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茶余:</p><p class="ql-block"> 写歌,是用来给人听的。想要自己写的歌流行,是每个词曲作者正常的心态。但有些词曲作者,一抹地想要“爆火”,把心思都用在追流行,赶时髦上来,忽视了艺术质量的打磨和锤炼。有的歌词文理逻辑不通,仓促发表,大势炒作宣传,误导了人民群众对歌曲艺术标准的认知。这种“不管留存多久,只要红极一时”创作状态,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初心,也是这个时代留不下什么艺术精品的重要原因之一。越是大众化的艺术,越要注重艺术的品质,这是艺术家的良心,也是艺术家的社会责任,谨记。</p> <p class="ql-block">茶余:</p><p class="ql-block"> 书法、绘画,强调留白,歌曲也该留白。做为歌曲部分的歌词,留白是给作曲家留些旋律发挥的余地,同时,完成后的歌曲,在有字无字处的张驰中,找到几处舒展的空间,给听者以弦外之音的想象。歌曲本是听觉艺术,现在变成了听、视觉艺术,不管什么歌,都要作MV,仿佛不作MV别人就听不明白。有些歌曲抒缓流畅,音乐如同山涧小溪静静流淌,闭上眼晴完全可以感受到,非要用画面诠释。本人觉得,MV不是不能做,做就要讲究综合艺术效果,在听懂音乐、理解歌词的前提下,设计画面。那种图解式的、拼凑式的画面模式,大大削弱和拉低了歌曲听视艺术的效果,真是得不偿失。</p> <p class="ql-block">茶余:</p><p class="ql-block"> 一个词作者,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进而判断一首歌曲音乐部分的雅俗品位、风格特色。有的词作者尝试作曲,也能写出完整的旋律来,但那是玩票,专业的事还是由专业人去做吧。会写曲,不等于你有多高的音乐欣赏能力。词作者还是要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写词上,用在写好词上;多听好的歌曲,多听不同风格的歌曲,分析它,理解它,这比会写曲子重要得多。有的词作者,词还没写明白呢,就要写曲,结果,什么也没做成。学贵精不贵博、百艺通不如一艺精。还是沉下来做你该做的事情。</p> <p class="ql-block">茶余:</p><p class="ql-block"> 歌词能够写出自己的面貌来,实在难能可贵。有的人天生就有,出笔就能辨识出来;有的是后天不断的追求和努力才有。这便牵扯出一个命题一一共性与个性。歌词过分突出个性,受众率就低;光强调共性,没有了个性,艺术含量就少。如何在共性的基础上,把握发挥个性,是词作者应该认真思索的问题。歌词创作中,共性与个性相辅相成。共性提供基础,个性推动创新,词作者应在尊重共性的基础上,勇于表现突出个性,实现自己独有的艺术价值,并被大众接收认可。通过这种平衡,词作都既能与观众产生共鸣,又能展现独特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茶余:</p><p class="ql-block"> 当你心心念念为之追求的“艺术”被否定的时候,心情固然悲凉。但事实就是这样,搞了一辈子的艺术没得法,即便得法,认知层度低,这是常有的事。因此,无论干哪一行,首先解决的是技术问题,与此同时,要提升眼界与格局,多与高人接触。艺术是相通的,所以才有触类旁通的箴言。养成思考之习惯,远比埋头刻苦重要的多。</p><p class="ql-block"> 绝不可把自己喜爱的艺术,变成讨好的工具。即便是非写不可的创作任务,也要找到感动自己的理由,否则,宁可不写。</p> <p class="ql-block">茶余:</p><p class="ql-block"> 干啥吆喝啥,写词的人一定要关注每首歌曲的歌词部分。不是写词的人,对歌曲的歌词部分是不会在意的,他们看重的是歌曲好不好听流不流行。有些歌曲尽管流行,但歌词是禁不住推敲的。做为写词的人,要养成分析作品的习惯。无论人们如何吹捧和赞美,都要用自己的视角和认知剖析作品。如今,敢于直言的人越来越少了。只看写作品的人,不看作品,即便看到作品有了瑕疵,也不说话,总之就是你好我好。这种虚假繁荣的创作景象,大大阻碍了艺术的发展,使得粗制乱造的作品屡见不鲜。一首好歌,一定是词曲俱佳的作品,缺一都不算成功。从业者应以严谨的态度对待自己所创作的作品,不能得过且过,蒙混过关。</p> <p class="ql-block">茶余:</p><p class="ql-block"> 浅,必然薄,薄,必然飘。艺术创作,还是要沉下去,把根扎深扎稳了,出来的作品才有力道,耐看。花里胡哨的东西能够红极一时,但经不起推敲,经不起时间的检验。</p><p class="ql-block"> 艺术创作不能没有激情,但激情一定是建立在深刻的生命感悟、娴熟的艺术技巧之上的,否则就会“放空炮”,碰撞不出绚烂耀眼的火花。</p><p class="ql-block"> 着急,是这个社会的普遍存在的一大问题。做生意的着急爆富;从艺的着急爆火,城市建设着急快速发展。一着急,就不大按规律办事,走捷径,甚至投机取巧;一着急,心就乱,动作就走形。如果搞艺术的着急,作品一定是粗糙的、没有深度。</p> <p class="ql-block">茶余:</p><p class="ql-block"> 最近,词作者作曲的歌儿增多,有的一听便知是AI作曲。这种冒名作曲的行为,实在令人咋舌。连谱都不识的人,突然写出这么完整成熟的歌儿,鬼才相信呢。</p><p class="ql-block"> AI作曲编曲演唱,有其规律性的东西,水准远超那些口水歌。但日前也仅限于流行歌儿写作的范畴之内。民歌、艺术歌曲等AI还不能完成。未来如何,还是未知,但肯定是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作词的写好自己的词儿,别琢磨那些歪门邪道。本事是自己一点一滴攒出来的。想要一夜成名,就得一生奋斗,即便奋斗,也未见就能成名。好好享受创作过程吧,未来即便AI写词逐渐完喜,个人的情感经历和感受,个人的奇思妙想和语言特色,也无法取代。</p> <p class="ql-block">茶余:</p><p class="ql-block"> 一个词作者最大的遗憾,不是自己的好词没人写,而是自己不满意的词被人谱曲演唱后,并流传叫好。</p><p class="ql-block"> 词人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就得不断地思考学习,时刻保持开放的思想和包容的心态,接受日新月异的新鲜事物。宁可不伦不类,也不要圆滑俗套;宁可走得偏离轨道,也不要原地踏步。</p> <p class="ql-block">茶余</p><p class="ql-block"> 歌词的好坏,不能以权威的讲话为准,不能以获奖的作品为准,不能以流行度的高低为准。经典的不一定流传度高,流传度高的也不一定是经典。写词的人,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趣味、品味、眼界、境界。</p><p class="ql-block"> 词如其人。如其性格,如其品味,如其格局,如其境界。浮浅的人,写不出深刻的作品,躁动的人,写不出安静的文字。</p><p class="ql-block"> 你不洁身自好,就会被污染;你不学会思考,就会被洗脑。写词的人要坚守自己的艺术信仰,以自己心中那个“最好的”为标准,坚如盘石,八风不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