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岁岁枯荣间,母亲已经离开五年了。本想着明天去看母亲的,只是头疼欲裂,咳嗽得夜不能眠,疲惫不堪的奔波中只能依靠输液维持着体力,不得不放弃了这个想法。我想,即使母亲见到了我,也还会那句话:“宋波呀,这么个小岁数就把身体造巴这样,养养你那个小体格子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今晚去输液的过程中,想起了母亲被病痛折磨的时光。满腔的伤痛瞬间涌出,甚至以为一张口,所有的悲伤会汩汩流淌。因为性格差异,我与母亲的相处总是别别扭扭着,母亲看不起她家老宋头的行事风格,连带着我这个身上遗传了父亲显性基因多一点女儿也时刻保持着教训的心理。而我心里对母亲的精打细算作法也未曾认可过。可是离去的时光越久,对母亲的认识越清晰。我竟想到了“伟大”这个词。是的,我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人。她出身贫寒,身材矮小,却用惊人的毅力为孩子们撑起一方晴空。她精打细算日夜操劳,面对好赌贪杯挥霍无度的丈夫却能坦然无惧。她学富五车博古通今,却在泥一把水一把的田地里跪倒爬起乞讨生活……</p> <p class="ql-block"> 如今,我的生活轨迹与母亲年轻时重合,在生活的琐碎里忙得焦头烂额,或许我能体会到母亲当年的心境:是自己“我以我命”对明天的决绝;是对儿女们“甘为孺子牛”的坚韧,是对生活“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期待。当然,母亲还有的就是“虽有夫当无夫”的豁达。母亲一生为儿女而活却从不居功,不为难孩子是母亲遵循的原则。总需要城里乡下奔波着,从没有张口要求孩子们接送。人生中唯一一次坐过她女儿的车还是因为去内蒙请一乡间名医问诊。每次听到或见到身边的父母对儿女各种无理要求,我都会回想起母亲一生对儿女无欲无求的态度。是的,我的母亲明事理顾大局!</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出身贫寒不是过错,能屈能伸方为丈夫。”母亲虽然只是位其貌不扬,没有审美,委屈过活的女人,可是她配得上这句话。想想少年时对母亲的评价,竟是自己肤浅了!如果那时,我能亲口对母亲说:“妈,你很了不起,是个伟大的人!”那样,母亲离去的脚步中,还会多一份她自以为的圆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