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路上的风景

师古玉今

<p class="ql-block">美篇编号:436600561</p><p class="ql-block">昵 称:师古玉今</p><p class="ql-block">图 片:自拍十网络,谢谢原创</p> <p class="ql-block">  古城有条街叫风景路。</p><p class="ql-block"> 风景路是条老街,街道两边保留完好的古建筑灰墙斑驳,挂滿了不知名的藤蔓。近些年新修的建筑也遵循古文化保护的原则“修旧如旧”,格调、颜色、镌刻和老建筑风格相差无几,都显示着古城文化底蕴的厚重和传承。座落在老街中段的始建于西汉时期的“拜将坛”让你有穿越时空之感:韩信左手扶剑、右手托印,英姿勃发,呈统帅千军之神韵。这里也是汉高祖刘邦开启西汉一统江山宏伟大业的起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自西汉流传至今的著名小吃一一浆水面,也在街头袅袅飘香,集酸、辣、鲜、香一体的滋味刺激着古城数代人的味蕾而经久不衰。琳琅满目的各种小吃聚成了老街浓浓的烟火气。</p><p class="ql-block"> 佇立老街两边的行道树一一汉桂,都长成了两人环抱的大树,一边是金桂,一边是银桂。金秋时节,那金黄色的、银白色的、密密匝匝的花朵竞相开放,整座古城都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桂花清香。</p><p class="ql-block"> 这古朴的建筑,厚重的历史,诱人的烟火气都使风景路上的风景更加丰盈。</p> <p class="ql-block">  风景路上的风景颇多,而我最牵挂的风景则是老街上的一家旧书摊。这家旧书摊没有华美的店名,门口的牌子就叫旧书摊,据说在此已很有年头了。两间似乎有些历史的平房里,几个紫檀色的旧书架上摆滿了旧书,从历史书籍的沉甸厚度,到文学类的素笺墨痕,再到本土地理的综合知识,无一不彰显了旧书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照看书摊的老者瘦削但挺拔,须发如银,精神矍铄,时常拿一夲书自读,读到兴起还会髙声朗诵,很有一些仙风道骨。</p> <p class="ql-block">  和这旧书摊结缘于多年前。那段时间因职场的种种不如意,我几乎陷于不可自拔的境地。一天,漫无目的在老街闲逛,不知不觉走到旧书摊翻看起来,老者递给我一个小板凳让我坐下看。</p><p class="ql-block"> 不多时,门外进来一个又黑又瘦的小男孩,流着泪对老者说今天的体育考试不及格,并一再强调自己努力了。老者拿起一本书翻到某一页,让孩子读三遍,背三遍。孩子低微的童音响起来:“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孩子读着读着,一扫委靡神情,放下书大声背了起来。背完,老者轻声问:懂啦?孩子高声答:懂啦。我被这一老一小的默契交流吸引了,也被这不言而喻的教诲震撼了,久久地陷于思索中:是的,苔花虽微小却不计较表面,更注重自己的品质,相信自己的独特价值而顽强生存,也会像那高贵的牡丹一样热烈绽放。意蕴明彻而深邃,简约疏朗有哲理,这不就是人生百态的现实吗?我心中的阴霾也一扫而光,此后闲暇时间我便成了旧书摊的常客。</p> <p class="ql-block">  因工作调动离开古城后,仍时时怀念着风景路老街,怀念着风景路上的风景,更怀念那个旧书摊一一我心中的风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