形成了一种空间感,“透”是一切元素合起来勾勒出了一种动态的轮廓,整体显得玲珑剔透。这棵树整体左长右短、左疏右密、左低右高,展现出了明显高低错落的向左伸展的大动态,因此制作方案明确,左侧枝条留长留白为“向弛”,右侧相对留短、密集为“背张”,以体现动态的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初步修剪后发现左侧小树上部分枝条过于竖直,缺乏动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使用拉锯与顶干配合来改变枝干的线条走向,形成折线增加动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对锯口处进行上药包扎处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对右侧大树顶部靠下的枝条进行拉锯处理,使其向下弯曲,动势融入到向势方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不同角度进行观察,看制作方案是否已达想要表现的效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  发现右侧背枝处中间的一个往右生长的枝条过长,造成了“夺势”的感受,需要剪短统一向势的动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枯桩”对节树完成效果图</span></p> <p class="ql-block">  肌理效果是指形象表面的纹理,由不同材料表面的组织,排列组成粗糙、软硬等不同质感,会加强视觉上的质感,给人一种上手触摸的感觉。这棵“枯桩”对节树的枯萎腐烂处的肌理美丰富了画面元素,增强了对节树饱经沧桑的质感及艺术效果,让观赏者身临其境,仿佛现场触摸感受到对节树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这棵“枯桩”对节树的存在体现了一种“生与死”的辩证统一。它的枯萎与腐烂是生命的一部分,而它<span style="font-size:18px;">“千磨万击还坚劲”的</span>顽强抗争精神则是对生命的最高礼赞。这种情感表达不仅是对自然美的再现,更是对生命坚毅之美的深刻诠释。</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枯桩”对节树设计效果图</span></p> <p class="ql-block">  在未来的学习与制作中,我将继续探索自然与艺术的交融,用科学的严谨与艺术的感性,感受更多自然之美与生命之真。</p> <p class="ql-block">  以上的树桩造型有多种不同的方案可以执行,目前展现的只是其中一种效果,盆景制作周期很长,随着知识的积累与情感的丰富,未来制作中会不断地变化完善。</p><p class="ql-block"> 本文为一个初学者对盆景造型的感悟,不足之处,敬请各位前辈、大佬、学者批评指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