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海螺沟

夏和平

<p class="ql-block">  初夏,又到了车厘子成熟的季节,几位朋友相约去汉源县九襄镇采摘车厘子。我用百度导航搜索了一下,汉源县九襄镇距我所居住的城市近四百公里,单为采摘车厘子跑一趟不太划算,便建议不如再往前走走,先去海螺沟国家森林公园游玩,返程的路上再去采摘车厘子,岂不一举两得?我的建议得到大家的一致赞同,于是一众人便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出发了。</p> <p class="ql-block">  车过雅安后,便进入到大山中。川西的大山是真正的大山,一座座山峰直冲云霄,仿佛要把天空戳个窟窿似的。尽管已是五月下旬,许多山头仍可看见皑皑白雪,让人感觉到逼人的寒意。傍晚时分,经过长途跋涉,终于抵达大渡河畔的磨西古镇。镇子不大,却很有历史,曾经为磨西族(纳西族)聚居地,故有此名。1935年5月29日,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来到磨西古镇,于当晚召集朱德、周恩来、王稼祥、张闻天、秦邦宪、陈云、邓小平同志开会,这就是著名的“磨西会议”。会议决定放弃原来进军西康的长征路践,兵分两路抢渡大渡河,不仅使红军走出了困境,并最终取得了长征胜利。磨西古镇因此在中国革命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夜宿古镇一家民宿,翌日清晨开始登山。时值旅游淡季,来海螺沟的游客不多,整个镇子冷冷清清的,没有行色匆匆,没有人声喧哗。到游客中心购票后,缆车便载着我们晃晃悠悠地往山上去。山谷空阔,林海苍莽。寒风撞在轿厢上,发出呜呜的啸声,冷峭而凌厉。与别的景区不同,在海螺沟,乘缆车登山的过程就是欣赏冰川的过程。只见空旷的峡谷中,一条灰白色的冰川从山上蜿蜒而下,鳞光闪耀,宛如游龙。冰川两侧是裸露的巉岩和凌乱的石头,看得出是亿万年来坚冰与山崖冲撞摩擦的结果,让人感觉仿佛来到了洪荒时代。海螺沟冰川形成于1600多万年前,全长近十五千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低海拔冰川之一,最下端海拔仅2850米,十分方便游览。</p> <p class="ql-block">  从索道上站出来,周围是鳞次栉比的雪峰和黑压压的原始森林。置身这样的环境,远离了尘世喧嚣,不禁让人心情大悦。一条砾石小路从斜坡上弯弯曲曲曲通向沟底。我们沿着小路小心翼翼往下行走,不久便来到了冰川表面。如果说刚才在缆车上看到的是一条盘曲在山谷中的长龙,那么现在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却是龙身上的一片片鳞甲。踏上冰面,我才知道冰川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冰清玉洁、光华耀眼。它尘土扑面、色泽灰黯,冰层中夹杂着大量石块和沙粒,看上去一点都不爽心悦目。这也难怪,在这样的山谷中,亿万年来不知发生过多少次山岩崩塌、流沙飞泻,哪里还留得下一片干净的冰面。到冰川上游玩充满危险,那些看似平静的冰面暗藏危机,如果不小心掉进深不见底的冰隙里,便只能与冰川融为一体、与大山融为一体了。</p><p class="ql-block"> 近距离欣赏过冰川后,我们沿着陡峭的山路往上爬行,由于高原缺氧,不一会儿便气喘吁吁起来。索道站上方建有观景平台,修得四四方方。平台中央立着一尊金光闪闪的四面观音塑像,东面观音为藏传佛教的“世间尊观音”,西面观音为印度佛教的“莲花手菩萨”,南面观音为汉传佛教的“圣观音”,北面观音为汉传佛教的“送子观音”,分别代表平安、如意、知会、传承等美好寓意‌。平台四周建有石砌栏杆,栏杆上系满了消灾祈福的红色丝带,在劲峭的山风中微微飘动。平台的红色、金色与远处雪山的白色交相辉映,在苍莽的大山中泛起一片吉祥的光芒。</p> <p class="ql-block">  海螺沟位于“蜀山之王”贡嘎山主峰东侧,是贡嘎山的组成部分。如果天气晴好,从观景平台可以望见贡嘎山高高矗立、雪光耀眼的主峰。遗憾这样的日子实在太少。我们在平台盘桓了许久,想一睹贡嘎山真容,却始终未能如愿。“蜀山之王”被一层层云、一团团雾雾遮掩着,仿佛是不肯露面的君主,唯一能看到的是雪峰下面的一道冰瀑,从天空中倾泻下来,气势如虹,撼人心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