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万印楼位于潍坊老城区芙蓉街77号,它是中国收藏大家陈介祺先生的故居,是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历史由来</b></p> <p class="ql-block"> 万印楼是陈介祺于清道光三十年创立的,因为它珍藏过万余件文物珍品,故称万印楼。一九九三年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 万印楼建筑群具有典型的清代潍坊建筑特点,并有清代宫廷建筑风格。这里的东楼,就是闻名海内外的万印楼,东楼二层十间,陈列介绍收藏情况,学术成果,西间大厅各三间,大厅陈列仿古品,收藏编钟11件,取整数名斋号“十钟山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陈介祺简介</b></p> <p class="ql-block"> 陈介祺(1813-1884),字寿卿,号簠斋、海滨病叟、齐东陶父,别署十钟山房、万印楼。今山东潍坊潍城区人,清代著名金石学家。道光二十五年(1845)登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咸丰间致仕归里。在以后的三十年中,专心致于金石学收藏和研究,成为一代金石大师。</p> <p class="ql-block"> 陈介祺锐志金石,未及弱冠已开始收藏古玺印。在他数百件的商周青铜彝器藏品中,最夺人眼球的重器就是毛公鼎,铭文多达四百九十七字,世所罕俦,也是西周晚期金文书法高度成熟的典范之作。他以孜孜不倦的精神,进行金石考释和研究,写下了五十多种著作,文物界权威称:他的论调与批评,不但高出当时同辈一等,简直可以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金石书林”别具一格,质朴凝重,丰富了我国的书法艺术。他以毕生的努力,为我国的金石学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赢得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敬仰。</p> <p class="ql-block"> 陈介祺晚年被“海内学者奉为山斗,咸谓灵光岿然。”学术界名流对他的金石著作无不翘首以盼,每每敦促,然而其既好胜又不愿迁就,力求完备的性格,面对浩繁和不断扩充的藏品,竭其毕生心力,但最终许多专著仍未定稿。包括煌煌巨制《十钟山房印举》也非定本,原拟编入的巨玺、封泥、斗检封等类目均阙如。除痴迷古玺印外,陈介祺对当时尚未引起学界注意的战国陶文,稽证考释,首开收藏、研究之先河,并经他倡导,带动了一批金石家积极参与。他与吴式芬合辑的《封泥考略》,也是第一部系统著录、考释古代封泥的专著。陈介祺集古器物收藏、鉴赏、考释、传拓于一身,矢志不渝,他不愧为晚清金石家中最杰出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精品收藏</b></p> <p class="ql-block"> 陈介祺的金石收藏品类繁多,数量惊人,且多精品。凡带有古文字与图像的商周秦汉器物都是他涉猎的目标,包括青铜器、玺印、陶文、封泥、铜镜、瓦当、诏量、泉币、画像砖等,尤以战国至两汉官私印为大宗,数量多达七千六百余钮,辟“万印楼”蓄之,达到了古玺印个人收藏之顶峰,其中被文鼎、龚自珍所珍秘的“緁伃妾娋”玉印,也归其所有。光绪九年(1883),经过十多年漫长的钤拓、编次,陈介祺将收集到的何昆玉、潘有为、叶志诜诸家旧藏,并荟萃李璋煜、吴式芬、鲍康、李佐贤、吴云、吴大澂等藏家的古印,加以自己藏品,共一万零二百八十四方,以古玺、官印、玉印、套印、两面印、吉语印、图案印等分类,汇辑成《十钟山房印举》一百九十四册本。集印之丰,册数之多,成为印谱史上不可有二的巅峰巨作。</p> <p class="ql-block"> 万印楼藏印之丰赡,除了陈介祺淹贯精博,识见超凡,又具备雄厚的财力外,也与他广交金石益友,关注古印出土与藏弆的信息,锐力搜集有关。陈介祺所居山东为先秦齐鲁故都及诸侯国遗邑,自清代中期以后文物出土日夥。陈氏下有高文瀚、马庆灏等“专足”为其搜罗玺印,足迹甚至远至关中、大梁及川蜀等地,得尽天时地利。陈介祺好古成癖,且独具识见,重在研究,称:“古器出世即有终毁之期,不可不早传其文字”。针对古玺印,他又称:“今人有畏印谱损古印而不印者,有摹石印作谱者,余谓皆非也。古人文字,不可不公海内大雅之学。”陈介祺将各种古器物椎拓的经验、秘诀无私地传授给门下拓工。万印楼中,焚膏继晷,古器、古印随得随拓,随拓随释。陈介祺又将这些精妙的拓本和多有创见的考释文字,寄赠给同抱传古之志的吴云、潘祖荫、王懿荣、吴大澂等金石好友,奇赏疑析,令同道心折。</p> <p class="ql-block">2024年11月9日,陈介祺金石博物馆正式开馆。博物馆坐落在潍城区十笏园文化街区胡家牌坊街1号,是海内外首座以陈介祺金石研究为主题的博物馆,场馆建筑样式为四合院,面积2000平方米,设置了常设展厅、临时展厅、篆刻体验教室、传拓体验教室、文创商店等。</p> <p class="ql-block">常设展厅分为七部分,分别是金石重地、山左潍邑;世殊时艰、托身金石;藏古之富、近代之冠;眼明如炬、辨伪独精;高怀远识、笃志传古;崇古尚理、探赜灵明;金石之都、人文潍坊。场馆承载着金石文化的厚文之“道”与精工之“技”,充分挖掘、活化利用馆藏陈介祺相关文物资源,是全面推进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鲜活实践</p> <p class="ql-block"> 如今,万印楼已成为潍坊市博物馆的重要组成部分,继续发挥着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它见证了民间力量在文化保护中的重要作用,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思考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范例。在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让更多像万印楼这样的文化瑰宝焕发新的生机,是我们需要继续探索的课题。</p> <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和资料来自网络,在此表示感谢!文中不当之处,敬请谅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