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师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聚 </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南通中学74届初二(7)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毕业50周年聚会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王永志</span></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个多月紧张的忙碌酝酿,12月12日我们终于迎来毕业50周年的聚会日,老天也格外的帮忙,连下了两天的雨,为了我们的庆典特地把雨停了,虽说太阳也没露脸,估计是怕我们的热情太高涨了,不想添乱躲藏在厚厚的云层里悄悄的观望。就连在外旅游的刘芯、远在海外的石敏都激动不已,发来祝贺语,并迫不及待的要我们上传聚会场面的视频及照片,分享我们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b> 12月9日的天气预报</b></p> <p class="ql-block"><b> 刘芯、石敏发来的祝福语</b></p><p class="ql-block"> 今天濠城私宴成了我们的主场,真的要感谢王瑞华为我们挑选的这个闹中取静、世外桃园的地方,这地方真大够我们嗨的。我们先到的几位赶紧布置场面先把横幅悬挂起来,然后来到开阔的室外广场静候同学们的光临。</p> <p class="ql-block"><b> 我们聚会的场地</b></p> <p class="ql-block"><b>  现场布置,王瑞华摄影、蔡跃华拍照、张剑波协助、马承祖扶梯,那攀上落下的事只有我这个爱好运动的人能胜任。</b></p><p class="ql-block"> 连日来为聚会的所有烦恼、焦虑和不安今天随之烟消云散。毕竟我们又有十多年未联系,十七年前的《同学录》大部分还是固定号码(座机),现在基本上退休在家,而且还天南地北,要联系确实困难,最主要还有时间上的紧迫性,2个月后就跨年了,那就不是50庆典。所以最初我担心能否联系到人,担忧三邀两不齐的,能否在元旦前举办。当一切有了点眉目初具规模定下日子时,我又担心那天下不下雨…,也就属于那种庸人自烦恼吧,今天终于如愿以尝。</p> <p class="ql-block"><b>  我们聚会施红星请来的好友专职拍摄,己蓄势待发。</b></p> <p class="ql-block"><b> 施红星和好友</b></p> <p class="ql-block"><b>  施红星的好友,总觉得有点面熟,但一时想不起来在那儿见过,聚会结束后发来我本布衣的图片后,才猛然想起他是署名我在崇川的美友,一个我崇拜仰慕己久并关注的美篇好友——颜怀淮,唉!我错失了一个面对面交流的机会。</b></p> <p class="ql-block"><b>  季薇采购的东西较多,我们赶忙迎上去接东西。</b></p> <p class="ql-block"><b> 热闹的广场</b></p> <p class="ql-block"><b> 活动的倡议者王瑞华</b></p> <p class="ql-block"><b> 永远的帅哥施红星</b></p> <p class="ql-block"><b> 我和俩妹</b></p> <p class="ql-block"><b> 时美华、周淑兰、晏萍、季薇</b></p> <p class="ql-block"><b> 王瑞华、方勇、李欣勤、蔡跃华</b></p> <p class="ql-block"><b>  张盛华张开双臂拥抱谁?哦,原来是运动健将朱卫民到了,她俩的母亲是医院的同事,也是最要好的朋友,难怪这么亲切!有说不完的话儿。</b></p> <p class="ql-block"><b> 缪梅林、朱卫民</b></p> <p class="ql-block"><b> 胡巧云、张莉莉</b></p> <p class="ql-block"><b> 胡培民</b></p> <p class="ql-block"><b> 赵伟成、魏建国、尚晓明</b></p> <p class="ql-block"><b> 王永志、吴俊、马承祖</b></p> <p class="ql-block"><b> 张剑波、李俊</b></p> <p class="ql-block"><b> 李欣勤、赵伟成</b></p> <p class="ql-block"><b> 张盛华、马承祖</b></p> <p class="ql-block"><b> 李俊</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的摄影师晏萍</b></p> <p class="ql-block"><b> 汪炳泉</b></p> <p class="ql-block"><b> 张盛华、凌萍萍</b></p> <p class="ql-block"><b> 张克庆、王瑞华</b></p> <p class="ql-block"><b> 瞿剑波、王瑞华</b></p> <p class="ql-block"><b> 孙更新</b></p> <p class="ql-block"><b> 张莉</b></p> <p class="ql-block"><b> 偶跃进</b></p> <p class="ql-block"><b>  姗姗来迟的钱萍和管坚,步履还是那么的从容淡定,笑容还是那么的灿烂</b></p> <p class="ql-block"><b> 签名</b></p> <p class="ql-block"><b> 室外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室内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韵动的青春</b></p> <p class="ql-block"><b> 男生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初中、高中都是同班的同学</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三印的或者与三印搭点界的同学</b></p> <p class="ql-block"><b> 为毕业50周年干杯!</b></p><p class="ql-block"> 所以当决定挂帅牵头时,一切紧在前头,一切为聚会让道,暂停了每天必打的乒乓球(正常情况一天两场,包括路上来回所花时间近3个多小时),把宝贵时间放在建群联络上,游泳是大清早的事,与聚会联络不冲突,所以还坚持着,记得建群第一条微信,我冒冒失失的是在大清早5点多发的,竟惹得跃华兄不明就理的强烈抗议。到了后期临近聚会的几天时间里,老婆要布置费时费力的家务事时,我总是推辞说道:一切过了12号再说。老话说的好:一心不可两用。</p> <p class="ql-block"><b>  中心球友群看到《群》 、《指尖流年》时,才知道我不来打球的原因。</b></p><p class="ql-block"> 最初转达王瑞华的聚会提议时,才知张盛华在美国带孙(刚满月),心中不免有些惆怅,离毕业50周年只有2个多月了,要么不搞,也无法拖延。10月23日建群后的2—3天,微信询问何时回通,得知班长11月底回通,这个消息对我太重要了,这下心里有底了。于是跟晏萍交底,聚会时间大约在12月中旬,晏说:行,下旬她要去深圳赴宴。紧接着与张班长联系,聚会时间在12月中旬,要她具体定个时间,让张盛华定时间我是这样考虑的:因为毕竟人在美国,她能定时间说明她能参加,这对我至关重要,50大庆怎能少了张班长。随即大洋彼岸那头微信传来聚会时间:12月12日。</p> <p class="ql-block"><b> 为我拍摄专题片时的晏萍 </b></p><p class="ql-block"> 对于关键人物必须及早通知,晏萍就属于这类人,聚会拍摄任务还指望她呢,如果有冲突我都得为她改时间,幸好没问题,还兴奋说道:这天也是她的生日。随后又吩咐我不要在群里说,但那天可以敬敬酒。此时一个念头闪出,我这个做哥的,一定要给妹一个惊喜:为她做生日买个蛋糕。为了达到惊喜效果,我得做好保密工作,此事我对团队成员都不透露风声,为了圆满完成任务,只是在订蛋糕时才约上张班长一同前往欧佩拉,同样关照要保密,到了聚会宴席关键时刻我才微信通知主持人施红星,让他宣布此事。</p> <p class="ql-block"><b>  张班长建议、晏萍邀请生日在12月份的同学上台。</b></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知道在《忆》里把晏萍是看成妹的,不由想起20年前的一次邂逅,那是在学田菜场,她径直走到我家滩位,我一眼认出了她。</p><p class="ql-block"> 于是轻叫一声“晏萍”</p><p class="ql-block"> “你怎知道我的名字”,那边晏萍歪着脑袋不信任的发问,那神情好像在说你这个小商小贩怎知道本姑娘的大名。</p><p class="ql-block"> “我们是初中同学”我连忙解释,也通报了大名。</p><p class="ql-block"> 她还是有些疑惑,毕竟初中毕业也有30年了,我又是那么的貌不出众,没认出也在情里之中。接着我报出班主任、班长的名字,又提到她的同桌张莉其实也是上下楼的邻居。这下不由她不信呀!记忆的闸门打开了点,似乎认出眼前的同学,脸上马上和颜悦色起来。</p> <p class="ql-block"><b> 同桌的同学,上下楼的邻居</b></p><p class="ql-block"><b> </b>短暂的相认聊天临别前,晏萍对我说生意上可以找找王瑞华,他在大饭店是负责这一块的。当时我心里热呼呼的,同学到底是同学。只是后来我从没找过王瑞华,一是我这点寻常百姓家餐桌上的食材上不了大饭店的高雅之堂;二是面子上过不去,你看马承祖商务的宴请找王瑞华那多风光无限呀,我这人还是死要面子的。</p><p class="ql-block"> 建群初具规模后,开始考虑组建团队,现在做什么都得有团队,单枪匹马可不行。于是我物色人选:张盛华本应在团队之列,只是在发起活动时才知她在美国,能不能参加还是未知数,只好无奈的放弃,张盛华可是我们班第一次聚会时的筹委会人员之一;王瑞华活动的倡议者自然不能放过,他一直为未能参加十七年前的同学聚会而耿耿于怀,这次让他好好表现一下;施红星聚会时的主持人,虽说微信里也答应了聚会请好友来帮忙拍摄制作视频,但我想还是要拉入团队,有些细节还是要当面说清;蔡跃华热心的大哥,从一开始就以主人翁的姿态为我出谋划策,介绍饭店。只是饭店一事我心中已有人选,非本家瑞华兄莫属,他南通大饭店待过、三得利干过,专业的事还得专业的人做。因此我和蔡大哥说了饭店一事就由你们俩搞定,自然蔡跃华也是我团队成员。一群干将有了,总得有个班干为我们掌掌舵、把把关。于是方勇进入了我的视线,听王瑞华讲,方勇已多年不出席任何聚餐类的活动,这次能答应参加聚会已属不易,现在要他加入团队能行吗?为了我们的50庆典,在我的一通游说下,方勇答应加入团队,哇噻!我太高兴了。</p><p class="ql-block"> 激动之余这才发现团队还没女生,于是我想到晏萍,王瑞华则推荐了季薇,季薇我认可,早在活动之初就表示:酒她赞助。这样热心肠的女生太难得了,应该收入团队。只是晏萍表示:事太多,怕抽不开身。完了她举荐管坚,我想也行。晏萍我知道小忙人一个,圈子也多、社交也广,心想聚会那天她还有拍摄任务,团队就不麻烦她了,但管坚在小组活动的那天微信说:最近没空,在搞年会。因此季薇成了唯一的女生代表加入团队</p> <p class="ql-block"><b> 季薇的表态</b></p> <p class="ql-block"><b> 我们的攝影师晏萍</b></p><p class="ql-block"><b> </b>事实证明我眼光独到,物色的人选相当称职,我们为半个月后聚会诸多事谊进行商讨一一分配,其实也没分配大家都是主动承担事项,就连小组的活动经费,王瑞华不声不响的付了,搞得我这个小组长情何以堪、羞愧难当。</p> <p class="ql-block"><b> 我的团队——联络小组成员</b></p><p class="ql-block"><b> </b>按照先前说定的AA制,临近聚会的前两天,我要联络小组的成员各自报账,但他们都不肯说出钱数,都表示要赞助,搞得我好生感动,连掌舵人方勇也激动的表示:“…活动我没出什么力,资金上我可多承担点”。其实自小组建立来方勇一直都在为聚会出谋划策。</p> <p class="ql-block"><b> 方勇的谋划</b></p><p class="ql-block"><b> </b>12月12日(阴历也是12日)我们的聚会日,我们真的与12 有缘,联络小组活动时,季薇带的白酒生产日期竟然是好多年前的12月12日,聚会当天的生日蛋糕398元,按人均来摊也是12元,按议程方勇作总结前我要算出人均钱数,便于同学支付。账很好算,菜钱人均100元,加上蛋糕12元,应付112元。只是方勇觉得零头不好,取整数蛋糕费用他出。方勇真的是在践行“资金上多承担点”的承诺。</p> <p class="ql-block"><b> 方勇的表态</b></p> <p class="ql-block"><b>  方勇总结发言后,我第一时间在群里发出的微信。</b></p><p class="ql-block"><b> </b>刘芯虽不凑巧在外旅游,仍关心关心当年一个大院的同学绳玉萍,张罗着给她入群,当聚会饭店确定后,为绳玉萍同学找了最近的旅馆,并在微信里要我们去接一下,浓浓的同学之情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b> 刘芯的微信</b></p><p class="ql-block"><b> </b>以班级的名义举行聚会这才第二次,由于时间跨度大搞得好多同学都认不出了,聚会那天我用电瓶车载着张剑波赶往酒店,远远的看见王瑞华已到,接着我问王瑞华认识吗?瑞华摇摇头,我报出“张剑波”时,王还是没反应,他们错过上一次的聚会,也就是说真的有50年没见面,不但人认不出,连名字也生疏了,我绞尽脑汁想如何唤起瑞华的记忆,于是指着张剑波说了声“他就是小头候”,王瑞华这才有了反应,终于想起曾经“轻轻一抓就起来”的同学张剑波。随着同学们的陆续到来,张剑波时不时跑来问我他认不出或是叫不出名字的同学,我都一一为他介绍。</p><p class="ql-block"> 张剑波高中时仍和我是一个班的,也曾同桌过,关系自然可以,期间经常到他家里戏戏。中学毕业后的一天,路过药棉厂附近遇见张剑波,他非要请我喝点酒,无奈恭敬不如从命,随他来到药棉厂的工棚里,一瓶白酒,一大盆红烧羊肉,加上他师傅,我们三人喝了起来,说来惭愧,平时我不怎么喝酒,烈性白酒还从未喝过,当喝上一口后,嗓子里火辣辣的特别难受。</p> <p class="ql-block"><b> 药棉厂附近的新桥路</b></p><p class="ql-block"><b> </b>张剑波当时在班上是大错没有小错不断,曾在实小玩“摸瞎子”的游戏中从二楼外侧栏杆摔到地下,皮带绷断。当时在班上老是不定神时常被批评。这次聚会他特地要感谢两位班长当年对他格外的照顾,当老师了解情况时总是为他说了不少好话。在这次聚会的自我介绍环节中,他激动的声音都有点变调。</p> <p class="ql-block"><b> 张剑波和班长们</b></p><p class="ql-block"><b> </b>诚如朱卫民微信所言:欢乐的聚会是短暂的。是的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从一个多月前的酝酿策划,到今天的活动起头落尾也就5个多小时的时间,这点时间在人生的长河里充其量只能算是浪花一朵。我们初二(七)班毕业50周年庆典将要落幕,三桌走了二桌半,偶跃进们还是不愿离开,还嚷着要季薇再加点酒。 </p> <p class="ql-block"><b> 热闹的三桌</b></p> <p class="ql-block"><b> 最后的半桌</b></p><p class="ql-block"><b> </b>我和季薇相互望了望,现在已是下午3点半了,酒是不能再加了。我们的应急预案派上用场了,我们联络小组对聚会喝酒一事特地进行讨论,大致定下来:决不让拚酒、灌酒一类的事发生,对一些比较恋酒的要特别关注,毕竟大家都上了年纪,不能出现任何意外。也就这桌是方勇坐镇的,有他关注的对象。于是季薇微笑对跃进说了:今天就到这儿,酒也没了,我们下回再聚。虽说偶跃进极不情愿,但还是听从季薇的建议,留点量我们下回再聚。送走最后一批的偶跃进、吴俊、李俊,张克庆四大金刚们,至此我们毕业50周年的聚会可以说是划上圆满的句号</p> <p class="ql-block"><b>  偶跃进变化蛮大的,妥妥的偶大爷啦,当然我也是王老头,彼此彼此。至今我还记得他刚入学时的模样,一双酷似杨子荣式的圆圆的眼睛,脚蹬一双圆头翻毛浅宗色皮鞋,拳头又粗又大,一副英雄好汉的气概</b></p> <p class="ql-block"><b>  老电影《林海雪原》中的扬子荣</b></p><p class="ql-block"><b> </b>说到下回,那下回是何时?不要再那么的遥遥无期,毕业50年也就聚了两回,搞得好多同学都不认识了。</p><p class="ql-block"> 聚会那天钱萍与瞿剑波恰巧坐在同一桌,席间钱萍问瞿剑波认识吗?瞿只是说有点面熟,没有下文。钱萍微笑的说着:我们是一个厂里的(印染厂)、一个班组的。还记得曾用自行车送她回家,过了不久就参军去了。对这些过往当兵人一点映象都没有,全忘光了。</p> <p class="ql-block"><b> 瞿剑波、钱萍等同学的一桌</b></p><p class="ql-block"> 看了聚会照片石敏说只认识一半的同学;而刘芯只认识三分之一的同学。不说这次单说十七年的那次聚会,刘芯也不认识我,聚会时我发现刘芯悄悄问张盛华我是谁?班长说是王永志时,只看见刘芯点点头并“噢”地一声,我知道人和名对上号了,有了这段经历,在一次盛世王朝酒家相遇,我们就比较熟悉了,我问是参加方勇的请客,刘芯说对的,我又问是何事,答曰方勇儿子的婚礼,这下轮到我张大嘴巴“噢”地一声,赶紧回家取钱,事后方勇礼金原数退回,让我再一次感受那浓浓的纯真的同学之情。</p> <p class="ql-block"><b> 石敏的微信</b></p> <p class="ql-block"><b> 刘芯的微信</b></p> <p class="ql-block"><b> 100校庆时的我们</b></p><p class="ql-block"> 记得最后一位联系上的胡巧云,是通过濠滨花苑的物业要的号码,我总得要确认吧,我说了好多同学的名字她都不能肯定,后来我提到是否参加过十七年前的聚会,她说参加过,这基本上能确定是我们的初中同学,于是我微信传过合影照片,指出她在的具体位置,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才确认下来。</p><p class="ql-block"> 所以聚会还得多搞搞,要不然是否是同学都无法确认,趁我们现在还“年富力强”,要不来个年年小聚、逢十大聚,特别是陈华(香港)、石敏(日本)、绳玉萍(徐州)…她们当中有谁回通我们随时聚。我们班长张盛华微信里说啦:群里每个同学都可以提议和组织活动,同学一场开心叙旧。</p><p class="ql-block"> 尽管热闹的聚会是短暂的,但为此而建立的平台——通中初二(7)同学群,将长久的陪伴我们。我们在最美好的时光相遇,又散落在茫茫人海中,尽管我们天南地北,有了群大家感觉近在咫尺,是真正意义的“天涯若比邻”。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岁月你尽管流趟,而我们还是从前那少年,永远定格在50年前的“十六的花季”。</p><p class="ql-block"> 期待下一次的重逢,下一次的相聚</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8日</p><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主持人施红星开场白</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同学聚会主持词</p><p class="ql-block">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p><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岁月如梭,不知不觉我们已经分别了太久太久,屈指一算整整50余年。当初我们风华正茂的进入了南通中学,我们朝夕相处在相同的环境下,寒窗苦读,在艰苦的条件中成长成熟。</p><p class="ql-block"> 我们带着跨越半个世纪的思念和期盼,终于迎来了这场意义非凡的分别50年后的同学聚会,站在这里,我的心情无比激动,仿佛时光倒流又回到了那。青春洋溢,梦想启航的年代。</p><p class="ql-block"> 50年对于历史的长河而言,或许只是弹指一挥间,但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却是生命中最宝贵的一段旅程,他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奋斗和收获。以及那些不可磨灭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今天当我们再次相聚岁月的风霜或许已悄悄爬上了我们的额头,但那份纯真的友情。那份对知识的渴望,那份对未来的憧憬,依然在我们心中熠熠生辉</p><p class="ql-block">回首往昔,校园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承载着我们的欢声笑语和青春足迹。这一切的一切,都如同一幅幅生动的画卷,永远镌刻在我们的心田。</p><p class="ql-block"> 50年间,我们各自踏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有的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有的默默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还有的远赴海外,探索更广阔的世界。但是不论身处何方,无论成就大小,我们都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人生篇章 。</p><p class="ql-block"> 在此我要代表老同学们特别感谢策划筹备这次聚会的王永志同学王瑞华同学,蔡跃华同学,季薇同学,方勇同学等等 ,是你们的辛勤付出让我们得以跨越时空的阻隔重逢在这片充满温情的土地上,同时也要向因故未能到场的同学们致以最诚挚的问候虽然我们无法面对面,但心与心的距离从未远离。</p><p class="ql-block"> 最后让我们共同举杯,为这难得的相聚,为我们的友谊,为逝去的青春岁月,更为我们未来无限可能的生活干杯!</p><p class="ql-block"> 愿我们的友谊如同这陈年的酒越久越醇厚,愿我们的人生在接下来的岁月里更加精彩纷呈,最后祝大家晚年生活,身心愉快,健康长寿!</p> <p class="ql-block">张盛华致词</p> <p class="ql-block">同学们中午好:</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在这里相聚,庆祝初中毕业五十周年!半个世纪过去了,但我们的情谊依旧如初,仿佛昨日我们还坐在课堂里,共同度过那段青春的时光。</p><p class="ql-block"> 五十年,岁月悄然无声地流逝。我们从懵懂少年变成了如今经历沧桑的成年人。生活的风雨、工作的磨砺、家庭的责任,都在我们心中刻下印记。我们尽管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那段求学时光的记忆,仍然温暖而深刻。</p><p class="ql-block"> 亲爱的同学们,时光让我们成熟,但不曾冲淡我们之间的情谊。今天相聚在一起,我们重温青春的梦想、共同的欢笑与泪水。</p><p class="ql-block"> 希望我们继续珍惜这份友谊,彼此鼓励和支持,无论生活走到哪里,我们都是彼此心中的伙伴。</p><p class="ql-block"> 在此,非常感谢王永志等同学精心策划并组织了这次聚会,从场地布置到活动流程,每一个细节都彰显了用心与热情。这样的聚会不仅加深了我们之间的友谊,更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幸福!期待我们未来的每一个相聚。</p> <p class="ql-block">方勇的总结发言</p> <p class="ql-block">答谢感言</p><p class="ql-block">同学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我们今天欢聚在濠城,共忆校园情怀,同品家乡味道,其乐融融。上次聚会还是十七年前的2007年,我班先后共找到64位在册过的同学,实到47位,无特殊情况的同学都参加了那次聚会,戚健同学还从苏州带着他刚获得的金鸡百花电影最佳导演奖及影片《天狗》来到现场。这次聚会,共到33位同学,张盛华班长在万里之外给予了指导,王永志同学积极响应王瑞华的倡议,倾心尽力精心组织,广泛邀约能找到的每一位同学,促进了活动的有序开展。当然这还要感谢全体同学的积极响应和支持,是大家的热情促成了此次活动。同时,有部分同学因这样那样原因未能亲临现场,但他们也以不同的方式表达了他们的关心和祝福,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感谢!感谢大家对我们这个集体的认同和关心,感谢所有有缘人结伴同行!</p><p class="ql-block"> 想当年,两年半同窗,男女同学间还是互不说话的青涩少年,从懵懂无知走向了成熟稳重,虽然各自经历了不同的人生轨迹,但那份纯真的同学情谊,如同美酒,越品越香。</p><p class="ql-block"> 看今朝,虽然我们历经风霜白了头,但我们的心依然年青,我们要继续秉持着那份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坚守在爷爷奶奶的岗位上,用我们的智慧和力量,为社会和家庭多做贡献。</p><p class="ql-block"> 时间过的真快,一晃毕业已半个世纪,当年相互陪伴走过了宝贵的青春时光,此情此景,历历在目,成了我们无尽的回忆。这次聚会不仅是对过去的怀念,更是对未来的展望。我们必须珍惜当下美好的时光,享受天伦之乐,照顾好家中老小,不给子女添麻烦,健健康康有质量地过好每一天是我们的当务之急,祝愿我们每个人健康长寿!祝愿我们的家人们幸福安康!无论未来我们身在何方,这份同学情谊都将永远铭记在心。愿我们同学的情谊永存!</p><p class="ql-block"> 本次活动本着简约热闹自愿的原则,实行AA制,费用按每人100元计收,请大家将钱交给王永志同学。</p><p class="ql-block"> 这次活动还得到了施红星、晏萍等同学的鼎力相助,季薇、王永志、王瑞华、蔡跃华等同学不仅出力筹办了此次聚会,同时,还赞助了菜品以外的酒饮瓜果及其他开支,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向施红星邀请的摄影师表示衷心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最后让我们共同举杯,祝我们的聚会圆满成功!</p><p class="ql-block"> 干杯!谢谢大家的光临! </p><p class="ql-block"> 2024.12.12.于濠城味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