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行杂记(14)~福州三坊七巷

糖糖爸

<p class="ql-block">图文原创:糖糖爸</p><p class="ql-block">美篇号:6177946</p> <p class="ql-block"> 题记</p><p class="ql-block">青石板路蜿蜓,白墙黛瓦低语,三坊七巷静卧在福州城的中心,宛如一轴缓缓铺展的水墨画,向人们展示着这座闽江之城的无限风情;</p><p class="ql-block">林则徐的风骨、严复的哲思、林觉民的浩气、冰心的笔韵,皆在这些雕花门楼间流淌,三坊七巷处处都是历史拓下的印章;</p><p class="ql-block">穿行在三坊七巷的街巷,处处皆有故事,处处都是历史,这里就是中国近现代史中不朽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传承~林氏宗祠~林则除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历史的迴声~林觉民、冰心故居</p> <p class="ql-block">三街七坊之衣锦坊</p> <p class="ql-block">小小园内有大乾坤~国保水榭戏台</p> <p class="ql-block">福州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位于福州市鼓楼区营房里10号,占地面积40公顷,为福州市第一家五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历史悠久,发端于晋朝,成形于唐、五代时期,完善于两宋,鼎盛于明清,被誉为"里坊制度的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南后街牌坊~三坊七巷入口</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以南后街为中轴,西侧的三坊依次为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东侧则是七巷,依次是杨桥巷、郎官巷、塔巷、黄巷、安民巷、宫巷和吉庇巷,合称为三坊七巷。</p> <p class="ql-block">南后街是三坊七巷的主轴,也是一条仿古商业街。</p> <p class="ql-block">南后街上最有名的网红树,是一棵大榕树,树干粗壮,需几人合抱,树如华盖,上面吊了很多小红灯笼,非常喜庆</p> <p class="ql-block">南后街上的老字号~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和鱼丸</p> <p class="ql-block">南后街上的老字后~非物质文化遗产~ 同利肉燕~人满为患</p> <p class="ql-block">锦衣坊</p> <p class="ql-block">黄巷</p> <p class="ql-block">塔巷</p> <p class="ql-block">这是连接坊巷之间的一人小巷</p> <p class="ql-block">这是塔巷一面山墙上的一幅画,取景于雨中的三坊七巷,给人一种以假乱真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三坊七巷,福州最具代表性,也是国内现存规模较大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历史文化街区,街区基本保留了唐宋时期坊巷格局和大量明清时期的古建筑区域内现存古民居约270座,其中159座为保护建筑,以沈葆祯故居林觉民故居严复故居等15处典型建筑为代表的三坊七巷古建筑群,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林觉民.冰心故居位于南后街北口西侧,杨桥路17号,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故居内现辟有《林觉民生平史迹》展和《冰心与福州》展。</p><p class="ql-block">故居原系林觉民祖辈七房人家(包括林徽茵父亲林长民)聚居处,林觉民广州起义殉难后,林家避祸迁离,房屋让售予冰心祖父,谢家后一直在此居住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冰心十一二岁时曾在此居住。</p> <p class="ql-block">院内石碑:一座民宅,两位名人。</p> <p class="ql-block">林觉民,福建闽侯人,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烈士,辛亥革命的先驱之一,为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其遗书《与妻书》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其革命精神对后世影响极大。</p><p class="ql-block">此为院内陈列的林觉民烈士铜像,林觉民为中国现代建筑大师林徽茵的叔叔。</p> <p class="ql-block">院内的墙边有一排青竹,好象一幅水墨画挂在墙上</p> <p class="ql-block">林觉民是近代中国为民主共和而献身的杰出代表,他的《与妻书》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最动人的情书",展现了革命者"为天下人谋永福"的家国情怀,其事迹被载入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严复故居,位于郎官巷西段北侧20号,坐挑朝南,占地面积609平方米。主座与花厅两庄毗连,主座为清式规制,门内三面走廊,花厅前后走廊栏杆均仿西方建筑纹饰。</p><p class="ql-block">故居是当时福建省督军兼省长为严复购置的。</p> <p class="ql-block">领导人为严复故居题词:严谨治学,首倡变革。追求真理,爱国兴邦。</p> <p class="ql-block">这片清竹很有格调</p> <p class="ql-block">严复福建侯官人,著名的教育家、翻译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其最有名的名言就是:物竟天择,适者生存</p> <p class="ql-block">沈葆损故居,位于官巷26号,始建于明代天启年间,清同治年间,沈葆桢购入异加以修葺居住,是清代福州典型的官宦人家大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仍由沈家后裔居任。</p> <p class="ql-block">沈葆桢(1820 ~1879年)福建侯官人.同治五年(1866年)任福建船政大臣,主办福建船政,创办福建水师学堂,同治十三年(1.874年)受命为办理台湾等海兼理各国事务钦差大臣,光绪元年(1875年)任两江总督,官至一品。</p><p class="ql-block">沈葆桢为林则徐女婿,是晚清时期著名的中兴名臣,特别是为我国创立现代化海军作出重要贡献,民族英雄北洋水师邓世昌等都是他的学生。</p> <p class="ql-block">林则徐纪念馆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是三坊七巷最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p> <p class="ql-block">林文忠公祠(林氏宗祠),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是林则徐后裔及乡贤为纪念林则徐,在获得朝廷恩准后修建的专祠。</p><p class="ql-block">林文忠公祠包括:牌楼门、仪门、御碑亭树德窄、花厅、云左阁和园林等是一座具有晚清福建风格的古典园林式祠堂建筑,</p> <p class="ql-block">这是御碑亭</p> <p class="ql-block">御碍亭内有三块御碑,分别为咸丰、同治和光绪三代皇帝所赐</p> <p class="ql-block">这是树徳堂,为重要的纪祠场所</p> <p class="ql-block">这是花厅</p> <p class="ql-block">这是园林</p> <p class="ql-block">林则徐(1785 ~1850),福建侯官人,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民族英雄以主持虎门销烟和抵抗西方列强侵略而闻名,被誉为"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p><p class="ql-block">其提出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至今仍广为传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水榭戏台,位于衣锦坊东口北侧4号,为孙翼谋家族住宅花厅内的专用戏台,是福州市仅存的水榭戏台,是府内喜庆宴会的重要场所,为全国重点文物。</p> <p class="ql-block">建在水池上的戏台,坐北朝南,系单层平台,内顶上方藻井,中刻团鹤,周饰蝙蝠象征福寿双全戏台三面临水.中隔天井,面对楼阁,拾音良好,戏台呈方形,面积有3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戏台两侧为假山、雪洞和亭台</p> <p class="ql-block">水池面积60平方米,池底涌泉,常年不涸</p> <p class="ql-block">水池中不时飘出白雾,给人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小黄楼,黄巷标志性建筑,位于黄巷中段北侧36号.为黄璞少年时攻读的祖居旧屋,后经林则徐师兄,江苏巡抚梁章钜于清道光年间对旧居进行全面修茸及改建,从而形成今天这样的格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读书乐牌扁</p> <p class="ql-block">与黄楼配套的园林小筑很有江南园林的风格谓之东园。</p> <p class="ql-block">园内有假山,雪洞</p> <p class="ql-block">整座花园四周有围墙,自成院落</p> <p class="ql-block">小黄楼的侧门,古朴大方。</p> 游历感言 <p class="ql-block">踏入三坊七巷,青石板上仿佛涂上了一层厚厚的的历史墨迹,坊巷深处,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故居次第展开,好象四卷摊开的近代史册,展示着中国近代史中惊天动地的篇章。</p><p class="ql-block">林文忠公祠的香火燎绕中,你可以看到虎门销烟的烈焰仍在燃烧;一墙之隔的沈葆桢故居,船政大臣的案头,仿佛还搁着中国海军的发展蓝图;严复的书斋里的《天演论》译稿,物竞天择的呐喊穿透百年,至今仍在回响;林觉民的《与妻书》中以"为天下人谋永福"的绝笔,更是写进了历史的教科书书,成为后世学子的楷模。</p><p class="ql-block">在世界形势再一次发生百年未有的历史大变革的今天,参访三坊七巷,则更具现实意义,扪心自问,我们能否如林则徐等这些历史先贤一样,再创中华民族新的辉煌?答案是肯定的,也是必须的!</p><p class="ql-block">以林则徐的画象和名言作为本文的结尾。</p> <p class="ql-block"> 苟利国家生死以</p><p class="ql-block"> 岂因祸福避趋之</p><p class="ql-block"> 与美友们共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