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建平游昭化

zhanglaoma

<p class="ql-block"> 制作者:赵德刚</p> <p class="ql-block">近日拜读建平战友:幸游巴蜀第一县一文,仿佛是跟着他去四川广元昭化走了一趟。73年从良乡乘铁闷罐车去昆明时路经广元站,如今五十多年过去了,感慨万千。</p> <p class="ql-block">这个历史悠久的地方,融合了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独特的自然景观。韶化的古老街道和建筑展现了浓厚的历史气息,让我仿佛穿越回到了古代,感受到了古人生活的痕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韶化的古县城有着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里的传统建筑,古老的城墙,以及保存完好的古街道,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走在这些街道上,可以看到许多富有历史意义的遗址,这些都让我对中国古代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次,韶化周边的自然风光也令人陶醉。这里的山川秀丽,四季分明,空气清新。无论是登高远望,还是沿着小道漫步,都能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次旅行中,我还体验到了当地人民的热情好客。无论是在古街道上的小商店,还是在当地的餐馆,店主们的热情和友善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人情味。当地的美食也令人垂涎欲滴,尤其是川菜的麻辣味道,让我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游览韶化不仅让我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也让我体验到了自然的美丽和人情的温暖。这次旅行让我对四川的古老文化和自然景观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收获了不少宝贵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我对文章中一些数字特别感兴趣,现列举如下:昭化古县城是巴蜀第一县,城内有一面照壁:有刻着:天下第一太极的牌坊,巴蜀第一宰相的匾额,古代一人一间的考棚,是莘莘学子跃龙门的所在,昭化素有蜀国第二都的称呼。其三面临水,有三国遗址,鲍三娘,古城有三道城门。</p> <p class="ql-block">考棚能容纳三百余名考生,有三进四院的大型民居,四面环山,城内有四条大街,文庙有四大贤者,还有乐楼四方的古朴院子。开宝五年,宋太祖颁旨将葭萌更名为昭化。街中五条小巷(两纵三横)还有水淹七军的故事,城内有八卦井三十余米深,口径五十七公分。</p> <p class="ql-block">君臣园内陈列三国时十一位蜀汉君臣雕塑。古代科举考试时间为十几个小时,文庙有十二哲人。</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嘉庆二十二年丁宝桢祖父丁必荣任昭化县令,光绪二年(1876年)丁宝桢由 山东巡抚升任四川总督。入川上任之际,丁宝桢取道昭化县。</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公元211年刘备、诸葛亮在此修建水军训练基地。辜家大院至今有400多年历史,东西绵延的汉城墙遗址1500多米,比古罗马大道尚早1100多年。</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光绪二年动工(1876)二月动工修整都江堰,修渠70余里,砌堤1.2万余丈,修复人字堤130余丈,分水鱼嘴三处,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无忧之地。</p> <p class="ql-block">谢谢建平战友!您辛苦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