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题记</p><p class="ql-block">“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今天这样需要不断地、随时随地地、快速高效地学习。那种依靠在学校时学到的知识就可以应付一切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鲁登斯坦</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两会首场“部长通道”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回应了DeepSeek热:这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机遇。怀进鹏还透露,今年中国将发布“人工智能教育白皮书”。国家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支持大模型广泛应用。因此今天我们站在新的历史坐标,透过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教育工作布局,中国教育综合改革面对的行动方向,愈发清晰,重心更明,我想说面对“AI➕”时代,教育需要按下变革快进键……</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一、面对AI我们需要积极去拥抱:人工智能不仅影响未来的教育,也影响教育的未来。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时代,主动用好人工智能技术,全面加强人工智能教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p><p class="ql-block">二、面对AI我们需要理性去对待:比如实施“三七法则”,70%的基础工作交给AI,但必须保留30%的核心思考区。</p><p class="ql-block">三、面对AI我们需要直面问题:比如过度依赖AI学生会逐步丧失独立思考的意识与能力,逐步丧失创造和主动成长的内驱力,也存在认知逐渐肤浅与碎片化的可能。</p><p class="ql-block">四、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为此,面对AI,我们应该思考如何让AI赋能课堂:比如是不是应该在教学中设计启发式交互模式,通过引导性提示和多元视角激发学生思考,避免AI工具直接提供解答;再比如,是不是应该在课程设计中嵌入批判性思维训练,增加AI生成内容的评价与反思环节,提升学生的分析、验证与重构信息能力。</p><p class="ql-block">五、面对AI➕课堂的教学实践,我们课堂文化发展联盟初步提炼出了构建一堂好课的成功密码:文化+技术。其中,文化需紧扣四大核心追问——“在哪里?”“到哪里?”“怎么到?”“到了吗?”,依托六个发生:以“让阅读发生”激活思维,以“让提问发生”深化探究,以“让合作发生”促进社会性成长,以“让展示发生”锤炼表达力,以“让生成发生”推动创新迁移,以“让巩固发生”实现结构化沉淀。最后,利用醍摩豆AI的七大方法策略(包括测验模块、互动模块、任务模块、合作学习模块、协作模块、同侪互评和差异化等功能)实现AI赋能,以如AI 挑战赛、AI 出题、AI 评语评分、AI 思维导图总结等多元融合创新学习方式,确保教学过程的高效推进,让学习真实发生,助力打造高质量的好课。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