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岭庙上去踏春

紫氣東來

<p class="ql-block"> 所有熟悉我的人怎么也不会相信我的心血管也会出问题,因为都知道我经常跑步而且还跑全马,身体蹦棒!年前年后两次手术大病初愈,再也不敢与往常那样晨跑了。心里那种憋屈,一般人想象不来,总筹思着什么时候再去跑步。周日早上,商山行者微信相约郊游踏春,也算对身体恢复的一次尝试吧,欣然应允。</p> <p class="ql-block"> 同行的七八号人基本都是圈子小有名气的文化人。有驴群大伽侯老师、地方志专家李主任、报社副刊吕主编,还有我初中老师揽月客,当然商山行者的大名商州乡野周边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初步计划到三十里铺石佛寺及周边一游,正好也是我探究寺院石碑历史的已久想法。分乘三辆车沿南姚路入流峪,近二十分钟车程就到了屹崂村的石佛寺禅院门口大场,这里也是我的母校原三十里铺乡初中旧址。</p> <p class="ql-block">  站在禅院外的大场上,好似回到了青葱岁月的初中学生时代,老师刚劲有力的哨声,同学们队列跑步的情形在眼前浮现。禅院大门紧锁无法入内,大伙绕过墙角来到即将倒蹋原学校的大门处,土门楼依然坚强地竖在原来的位置,只是以前的大木门被土坯和一扇锈迹斑斑木门所取代,但不乏曾经的沧桑,不由得让人回忆过往,仿佛又看到了当年那个背着黄书包的少年放学从校园里出来了,迈向自己的人生赶考之路。可惜时光不能倒流,十五六岁的少年转眼间已年过半百步入中年了,教我数学的周老师亦马上退休了。师生二人站在石佛寺门口合影,感慨万千,没有经历的人感受不到此情此景。</p> <p class="ql-block">  遗憾没能进禅院,大家商量去十里外流岭庙踏春赏景,便驱车前往。从原三十里铺乡政府左转过桥,进流岭沟大约行三四公里左右到沟脑,汽车开始爬坡左拐右拐转了七八个几字形弯道,蜿蜒盘旋终于到山顶山垭处。这里便是流岭庙,流岭庙现存古碑三通。其中光绪三十一年重修流岭庙碑立于西侧殿内,保存完好。另二碑已残,前后款识皆不足辨,分嵌于西殿东山墙外壁。庙宇分东西殿,位路两旁。东陬三楹奉三教、菩萨、火神、娘娘尊神四位。西三楹奉土地尊神四位。据说古代丰阳县令迎送之仪均到流岭庙处至。</p> <p class="ql-block">  虽节气临近春分,但流岭上春意还迟迟未到,山峦仍是铁青的脊背,冬日的残雪刚刚融化,地面显得非常松软,踩上去软绵绵地留下了一串串脚印。站在流岭山垭北望,接近天际白雪皑皑的草链岭目之可及,近一点商州城北的金凤山气象塔清晰可见。视野回收一览众山小,群峰如跪伏的臣子,脊背贴着天际叩出深浅的褶皱,唯独流岭庙孤峙绝顶。向南望去,东西楼山就在眼前,远处连绵起伏的大山筋骨暴突,如伏案老吏青筋虬结的手背,近处皆为深涧沟壑。</p> <p class="ql-block">  从流岭庙顺流岭山脊向西不到三公里就是香火甚旺的张爷庙。张爷庙我去过好多次,但未从这里上过,对大伙来说也是全新的处女路,都是第一回走,纷纷跃跃欲试。从防火道沙石路盘腰向上攀登,不太费劲,像我这病者也没多大难度。站高处腑视下边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仿佛一条缠绕在山间的飘带,上下波动,引人入胜。大家在拍摄美景的同时不忘自我摆拍与合影留念,把这人与自然的美好永久地留在照片上,让未觅此地的朋友羡慕和敬畏!</p> <p class="ql-block"> 翻过了一个山坳,大约走个二里山路,有点力不从心气力不足,我就止步而返,大部队继续前往。待我下到流岭庙时,先头部队从张爷庙返回赶上我了。夕阳西下,一看时间已近下午6点,大家便与流岭作别,匆忙驾车回城。一路笑语欢歌早把爬山的疲劳忘却,到了城里已是华灯初上。</p> <p class="ql-block">  人生犹如爬山,山顶的辽阔风景总在险峰处,而一路的坚持与突破,让“累”化作心底的满足。或许人生的意义,正是这种痛并快乐的跋涉——脚下有泥,眼中有景,心里是坦然和满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