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阎聚福</p> <p class="ql-block"> 近曰,老同学曹彦芳对我聊起了她们的业余舞蹈队的日常训练、创作编排、服装财务管理等,并邀请我观看她们这周一的训练课。</p> <p class="ql-block"> 三月十曰,我走进了她们用于日常活动的太原双塔二社区大会议室。可能是因我的到来,她们特意选择了曾获奖或参与过正式演出的十几个舞蹈表演给我看。</p><p class="ql-block"> 舒缓,激昂,欢快的舞蹈都流淌在一曲曲优美的音乐中,这自然是她们十二年来曾无数次演绎的一幕幕。然而,一个多小时过去,20位平均年龄63岁的姐妹们,仍伴随着音乐,全神贯注地舞着。一招一式,一扭一转,柔快畅美,手在说话,目在传情,炉火纯青,得心应手。随着一首首乐曲的停止,她们的舞姿也戛然凝固成一个又一个不同的造型,增添了几分图案般的静态群塑美,都给人留下隽永的回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股什么力量,使她们每个舞段仍能表现出轻盈的舞姿,强韧的耐久力,仍能如此的配合默契,如此的淘醉其中呢?</p><p class="ql-block"> 是爱,是对舞蹈的激情,是持之以恒的坚持,是团队自2013年算起,在大家的共同呵护下的凝聚力,是花甲之后,远未逝去的美丽!</p> <p class="ql-block"> 我想象着她们如果穿上演出服装,正式上台表演时的那份投入,与她们那舞姿美、情绪特征美和所特有的内在美,一定会完美地融合在优美的音乐之中。</p><p class="ql-block"> 于是,我忙不迭地用手机拍照,无奈水平有限,效果与她们曾留下来的演出图片相差甚远。</p> <p class="ql-block"> 之后,曹彦芳发来她们参加太原市第二届服装城杯广场舞大赛、迎泽区郝庄服装城商业街第三、四届文化艺术节、2024年度广场舞大赛中获奖的《一带一路》、《拉手手亲口口》、《黑土地》等舞蹈作品视频。和《草原请你来》舞蹈录像。视频开场的气势给了我细品的渴望,不懂舞蹈艺术的我,对她们获奖作品自然充满了好奇。由此,一次次的观看,一点点的琢磨,一遍遍地享受。</p><p class="ql-block"> 进而,由视频画面演化成文字,再由文字转化成情节,再由情节撼动我的情思。可以说,我也到她们舞蹈作品中走了一遭,感受了一回,芳华舞蹈队透着诗意般美感,溢着无穷柔美的魅力,难怪连续四届都收获了美誉。被主办方称为:最受欢迎的舞蹈队。</p> <p class="ql-block"> 怎一个“美”字了得?</p><p class="ql-block"> 视频《一带一路》舞蹈,在热烈欢快的音乐声中启幕。</p><p class="ql-block"> 透过舞台斑斓的红、黄色灯光,舞台正中红色的第三届迎泽区郝庄服装城商业街文化艺术节大屏幕下,音乐遂起,只见她们16人身穿红色连衣长裙,各个轻盈潇洒,分成四组队型,从舞台两侧碎步舞动向台心从容而来,全身稍为摆动,犹如春风徐来,四个横排队列,又向左右自转,突然抖散,一臂至上方斜垂,另臂平伸,两臂交替着,接着又跳起蹲下,转动双臂与裙摆由上而下,犹如火龙放焰般地大地舞动。踏碎步退至台侧。四组交错舞过,上身后仰,一臂向前探出,另臂向后提裙,好像“云花”欢蹦跳跃,表现了舞者欢庆文化节和对幸福生活的热爱情景。再经两侧转换,走成对称四排。一会儿双臂高举,脚跟踮起,四组舞者面部相对,身体旋转,挥舞成圈,和谐的肩、臂、手舞姿,既充分发挥了她们柔美特点,又形成了欢腾热烈的高潮。</p><p class="ql-block"> 倏地转至台中央,刹那间又形成一个昂首展望“一带一路”蓝图,又好像太阳冉冉升起,祖国兴盛图案般的一组谢幕造型情景,灯光随之暗下。真是千姿百态,丰富多彩,优美抒情,尽心畅舞,令人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听曹彦芳介绍,这个舞蹈之所以成功,主要是编导太钢老年大学的常岫玉老师,从传统的舞蹈动律中,融进了许多适合时代美感的因素,产生的火热情结,非常符合这届文化节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 舞蹈《拉手手.亲口口》,也是由太钢老年大学常岫玉老师编导,它的创作演出,成为了太原市那届广场舞大赛中一朵娇艳夺目的奇葩。</p><p class="ql-block"> 16名女子以抒情舒缓,柔情舞姿幕启,她们身着陕北乡土风味的红袄,红裤、红鞋,双手持红手帕微抖,煞是好看。边唱边跳,全身都有一股浓郁的陕北韵味。仿佛是漫步于黄土坡中,对陕北这片土地充满着真挚的情爱。</p><p class="ql-block"> 先是双人出场, 晃身摇臂又掩面,上身微向前俯舞动,如倾吐着肺腑情话,以此喻出舞蹈主题。随即众舞者不禁顾景生情,手帕转动,甩臂扭着“秧歌步”往台心集中,又像是悦耳动听状,召唤了心中美好爱情期盼。</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手臂的优美流畅的曲线造型中蕴育着温柔幸福的优美动势,还是随着舞步节拍的开展,身体徐缓的手臂一屈一伸,舞者表达出的内在情感与舞蹈的动律结合都达到了自然和谐。</p><p class="ql-block"> 特别令我感叹的是:在舞动中横溢出来的这首歌的感情,仿佛波及到每个舞者的身心,红手帕经面前遮面而过又一转身,如“浮云掩月”。哪个少男不善钟情,哪个少女不善怀春!将红手帕甩出了青春少女的羞涩,激起了爱的阵阵波涛,秧步向台前转体向后,含情脉脉,流露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爱情的憧憬,幸福的追求。</p> <p class="ql-block"> 因此,整个舞蹈的节奏,舞中每个人婷婷身影及舞步、甩头、抖动双帕,乐曲的欢悦,激起她们频频回顾的多情眼神,将整个舞蹈的情绪特征,是那么地渲染出了该舞蹈所特有的内在之美。</p><p class="ql-block"> 怪不得这个舞蹈在比赛当天就进入了当天的第二名。队员们在称赞的同时也对最后的结果感到惋惜。听着她们一个个对《拉手手.亲口口》舞蹈娓娓道来,注满了深情。12年的舞蹈学习,也学会了如何看待生活,人啊,在任何挫折中都要保持一种豁达的胸襟,乐观的情怀,永远生活在充实和希望之中。</p> <p class="ql-block"> 由此看出,无论是在舞蹈竞赛中,还是日常学习训练过程中,都明明白白承载着她们对舞蹈的爱,也见证了她们的成长,她们的舞步紧紧地随着心境走。</p><p class="ql-block"> 12年中,她们创作和表演了二十多首集体舞蹈,其中不泛是普通人都已经十分熟悉的广场舞类,或其他团队类似的舞蹈。但通过她们重新编排,居然又新活起来了。</p> <p class="ql-block"> 这首先得益于,她们在漫长的12个春秋学习训练过程中,慢慢地找到了适合自身新颖的舞蹈语汇。</p><p class="ql-block"> 如在她们日常训练中经常使用14个舞蹈,凝聚了她们舞步轻盈活泼,舞姿舒展优美的特点。这个特点,糅合了流形的广场舞语汇成分,以便使它符合今天普通群众的喜爱和欣赏习惯。而且,从走、跳、颤、摆、扭、伸、收、甩等肢体动作和脸上的表情相辅相成中,构成了勾人心魄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其次得益于,她们善于根据不同的乐曲主题,适配相辅相成的服装、装饰、和中国结、红灯笼、沙巾、手帕、大扇小扇、双面扇等代表性道具。一把扇子可以是镜子、书本、蓝子。不同的舞动方式和扇面颜色,又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情感。</p><p class="ql-block"> 如她们创作的舞蹈《五星红旗》,舞者手舞红色沙巾,像红旗招展,沙巾翻滚。就会表现出热烈、欢愉、活泼、兴奋的心情。又如她们创作的《舒心的日子扭着过》和《中国好家风》换成了蓝色、绿色扇子,便营造出了雅致、文静、素洁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真是只要有想象,就会有表现,虚实相间,奇妙无比呀!</p> <p class="ql-block"> 再次得益于,她们不断推陈出新,融汇贯通。如她们创作的《草原请你来》舞蹈。编导,不论从舞蹈的构思,表现的形式和舞蹈语言的运用,都作了非常有益的尝试。</p><p class="ql-block"> 在运用了广场舞的舞步、形式特点的基础上,为适应塑造草原腾放的风格,编导又吸收了蒙古族舞蹈动作中骑马、跨步法等许多蒙古族舞姿。整个舞蹈动作,生动地刻画出蒙古人的慓悍、勤劳、豪爽、朴实的形象风格,又富于了女子舞蹈的形式美。从而使舞蹈格调一新,取得了风格别致,但又和谐统一,熟悉亲切的良好效果。</p> <p class="ql-block"> 《草原请你来》舞蹈,是广场舞的一朵绚丽多彩的鲜花。它为丰富广场舞开创了一条新路。</p><p class="ql-block"> 这是与队长兼编导的曹彦芳的经历分不开的。她天生就会和着韵律跳舞,自中学认识她始,就在校文艺宣传队参加各种舞蹈表演,退休后她又担任了太钢老年大学舞蹈班班长。她的特点是:技巧娴熟,舞起来轻松自如,柔若无骨,既有软度,又有力度。不但感情丰富真挚,对舞蹈艺术处理细致动人。特别是她的乐感颇强,跟着调子,就有了一招一式。且充分运用了她哪会说话的手臂和眼神。几乎每个舞姿都要反复推敲,每个动作转换都千方百计达到线条通达流畅。由此成了舞队之魂,这也是必然的。</p><p class="ql-block"> 难怪她这样的年龄,仍获得了国家体育总局授予的:全国广场舞运动教练员证书,名下各种荣誉证书不记其数。</p> <p class="ql-block"> 除此之外,我也在想,芳华舞蹈队为什么能在太原众多业余舞蹈团队中收获美誉?如曹彦芳所言,是在十二个春秋里,吉清、赵淑珍等姐妹们表现出的任劳任怨,无私的风范。她说:“舞队是我们这帮人,演绎退休生活新角色的地方。每个人虽有千般相似和万种不同,唯有在舞蹈时,激荡着年逾花甲的心,让我们舞蹈队都忆恋无穷”。</p> <p class="ql-block"> 我只是芳华舞蹈队的一个匆匆过客,单凭一次采访,了解到的只是皮毛。我不知道她们今后会如何发展,加之文笔功力浅薄,找不到如何贴切的文字诠释出她们韵味悠长的舞蹈。但我会对她们继续关注,也许,到那时,更多荣誉和赞美会围绕在她们的身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