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篇号28860112 <p class="ql-block">美国火人节(Burning Man Festival )起源于1986年,最初由拉瑞-哈维(Larry Harvey)、珍瑞-吉姆斯(Jerry Jamus)和一些朋友在旧金山海滩上燃烧了一个2.7米的木头人和一个木制小狗以此作为庆祝夏至来临。还有另一个说法:火人节源于一段破裂的爱情,一位丈夫为了埋葬逝去的感情,在旧金山海滩烧了一个木制人像。后来在警察干预下,活动转移到内华达州西北部黑石沙漠(Black Rock Desert),并逐渐演变成大规模国际艺术节,每年8月25日至9月2日,历时8天。</p> <p class="ql-block">火人艺术节的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被称为“Burner”(伯纳),主要是设计师,建筑师,学者,艺术家,朋克(註1),嬉皮士(註2),编辑和世界各地的人类探索者,几乎涵盖了社会各个层面。第一次参加火人节的人称为“Virgin”(弗吉),他们进入场地前需要举行一个特别仪式,以示融入了这个独特的社区。</p> <p class="ql-block">火人节活动的内容主要是艺术表演、音乐、戏剧、雕塑等展示。参与者可以建造各种艺术作品和社区结构,这些作品在节日结束时会被焚烧掉,以此作为对创造性和临时性节日的庆祝。节日的高潮是众人围成一个大圈儿,中间焚烧一个高12米的木制男人塑像,这就是“火人节”名字的来历。活动结束时必须清理干净现场,不留痕迹,回归原来自然面貌。</p> <p class="ql-block">火人节的构筑物充满奇思妙想,创作的雕塑天马行空,构思新奇,演出的街头戏剧充满幻想。参与者团结互助,相互包容,穿着随意。有穿比基尼的美女,也有坦胸露腹的男士;有奇装异服展示,也有身着正装的大亨。大家聚在一起,其乐融融,和谐又快乐,没有商业气息,没有竞争。</p> <p class="ql-block">对参加火人节人员的要求是,参与者要自力更生,所有生活用品必须自带。沙漠中只供应咖啡和冰,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商业行为。参与者需要做好在极端环境下生活一周的思想准备。自己需要准备好生活必需品,如水、食物、洗漱和住宿等生活物品。</p> <p class="ql-block">火人节参与者自觉遵守的规则有十条:</p><p class="ql-block">1),极致包容。火人节欢迎各界人士,无论何背景,信仰,出身,行为习惯。强调开放,包容,理解与合作。</p><p class="ql-block">2),无私馈赠。鼓励无条件赠予行为,馈赠不需要回报、交换。物质上如此,精神上也是这样。</p> <p class="ql-block">3),去商品化。抵制商业赞助,广告和商业宣传,禁止商业行为。</p><p class="ql-block">4),自力更生。鼓励个人发现,锻炼和利用自身内在资源,发掘自身潜能,减少对外部的依赖。</p><p class="ql-block">5),自我表达。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独特的方式表现自我,这种表达被视为送给别人的礼物。鼓励个人和团体创造性的自我表达。</p><p class="ql-block">6),社区精神。鼓励社区合作,互助。共同生产,推广和保护社区网络,艺术品和公共空间。</p> <p class="ql-block">7),公民责任。参与者要承担公民责任,遵守联邦和州的法律,传达公民社会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8),不留痕迹。参与者在活动结束后,需清理干净现场,保证不留下任何垃圾,保护环境。</p><p class="ql-block">9),积极参与。鼓励个人积极参与社区活动。</p><p class="ql-block">10),活在当下。强调即时体验,克服认识自我的障碍,克服参与社会的障碍,注重当下的体验和感受。</p> <p class="ql-block">有人会问,火人节有意义吗?它的意义在于,火人节不但是一个盛大的艺术节,也是一个实验社区,强调自我表达、参与、包容、环保等理念。它提供了一个释放情感,无拘无束,自由表达的场所。迎合了现代人对于释放内心压力和苦恼的需求。它是对现代生活方式和精神文明社会的一种探索。火人节每年的活动都有一个主题,鼓励参与者拥抱变化,探索未来。</p> <p class="ql-block">火人艺术节是社会背景的反映。上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社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促成了火人节。</p><p class="ql-block">1).社会的反传统反消费主义思潮(註3)。上世纪中后期美国反传统,反主流文化思潮盛行,人们希望摆脱传统的禁锢和消费主义,追求更加自由,更加真实的生活方式与精神寄托。他们强调“极致包容”,“反对商品化”。火人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反对商品化,反对消费主义的环境。让参与者能重新审视人们的价值观。</p> <p class="ql-block">2).艺术表达需求一个平台。当时的艺术家和创意人士需求更加自由,更加开放的空间来展示、交流作品,火人节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平台。</p> <p class="ql-block">3).社区与社交的渴望。在现代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逐渐疏远,人们渴望重新建立和谐的社区和人际关系。火人节营造一个临时社区,来自不同背景的人汇聚于此,共同生活,团结互助,创造娱乐,建立深厚的感情纽带,满足人们对和谐,温暖社区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4).火人节受嬉皮士文化的影响。20世纪中后期美国嬉皮士文化兴起,他们对传统社会规范反叛,强调爱与和平、追求自由、回归自然等价值观。火人节为嬉皮士文化倡导者,拥护者提供了一个交流,表现平台。在这个临时社区空间尽情释放感情,表现自我。</p> <p class="ql-block">美国人创建的这个独特的节日历史较短,但近年来由于火人节的文化和自由精神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前来参与,他们主要是文化界人士,也有部分企业界人士,其中有很多社会成功人士。他们开车来在沙漠中心围成一个社区,场面壮观。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特斯拉和SpaceX创始人伊隆-马斯克,脸书(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美国名媛帕里斯-希尔顿,影星斯科特-伊斯特伍德等名人都是火人节的热心参与者。据统计火人节参加人数2016年67290人;2022年75069人;2024年75000人。</p> <p class="ql-block">註释1:朋克~朋克来源于美国一个朋克摇滚乐队的名字。经过演变,它成为一种独立的音乐风格。而且它不局限在音乐领域,还扩散到服装和个人意识形态领域,形成了广义的文化风格。朋克文化青年人喜爱,它代表了对传统文化的抗拒和冲破所有束缚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註释2),嬉皮士(Hippie或Hippy):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一群反对国家政治和习俗的年轻人。他们通常蓄长发,穿奇装异服,吸食毒品。经常通过音乐,艺术,文学来表达他们的反叛精神。还通过公社式或流浪的生活方式,表达对民族主义和越南战争的反对。提倡非传统宗教文化,反对中产阶级价值观,追求自由平等。(百度网文摘要)</p> <p class="ql-block">註释3:消费主义:上世纪中后期美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主要表现是: a),炫耀式消费。购买昂贵的,奢侈的商品,显示自己的财富和高贵的社会地位。b),超前消费。信用卡出现,让人们提前消费商品和服务,先买后付的消费模式盛行。c),追求商品符号的价值。通过购买名牌,更注重商品符号的价值,其次是使用价值。以体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百度网文摘要)</p> <p class="ql-block">(部分照片来自网络视频截图,素材取于网络)</p><p class="ql-block">樵人 2024/10/01</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