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来是想去故宫的,遇到了一点意外只好改变路线了。从中山公园穿过的,再到午门然后进文化宫,参观“太庙”。</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的唐花坞,是一座始建于1915年的美丽建筑,是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杰作。建筑中间的大屋被巧妙改建成八角亭子式,屋顶上覆盖着孔雀绿色的琉璃瓦,两侧则是8间燕翅式房屋,整体造型如同飞燕展翅,优雅而独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唐花坞得名于“唐花”,这是一种古代通过人工技术使不同季节花卉在同一时间开放的技术。</p><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的“唐花坞”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花卉展,花开四季、香气四溢、满园春色,是北京人最喜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这些不同色彩的兰花,十分罕见非常漂亮!</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的社稷坛。这是一个由汉白玉砌成的三层平台,上面铺满了五色土,代表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意义。社稷坛四周建有四色琉璃墙,东蓝、南红、西白、北黑,给人一种庄严而肃穆的感觉。还有汉白玉棂星门,显得格外庄重。这里经常举行祭祀仪式,是皇帝祈求丰收和国泰民安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内的五色土是园内一处具有历史和文化意义的景点。五色土通常象征着中国古代的五行观念,即金、木、水、火、土,分别对应五种颜色:白、青、黑、赤、黄。这些颜色代表了不同的自然元素和方位,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内的“中山堂”原名社稷坛“拜殿”,始建于明朝永乐十九年,它是明清两代皇帝在社稷坛 (五色土)祭祀休息或遇风雨行礼的地方。1925年,孙中山病逝北京并于此停灵。为示纪念,1928年,国民政府将“拜殿”正式更名为“中山堂”。</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的仿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保卫和平坊</p><p class="ql-block">中山公园南门内的青石牌坊</p><p class="ql-block">保卫和平坊坐落于中山公园南门内,是一座宽17米,高10.9米,四柱三楼蓝琉璃瓦顶的青石牌坊。牌坊正中镌刻郭沫若题写的“保卫和平”四个镏金的大字,字迹遒劲凝重。碑坊原建在东单北大街北西总布胡同西口外的大街上,原名叫“克林德碑”坊。</p><p class="ql-block">1952年,为了纪念在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将“协约公理战胜纪念”坊,更名为“保卫和平”坊。</p> <p class="ql-block">保卫和平坊</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中山公园里面有一处“格言亭”,格言亭又称药言亭、药石亭,是一座西式的圆形八柱亭。始建于 1915年,亭子的8根石柱都刻有先人格言,称为格言亭。</p><p class="ql-block">本来八根柱上均有历代先贤的格言警句,如“孟子之言,孔子之言”等。可遗憾的是,建国后的某一时期,这些句子都被磨掉了。而原本八根石柱上的格言如下:</p><p class="ql-block">1.朱子之言曰:尽己之谓忠,推己之谓恕。</p><p class="ql-block">2.孟子之言曰: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子思之言曰: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p><p class="ql-block">3.子思之言曰: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p><p class="ql-block">4.阳明之言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p><p class="ql-block">5.丹书之言曰: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p><p class="ql-block">6.武穆之言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p><p class="ql-block">7.程子之言曰:主一之谓敬,无适之谓一。</p><p class="ql-block">8.孔子之言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摘自百度)</p> 中山公园的东门 <p class="ql-block">故宫的西南的角楼</p> 故宫的正门 <p class="ql-block">故宫的东南角楼</p> <p class="ql-block">走进劳动人民文化宫</p> <p class="ql-block">文化宫内有许多古建筑,如三大殿(前殿、中殿、后殿),它们沿着南北中轴线排列,气势宏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p><p class="ql-block">太庙是明清两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家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占地二百余亩,是根据中国古代“敬天法祖”的传统礼制建造的。太庙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75米,东西宽294米,共有三重围墙,由前、中、后三大殿构成三层封闭式庭院。</p><p class="ql-block">太庙,大殿耸立于整个太庙建筑群的中心,面阔十一间,进深四间,建筑面积达2240平方米;重檐庑殿顶,三重汉白玉须弥座式台基,四周围石护栏;殿内的主要梁栋外包沉香木,别的建筑构件均为名贵的金丝楠木。</p> <p class="ql-block">太庙具有600多年的历史,一踏进大殿就能感到震惊不已,很明显地闻到一股淡淡香味,这是因为支持着整个大殿的68根柱子,都是整根的金丝楠木。最高的达到13.32米,直径达到1.2米,这么高这么粗壮的柱子需要1000年左右的时间。再看看地面铺满金砖,这种砖只供皇宫大殿使用,如今一块砖能卖40万的高价!</p><p class="ql-block">“太庙”两字相传是顺治帝的御笔。这里供奉的除了溥仪之外11位皇帝。</p> <p class="ql-block">太庙建筑采用了复杂的木结构体系,斗拱、梁架等构件精巧绝伦,不仅承担着建筑的力学功能,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p><p class="ql-block">太庙建筑内外装饰华丽,雕刻、彩绘、砖雕等装饰手法运用广泛,图案多采用龙凤、云纹、花卉等传统吉祥纹样,色彩以红、黄、绿为主,富丽堂皇。</p> <p class="ql-block">太庙作为皇家祭祀场所,其空间布局和建筑设计都严格遵循古代祭祀礼仪的要求,如前殿用于举行大典,中殿供奉历代皇帝的神位,后殿则是祭祀先皇的场所。</p> 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 <p class="ql-block">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下属的专业研究机构,专注于油画艺术的研究、创作与推广。</p><p class="ql-block">经常开展油画史、理论及技法的研究。</p><p class="ql-block">并支持油画家的创作,举办展览和学术活动。通过培训、讲座等方式培养油画人才。</p><p class="ql-block">油画院致力于推动中国油画的创新与国际化,提升其在国际艺术界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的原址是20世纪70年代的乡办企业老厂房。这些老厂房在2007年被改造成为现在的油画院。</p><p class="ql-block">油画院的建筑风貌别具一格,整体呈砖红色,采用水泥造型,极具质感,整体风格极简。这种设计理念旨在营造出一种现代而富有艺术感的氛围,让访客在欣赏油画作品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建筑本身的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大厅的正中伫立着《胜利女神像》的雕像,雕像生动展现了胜利女神迎风站立的气势,尽管头部和双臂缺失,仍极具动感与力量。</p> <p class="ql-block">院内有一座白色的尖顶教堂</p> <p class="ql-block">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很值得一看地方。这里不但有大师们的复制品,还有一些大师们的真迹,可谓是名家荟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