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研 “教学评” 一体化,点亮课堂新明灯 —— 记长江小学送教活动

大气长小

<p class="ql-block"> 在春韵渐浓的 3 月,长江小学的校园迎来了一场知识与思想交融的盛宴。2025 年 3 月 18日下午,“巫新秋任敏名师工作室” 送教活动在这里精彩上演,聚焦金陵好课堂 “教学评” 一体化视域下的课堂教学实践与研究,为教师们带来了深度的思考与启发。</p> <p class="ql-block">二、互动启新思,总结促成长</p><p class="ql-block"> 在互动总结环节,江苏省特级教师巫新秋老师率先评课。她的点评细致入微,字里行间尽显专业与严谨,为在场教师们送上了一场知识的 “盛宴”。</p><p class="ql-block"> 巫新秋老师指出,用词的准确性在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影响他们今后的语言表达与运用。她以庄恩菊老师的《花种》第一课时为例,称赞庄老师在字词教学时对词义的讲解精准到位。谈及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巫新秋老师对周梦丽老师在《花种》第二课时的表现予以肯定。她表示,周老师深入挖掘了教材中蕴含的语文要素,紧扣 “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这一目标展开教学。在分析描写不同花开放的段落时,周老师引导学生关注作者运用的准确动词,像 “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绽开了笑脸” 等,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用词的精妙,从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然而,巫老师也强调,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具有多重价值,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关注语文要素的落实,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人文主题的角度去思考,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情感的熏陶和价值观的引领。</p><p class="ql-block"> 对于高慧敏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猫》第一课时,巫新秋老师同样从用词准确性和教材解读方面给出了专业点评。她表扬高老师在引导学生体会猫的特点时,注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准确描写猫神态、动作的词语,像 “蹭”“踩印几朵小梅花” 等,通过对这些词语的品味,学生深刻感受到了猫的可爱与温柔。</p> <p class="ql-block">  随后,栖霞区教师发展中心小语教研员陈瑶老师也进行了分享。她的分享如拨云见日,为在场教师指引教学方向。她提到的整体思维,为优化教学实践点亮了新明灯。</p><p class="ql-block"> 区域思维,倡导教师们立足教育大环境,借鉴区域内优秀教学经验,整合资源,携手共进。学用整体,强调知识的学习与运用应紧密相连,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段整体,提醒教师关注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精准把握教学目标与内容,实现教学的有序衔接。成长整体,聚焦学生的长远发展,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导向,助力学生在知识、能力与情感等多方面茁壮成长。单元整体,引导教师从单元视角出发,整合教学内容,挖掘单元主题内涵,让教学更具系统性与连贯性。</p><p class="ql-block"> 同时,陈瑶老师还强调优化学科实践的重要性,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形式,为学生打造趣味十足、高效实用的课堂,让学科知识在实践中焕发生机。</p> <p class="ql-block"> 此次送教活动,不仅是一次教学的交流,更是一次思想的碰撞。它为长江小学的教师们带来了新的理念与方法,激励着教师们在教学之路上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相信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会将所学所思运用到课堂,让 “教学评” 一体化在长江小学的课堂落地生根,绽放出更加绚烂的教育之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