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美行(九)南美洲的巴黎风2024.05.15-06.08(05.27)

俯瞰山海

<p class="ql-block">  5月27日,布宜诺斯艾利斯城市之旅,将去一探号称南美“巴黎”的浪漫、时尚、艺术、文化的时空风景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这座城市被称为南美洲的“巴黎”,她是一首糅合了欧洲优雅与拉美热情的混响诗。它的街道上流淌着探戈的韵律,空气中弥漫着马黛茶的苦香,每一块斑驳的墙砖都留下了百年移民史的褶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当天出发于斯卡拉酒店,这座酒店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每一位远道而来客人的理想选择,它踞定在繁华的七九大道中段,城市的文化、艺术所集均带于它的周身。</p> <p class="ql-block">  在阿根廷的五月广场中心,历史悠久的纪念碑——五月金字塔。这座纪念碑是布宜诺斯艾利斯最古老的国家纪念物,纪念着1810年5月的革命。并于当年修建。金字塔的顶部装饰着象征自由的雕像。</p> <p class="ql-block">  总统府又称为玫瑰宫,是一座西班牙式玫瑰色建筑物,坐落在五月广场东侧。它是一座典型的19世纪意大利风格建筑,有着新古典主义样式的圆柱、意大利风格的凉廊、法国复折式屋顶。</p> <p class="ql-block">  总统府广场的卫队表演</p> <p class="ql-block">  五月广场由代理总督胡安·德卡拉伊于1580年修建,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市最早的中心地区。从1810年起,成为国家举办所有重大政治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广场周围的建筑,每栋都称得上美伦美奂。</p> <p class="ql-block">  屋子的丁角有一座显眼的自鸣钟,那是阿根廷国家税务局。</p> <p class="ql-block">  殖民地时代作为市议会和总督府,如今改造成一座用于展出 18 世纪艺术品的博物馆,象征自由的五月金字塔。</p> <p class="ql-block">  前面之车道路是布宜诺斯艾利斯市科连特斯大道,在五月广场上顺眼着科连特斯大道看到了在七月九日大道交汇处的方尖碑。这条街道以其历史意义和地理位置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  阿根廷国家央行大楼</p> <p class="ql-block">  五月广场不仅是阿根廷的政治中心,也是历史的见证地。它见证了阿根廷几百年来的历史政治事件和运动,是阿根廷独立的象征‌‌。广场上的纪念碑和周围的建筑共同构成了阿根廷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景观。</p> <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大教堂,五月广场北侧,它建于1723年,已有280年历史,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大教堂内部装饰华丽,藏有众多宗教艺术品,是信徒们祈祷与参观的圣地,也是游客感受阿根廷宗教文化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教堂前面的12个新古典主义圆柱代表着基督的12个信徒。教堂内还展示阿根廷国籍的教宗方济各的一些私人物品。</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教堂的墙壁上有一个熊熊燃烧着的火炬,这就是有名的“阿根廷火焰”。这火焰是1950年为纪念圣马丁逝世100 周年开始点燃的。火焰下面有一块铜牌,上面写着“这里安放着圣马丁将军和独立战争中其他无名英雄的遗体。</p> <p class="ql-block">  托尔托尼咖啡馆,厅内的大理石桌面沉淀着博尔赫斯的指纹,银匙搅动的不只是牛奶漩涡,还有整个黄金时代的倒影。侍者擦拭玻璃杯的节奏与《假面游行》的切分音暗合,白发老者用报纸折出时光的棱角。</p> <p class="ql-block">  阿根廷国会大厦,位于国会广场西端,是一座意大利学院派建筑,大厦于1887年至1906年建成。 大厦主体有4层,以白色大理石装饰墙面,带雕饰的希腊式立柱环绕整个建筑。 大厦正中高高耸起一座穹顶塔楼,塔身半腰处,一辆青铜四架马车凌空欲飞,最高处是直径20米的青铜穹顶。</p> <p class="ql-block">  国会大厦旁边的一座美妙绝伦的建筑,它那造型别致的尖顶以及窗眉墙眉都浸透了古典式欧陆风情的韵味,让人耳目难忘。</p> <p class="ql-block">  阿根廷议会广场,环卫工人在作辛勤的清污工作。</p> <p class="ql-block">  议会广场中央耸立着气势宏伟,造型别致精美的两会纪念碑。纪念碑顶上站立着一尊代表共和国的妇女铜像,她右手持象征胜利的月桂枝,左手扶犁代表劳动,脚下踏着一条毒蛇,表示惩戒邪恶。</p> <p class="ql-block">  站在议会广场上</p> <p class="ql-block">  纪念碑的中部两侧,各有一个妇女雕像,一个高举挣断了的铁链,象征1813年大会,另一手拿国旗、国徽,象征1816年议会。紧靠纪念碑底座前边有一座音乐喷泉。花岗岩的水池周围,有一组生动的铜雕。</p> <p class="ql-block">  雅典人书店(El Ateneo),是全球第二大书店,占地2000多平方米,南美第一。其前身是一座建于1919年的剧院。2000年,剧院被改造成一家书店。穹顶壁画设计惊艳,由意大利画家萨纳雷诺·奥兰迪绘制,气势恢宏,凸显和平之光。</p> <p class="ql-block">  走进书店,印入眼帘的洋红色幕布、四面环绕的包厢、天花板上意大利艺术家纳萨雷诺·奥兰迪创作的油画,配上暖色的灯光和精致的装饰,仿佛置身一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书店内的雕塑与壁画均出自名师之手,天花板、希腊式柱子、精美浮雕、欧式吊灯以及舞台都彰显了这个书店的艺术魅力与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  一九一九年这里是大光明剧院,曾举办过芭蕾音乐会、歌剧演出,还放映过布宜诺斯艾利斯第一批有声电影。</p> <p class="ql-block">  于2000年用原始建筑稍作改造,正式变身为书店。这也是雅典人书店的特别之处。</p> <p class="ql-block">  穹顶巨幅壁画气势恢宏,由意大利画家萨纳雷诺·奥兰迪绘制,气势恢宏,凸显和平之光,充满了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  特尼设计的希腊立柱、红丝绒舞台幕布均势对称,戏剧与书籍天然融合,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走在七月九日大街上,看到了有名的波特诺探戈剧场,演出票价大约3万阿根廷比索,据观看的团友介绍,阿根廷的国粹——探戈,一幕幕舞蹈,唯美动人,旋律优雅,可谓美妙绝伦。</p> <p class="ql-block">  漫步来到了科隆大剧院,剧院是仅次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米兰拉斯卡拉剧院的世界第三大歌剧院。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七月九日大街广场上,是座典型的文艺复兴式的庞然大物。</p> <p class="ql-block">  走进剧院里面,参观者与等待观演者熙熙攘攘,作了一次走馬观花式的览阅,已然有些感知,内里场院不开放,据说的那些华丽场面也就无于知晓。</p> <p class="ql-block">  布宜诺斯艾利斯方尖碑,它位于科连特斯大道和七月九日大道交汇处的共和国广场,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方尖碑是为了庆祝布宜诺斯艾利斯建城400年于1936年设计建造,高度达到67.5米,基座面积49平方米。方尖碑不仅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象征,也是游客们拍照留念的热门地点。</p> <p class="ql-block">  穿过科连特斯大街回走在七月九日大街上,走到了这座加利西亚银行大厦身边,那么随手“捕捉”了它。</p> <p class="ql-block">  博卡青年队的主场“糖果盒球场”,尽管面积狭小,却被誉为全球氛围最狂热的球场之一。球王马拉多纳曾在此开启职业生涯,街头常能见到模仿他的艺人,吸引游客合影。</p> <p class="ql-block">  卡博队的后起之秀梅西,接过马拉多纳队魂之旗,成为了博卡青年队的新领袖。</p> <p class="ql-block">  “糖果盒”球场的进门大厅。</p> <p class="ql-block">  墙框里放满了记载球队辉煌战绩的的无数奖杯,并且墙壁上挂满了受奖杯赛事的名称牌。可见博卡青年队有多牛的高光时刻。</p> <p class="ql-block">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博卡区卡米尼托街区,它以其独特的色彩、文化和历史闻名于世,是探戈舞的起源地和阿根廷足球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卡米尼托街区的发展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移民潮密切相关。当时,大量来自意大利、西班牙等欧洲国家的移民以及非洲劳工涌入布宜诺斯艾利斯的港口博卡区,因经济拮据,他们用废弃的铁皮、木板搭建简易房屋,甚至向附近船厂讨要剩余的油漆来粉刷墙面。</p> <p class="ql-block">  博卡区,这个充满活力的社区不仅因其色彩斑斓的建筑和探戈表演而闻名,还有众多特色餐厅和酒吧,提供地道的阿根廷美食和饮品。</p> <p class="ql-block">  博卡社区,梅西出生的地方,便是他的家乡,那里的居民十分喜爱他们的球星,于是他的画像被贴在街区的各个建筑上,他的塑像也放在商店的迎客位置。梅西成了社区的一道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街道全长仅二三百米,但每一步都充满惊喜。白天可欣赏色彩碰撞的建筑,夜晚华灯初上时,探戈舞曲回荡街头,露天咖啡馆和酒吧成为感受南美风情的绝佳场所。</p> <p class="ql-block">  老爷车百杂小店的招牌,于是过往行人就会驻足,移目于商品的几率就会大增,可能就会产生购买欲吧。</p> <p class="ql-block">  博卡区的卡米尼托街区很有名,颜色鲜艳的房屋和街头艺术,吸引着游客的兴趣。</p> <p class="ql-block">  卡米尼托街区是阿根廷探戈的诞生地。19世纪,移民们在港口酒馆中以舞蹈排解乡愁,逐渐形成探戈独特的节奏与情感表达。</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两侧的建筑被涂成明黄、湛蓝、大红等高饱和色调,低矮的铁皮房屋与艺术涂鸦、浮雕壁画相映成趣,仿佛置身童话世界或露天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  火车头形的多色彩扁角头两层屏楼,人们路过时都在举足留影,还时时排着队等待着照,严然繁忙成一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背景选得很好,大围巾的搭配,慕然一回头,美照定为满意哈。</p> <p class="ql-block">  同一个背景换了一对女人打卡,笑迎如春风送波,洒脱怡雅。</p> <p class="ql-block">  这种“无心插柳”的美学如今成为博卡区的标志,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设计之都”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  墙壁上常见探戈舞者、足球场景的涂鸦,街头雕塑和铁艺装置则记录了港口的历史与移民生活。许多艺术家在此创作,游客可购买到以探戈为主题的绘画、雕塑等手工艺品。</p> <p class="ql-block">  卡米尼托如今是热门旅游景点,但其所在的博卡区仍存在贫民窟与治安问题。街区的华丽色彩背后,是移民群体早期艰难生活的缩影,也展现了阿根廷人用艺术对抗困境的乐观精神。</p> <p class="ql-block">  也很有营销做法,店主形像的塑像摆放在店门口。</p> <p class="ql-block">  沿街商铺出售探戈主题纪念品,如舞姿雕像、马黛茶杯等。</p> <p class="ql-block">  贫民窟的锌板屋顶在雨中敲击电子坎东贝节奏,然而居住人也有乐器的蛮爱者,这位手风琴的演奏师正在演奏出悠扬动听的旋律,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手风琴师的这间小屋的另一半,塑像与摆件体现主人的生活风格与情趣爱好。让人情不自禁地猜测他的某些内心世界。</p> <p class="ql-block">  街区到处是摆得琳琅满目商品的店铺,</p> <p class="ql-block">  卡米尼托街区不仅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彩色名片”,更是阿根廷文化基因的浓缩,它用斑斓的色彩、激情的探戈和狂热的足球,诉说着移民的奋斗史与拉美文化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1959年,政府将这条街道正式命名为“卡米尼托”,并改造为步行街博物馆,成为展示阿根廷文化的重要窗口。</p> <p class="ql-block">2024.05.15-06.08(05.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