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日日是好日”一句出自禅宗云门宗师。据传,云门宗师有一次问弟子们:“十五日以前不问汝,十五日以后道将一句来。”弟子们一时竟有些懵。这样的问答是佛教中的“打机锋”,有趣,有禅机。大意是,以前的事我不问,各位对今后的日子有何打算?比如,学子们毕业季拿到Offer后,接着要做什么?又如,辞旧迎新,新一年怎样过?这样的问题貌似简单易答,实则引人深入思考。看到无人作答,云门宗师自问自答:“日日是好日”。“日日是好日”,持平常心,当时不杂。</p> <p class="ql-block">天天早起,周末亦如此。晨曦初照,拉开窗帘,略开窗扇,清冽的气息瞬间涌进来。院外,一丛丛迎春和丁香紧贴栅栏站成墙,比这些灌木丛高出一头的是山楂树,更高的是国槐。灌木丛中有不知名的小鸟穿梭、蹦跳,国槐的高枝上也站有一只小鸟,黑白相间,卜楞楞抖着尾羽,欢快的叫声像在问候“吃了吗”。邻家的大公鸡出来得早,白羽红冠,气宇轩昂,精神抖擞地巡视着领地,完全不理会头顶上不时掠过的喜鹊。喜鹊总是那样放肆,无所顾忌,也不怕人,在高处嘎嘎叫着,洋溢着欢乐,喜鹊的欢乐传染给同伴,必有回应,呼朋唤友。冬日里,我有这样的习惯,在露台上撒把米,请麻雀们来做客。我欢喜这样的客人,活泼,快乐,可爱,一大早就能带来好心情。一边隔窗看着鸟雀们啄食米粒,一边准备自己的早餐。现磨的咖啡豆,调少许蜂蜜和牛奶,一小碗麦片,烤两片面包,配一个煎蛋,这样的早餐未曾考虑过卡路里、胆固醇,只为操作便捷,合乎胃口,养成习惯。</p> <p class="ql-block">于我而言,周末的好处是独处,独处时得意且得益的是读书。早餐后,倚窗而坐,暖阳正好。燃支香,煮壶茶,捡本书,取一支红蓝铅笔,继续前日读到的段落。独处最佳之选是书房,可以安心静心看看闲书写写随笔的一方天地,耽于其中,独享其乐。我本一俗人,附庸风雅,也给书房起了个名字“上水山房”。上水,家居之地上水泉村;山房,山野之中偏安一隅。小,而清静,而生暖。有空,尤喜猫在书房读书。偶有人问,读书有什么用?静心,少错。这是我的答案。到了一定岁数,人要学着安静,做一些喜欢的事情。我喜欢徒步、骑车、郊游、旅行,时有讲课,也喜欢读书、码字,一边读书一边随手把些微体会记下来,想到北京大觉寺“动静等观”那块匾,多少有一点这样的味道,于是,心底里便会每每生发出些许新意来,如同春天里的一株玉兰树,静待泛青、拱出花苞、绽放花香……</p> <p class="ql-block">在冬日暖阳下品茶读书,身心同赞“日日是好日”。不是吗?我们每个人是不同的,每个人过的每一天是不同的,你过你的日子,我有我的活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都想把自己的日子过好。在“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的日子里不懈奋斗,在“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的日子里以退为进,“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是落寞中惜存的不甘,“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是退休后日常的散淡,这样的日子里,有的是每个人不同的需求和追求,是每个人在不同阶段展现的身心状态,我欣赏曾国藩的一句话“物来顺应,未来不迎,当时不杂,既过不恋”,做你自己,做好你自己,那么“日日是好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