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演讲吧】第一期:我心中的红旗渠

微笑边缘

<p class="ql-block">演讲一分钟,世界大不同。林州市第二实验小学【快乐演讲吧】第一期“我心中的红旗渠”。</p><p class="ql-block">演讲教师:</p><p class="ql-block">申 楠</p><p class="ql-block">演讲学生:</p><p class="ql-block">一一班:董佳畅</p><p class="ql-block">二一班:牛靖然</p><p class="ql-block">三一班:王俣寒</p><p class="ql-block">四一班:张益搏</p><p class="ql-block">五一班:邓岚潇</p><p class="ql-block">六一班:张馨戈</p> <p class="ql-block">一渠清水,一座丰碑</p><p class="ql-block">六(5)班教师:申楠</p><p class="ql-block">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十年九旱,百姓饱受缺水之苦。为了生存,为了子孙后代的未来,30万林县人民毅然决然地站了出来。他们没有先进的工具,没有充足的物资,有的只是双手、铁锤和钢钎。他们用血肉之躯,在太行山的悬崖峭壁上,一寸一寸地开凿出一条“生命之渠”。</p><p class="ql-block">这一凿,就是十年。十年间,无数人顶着寒风酷暑,用生命连接起一条1500多公里的“人工天河”。他们中的很多人,甚至连一口干净的水都没能喝上,却为后人留下了永不干涸的希望。</p><p class="ql-block">今天,红旗渠依然静静流淌,但它不仅仅是一条水渠,更是一座精神的丰碑。当我们回望这段历史,依然能感受到那份震撼与感动。因为它不仅仅属于过去,更属于现在和未来——它提醒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只要心中有光,脚下有路,再高的山也能翻越,再深的谷也能填平。</p> <p class="ql-block">争做好少年</p><p class="ql-block">一(1)班董佳畅</p><p class="ql-block">巍巍太行山下,有一条红色的玉带缠绕其间,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让每一个身临其境的人都叹为观止,它就是“人工天河”红旗渠。</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们:作为红旗渠少年,我们是党的孩子,是渠的下一代,我们要好好学习,传承红旗渠精神,争做新时代好少年!</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镌刻在太行山上的精神丰碑</p><p class="ql-block">二(1)班 牛靖然</p><p class="ql-block">在我六岁那年,第一次看到了红旗渠,看着那条淡蓝色的丝带缓缓流淌,我情不自禁地问妈妈:“我们林县人为什么修这条渠啊?”妈妈深情地望着渠水,轻轻地回答:“这渠,可是咱老百姓的命根子啊!”当时我还小,听不懂妈妈的意思,但是我记住了这句话。长大后,妈妈再次带我去参观红旗渠,站在红旗渠岸边,我感到红旗渠不仅仅是一条水利工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体现了林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在新时代,红旗渠精神依然熠熠生辉,激励着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勇往直前,永不放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精神代代传</p><p class="ql-block">三(1)班 王俣寒</p><p class="ql-block">听长辈们讲,在很久很久以前,咱们脚下这片土地,是个极度缺水的地方。庄稼常常因为没水干渴而死,乡亲们要走很远很远的路,才能找到那一点点珍贵的水。洗衣、做饭、喂牲口,每一滴水都得省着用,生活别提多艰难了。可是,咱林县的先辈们不甘心被缺水困住,他们怀揣着一个伟大的梦想——引漳入林,让清澈的水流进咱们的家园!</p><p class="ql-block">同学们,让我们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传承红旗渠精神,努力学习,锻炼本领。将来,不管走到哪里,都带着红旗渠儿女的骄傲,为家乡争光,为祖国添彩!</p> <p class="ql-block">弘扬红旗渠精神做有志好少年</p><p class="ql-block">四(1)班 张益搏</p><p class="ql-block">不能忘记,在50多年前,英雄的林县人民,凭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靠着一锤一钎一双手,硬是苦战十年,劈开巍巍太行山,引进涓涓漳河水,建造了一条人工天河红旗渠,终使昔日的荒山变成了今日的粮仓。在资金短缺、自然条件恶劣、施工条件差的情况下,红旗渠的建造者们,不计较个人得失、乐于奉献、不畏艰险,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可以载入史册的光辉业绩。难而不惧、富而不惑、自强不息、奋斗不息,让我们学习并弘扬红旗精神,做党的优秀好儿女。</p> <p class="ql-block">以书筑梦 少年强国</p><p class="ql-block"> 五(1)班 邓岚潇</p><p class="ql-block">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留下了诸多关于读书与家国责任的至理名言,它们如璀璨星辰,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也激励着我们不断奋进,去追寻那伟大的梦想,铸就祖国的辉煌。</p><p class="ql-block">读书,从来不是浮于表面的浅尝辄止,而是要沉浸其中,与书中的智慧深度交融,如此,方能真正领悟其中的奥秘。 然而,我们读书,绝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成长与涵养,更是为了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铸就国家的繁荣昌盛。</p><p class="ql-block">正如梁启超先生在《少年中国说》里所呐喊的那般:“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谨记先辈们的教诲,去践行“少年强则国强”的誓言,去铸就那少年强国的伟大梦想!</p> <p class="ql-block">红旗渠精神代代传</p><p class="ql-block">六(1)班 张馨戈</p><p class="ql-block">“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誓把河山重安排!”伴随着铿锵的旋律,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上世纪60年代,河南林县人民在悬崖峭壁上建成举世闻名“人工天河”的场景。当时的林县人民凭借着自己的双手,用10年的时间,削平了1250座山头,架设151座渡槽,开凿211个隧道,修建各种建筑物12408座,挖砌土石达2225万立方米,让我们高举红旗渠精神的旗帜,争做一名新时代好少年。</p> <p class="ql-block">一分钟演讲,让你在世界面前不卑不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