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广州

方圆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春刚至,和夫人便闲聊起了新的一年出游计划。去年我们先后走进了北京、重庆、哈尔滨、长春、沈阳,虽说以前这些城市都或多或少的去过,但现在已经退休的我和即将退休的夫人自由行走的状态与过去相比已全然不同,一座又一座都市值得我们去重拾旧忆,去探寻新喜,去用心记录并珍藏。2月21日早晨,一家四口自无锡硕放机场启程,开启了为期五天四夜的广州之行。</span></p> 舌尖上的广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新年第一站选择在广州,一来对我而言这座南方都市是初次踏足,二来就是被其特有的美食文化所吸引。确实,几天的驻足与寻味,让我们的味蕾得到了充分的释放和满足,也让我们对“食在广州”有了快乐的体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粤菜,中国八大菜系之一,在中国灿烂的饮食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以粤菜为代表的广东饮食文化既与中原各地一脉相通,又有其自身的技艺与特点,而广州作为历代内外贸易集中的口岸和港口城市,为粤式饮食特别是粤菜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和场所。明、清两代,是粤点、粤式饮食成熟和快速发展的时期,此时的广州已经成为一座商业大城市,粤菜、粤点和粤式饮食真正成为了一个体系。闹市通衡遍布茶楼、酒店、餐馆和小食店,各个食肆争奇斗艳,食品之丰,款式之多,世人称绝,渐渐也便有了“食在广州”的美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品尝正宗而有特色的广州美食,自然要寻味当地的名家名店,米其林、黑珍珠餐厅指南品牌便成为我们拾味广州的首选。但随着网红店打卡餐饮时尚的流行,让许多名店又变得可遇而不可求,在广州就有“利苑酒家餐难订、玉堂春暖席难求、广州酒家位难等、炳胜品味味难寻”的说法。值得庆幸的是,在女儿、女婿的精心安排下,此次广州之行我们每天的正餐分别选择在这四家名店,让我们细细体验到了一把舌尖上的广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1日上午10点多飞机抵达广州,到文华东方酒店简单安顿后,中午12点多我们便已经围坐在了利苑酒家宜安广场店内,女儿提前两天就已经预订好了酒店餐位,又提前一天预订了酒店几个招牌佳肴。广州利苑酒家是香港利苑在内地开设的分店,以经营经典粤菜而闻名,这是一家位于越秀区宜安广场4楼的酒店,广场坐落在一片老市口之中,外表看很是普通,周边的道路也较为狭窄,颇有点“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但进得广场四楼的酒家,里面熙熙攘攘,正是电视上见到的老广州茶楼的味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利苑,我们点了几道店家的招牌菜肴。女儿、女婿对银萝千层酥、杏鲍菇贡菜饺、芝士蓝莓拿破仑酥几道广式点心情有独钟;而我对脆皮乳鸽印象颇深,玻璃脆皮乳鸽正如其名,脆皮细薄如纸,色泽金黄透亮,每一口咬下去都能听到“嚓嚓”的声音,外脆里嫩,口感鲜美;令夫人赞不绝口的,则是被誉为广州汤泡饭第一名的龙虾汤贵妃泡饭,过了油的龙虾肉与蟹脚细炖慢熬,汤汁浓郁,煎炒过的脆米香香脆脆米粒分明,眼见得金黄色的脆米滑入汤煲里,“滋”的一声香味四起,轻轻一口,虾肉的弹、脆米的香、汤汁的鲜相互交织,果然是贵妃般的享受,回味无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提到利苑酒家可能许多人并不熟知,但说起杨枝甘露这款甜品大多数年轻人和女士都会喜爱,其实杨枝甘露就是由香港利苑酒家的甜品主厨于1984年首创的‌。女儿和夫人首餐即选择在利苑酒家,大概也是出于这样一种偏爱吧。杨枝甘露是一款以水果为主的清新甜品,由新鲜芒果、西柚和椰奶混合而成,再搭配少量西米,既保留了水果的天然香气,又增加了口感层次和甜美度。小小的一碗甜品浓缩了众多精华,细细品味,芒果和西柚的分量刚刚好,果汁也很浓稠,酸酸甜甜的口感恰到好处,多一分会太甜,少一分又太酸。作为一道清新自然的餐后甜点,与浓郁的粤菜风格形成了鲜明对比,恰好可以味道中和,美美的感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位于荔湾区沙面南街1号的广州白天鹅宾馆,是改革开放初期广州第一家也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的五星级酒店,在广州的酒店业与餐饮业均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到沙面岛游玩和在白天鹅用餐自然是两全其美的出行攻略,我们在广州第二天中午正餐即预订在白天鹅宾馆玉堂春暖餐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玉堂春暖位于白天鹅宾馆三楼‌,是这座广州老牌五星级酒店的一部分,餐厅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湛的厨艺,多次荣获米其林和黑珍珠三星荣誉,是广东餐饮业中的一颗耀眼明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餐厅环境幽雅,其设计充满了岭南庭院式风格,中庭以璧山瀑布为主景,装饰风格古色古香,充满了岭南风情。餐厅内设有鱼塘、瀑布、凉亭、小桥、池塘等元素,营造出如诗如画的氛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南方,广式点心既是粤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又是中国三大特式面点之一,历史悠久,品种繁多,造型精美且口味新颖,别具特色。而在玉堂春暖,榄仁沙琪玛便是其广式点心的一块金字招牌,与上海国际饭店的蝴蝶酥一样闻名,我对玉堂春暖的兴趣即由此而来。在店堂,沙琪玛既可按份点也可按块点,我们每人点了一块。细细品味,酥而不散,糯而不粘,甜而不腻,一切都是恰到好处,果然是沙琪玛中的天花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为了迎接即将到来的女婿生日,全家人稍稍奢侈了一把,我给每人点了半份佛跳墙,又点了一份清蒸石斑鱼,其他的就按各自的喜爱点了。玉堂春暖这一餐是我们在广州相对较贵的一餐,享用过精致的美食后,看着孩子们得意的笑容,也终于明白女儿第一天抢着请客而安排我第二天做东的小心思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如果说在老广州人内心的情怀里,有一家割舍不下的老字号酒家,那一定就是广州酒家了。这一号称百年老店的酒家开业于1935年,以“名店名厨名菜”而闻名于世,素有“食在广州第一家”的美誉。这也是我们在广州寻味的第三家名店,成为第三天中午用餐的选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找到的是广州酒家位于龙津西路的分店——粤宴西关。店内的环境自然不用多说,清雅精致,艺术感十足,如果你有幸坐在窗边的位置,透过彩色琉璃窗,便能欣赏到西关的美景,感受这座城市的广府古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前两天的美食之行,已经让我们对菜肴的选择驾轻就熟,一是挑选店里的金字招牌和粤菜经典,二是结合自身的喜好和口味每人各提出一两个建议,三是每天尽量选择不重复的菜肴。在广州酒家,一道道原汁原味的美味佳肴让我们对粤菜的喜爱也愈加浓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烧鹅,是女儿心心念念的一道菜肴,坐上桌的第一个菜名便是她报出的。广式烧鹅以其皮脆肉嫩、色泽红亮、味道鲜美而闻名,广州酒家更是将这些特性发挥到了极致,“咔嚓”一声咬下去,在脆皮断裂的瞬间,鲜嫩多汁的鹅肉与舌尖相遇,香甜的味道顿时在口腔中弥漫开来,让人欲罢不能;白切鸡‌,色泽洁白,肉质细嫩,主打的就是食材的新鲜与调料的鲜美;鲍汁风爪,先煮后炸再炖,成菜色泽金黄,糯软鲜香,入口即骨肉分离;而被誉为广式点心“四大天王”之一的虾饺‌,皮薄馅鲜,虾肉弹牙,透明状的半月造型,美不胜收。在广州酒家,每一道菜肴和美点都是如此的精益求精,不同凡响也确不虚此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广州天河区珠江新城,最闻名的当是网红地标“小蛮腰”——广州塔了,与广州塔隔江相望也有一家被称为美食天堂的粤菜名店——炳胜品味酒家。炳胜品味珠江新城旗舰店位于天河区珠江新城冼村路2号首府大厦内,到达广州第四天的正餐我们即选择在此。与广州酒家悠久历史相比,炳胜诞生于1996年,虽然至今只有近30年的时间,但其以地道的广州风味和精致的菜肴品质赢得了众多荣誉,是国家五钻级酒家并持续上榜于米其林、黑珍珠餐厅指南,成为一家备受欢迎的高品质粤菜餐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炳胜品味珠江新城旗舰店的内部环境也是典型的中式风格,每一处都精雕细琢,典雅大气,给人以美的享受。身在其中,宁静而又舒适,在柔和的灯光下,我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美食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脆皮叉烧是粤菜中的一道特色名菜,在炳胜也是特别受宠的一道佳肴。炳胜的脆皮叉烧有其独特的制作技艺,烤制时会在表皮沾上面包糠和秘制酱汁,使得烤出来的叉烧表皮更加酥脆,味道更加香浓‌。叉烧表面脆皮金黄,里面肉质嫩白,轻轻咬上一口,外皮酥脆,内部嫩滑,肥瘦相间,口感极佳,一上桌便俘获了大家的心并成了孩子们的最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粤菜讲究的是食材广博、选料考究、做工精细、质鲜味美、注重养生并着意追求色香味俱全,在炳胜品味,有两道看似普通的素菜佳肴吸引住了我的眼球。一道是原始水晶三味豆腐,豆腐是用山泉水手工制作而成,烹饪没有复杂的调味,只一点酱油提味,再有的就是海味鲜蔬的点缀,入口滑嫩如羹,既保留了豆腐的本味,又有着海味的鲜美,色彩搭配考究,令人眼前一亮。另一道是农家素炒,选用了众多的新鲜食材,有莲藕、荸荠、百合、木耳、西芹、荷兰豆,再点缀于一俩片彩椒,红、黄、绿、白、黑五彩纷呈,入口香脆,可谓嫩而不生、清而不淡、鲜而不俗,让人过目不忘。只这两道看似普通却不简单的素肴,便让在家掌勺的我对炳胜充满了敬佩和喜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寻味广府名店名肴的同时,孩子们的目光又投向了富有岭南特色的火锅。在广州潮汕的牛肉火锅早已家喻户晓,是潮汕美食的代言词。潮汕牛肉火锅,发源于潮州、汕头、揭阳等潮汕地区,原本都不产牛,却把牛肉火锅做成了汕头市级非遗项目。到广州的第一天晚上,女儿女婿即带着我们享用到了一顿正宗的潮汕牛肉火锅,那就是被称为广州美食地标、潮汕十大火锅品牌之一的潮发潮汕牛肉火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潮汕的牛肉火锅,牛肉都是现宰现卖,强调的就是一个“鲜”字,而以潮汕手切鲜牛肉为主打特色的潮发潮汕牛肉火锅,则把产业链伸展到了食物端的上游,自己养牛、自己配供,把这个“鲜”字又发挥到了极致。在北京西路门店的入口处有一个明档,专供店里的厨师现场生切牛肉演示,展现的也正是一个亮闪闪的“鲜”字招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遵循着“大味至淡”的潮汕美食准则,潮发火锅涮牛肉的锅底只是牛骨清汤和几片白萝卜,为的就是突出牛肉本来的味道。在选材时牛肉部位不同,质地不同,需要涮的时间不同,口感和味道也大相径庭。我们点了几款店里的招牌牛肉和牛肉丸,再加一些蔬菜,人均不到100元,倒也是物美价廉,一次心满意足的寻味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顺德和潮州都是联合国评定的“世界美食之都”,在广东顺德美食也是不可或缺的存在。品尝过潮汕牛肉火锅后,身处广州的最后一个晚上,女儿女婿又特别推荐并带我们品尝了“太艮堡毋米粥”火锅,也让我们与顺德的粥水文化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岭南气候炎热,夏多出汗,粥品便成为人们补充水分和营养的主要食物。顺德粥品丰富,具有浓厚的水乡特色,而太艮堡毋米粥火锅演绎着“有米不见米,只取米精华”顺德粥品的高端境界,将“生滚粥”与“清水火锅”相融合,别具一格,成为顺德粥水制作技艺的代表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太艮堡毋米粥火锅用精心熬制的丝滑无味的粥水为底料,按照“一鲜、二荤、三素、四粥”的涮食步骤,一菜一品,一涮一清,环环相扣,丝丝入味。一鲜,即先涮海鲜,逐一涮食海鲜虾贝,海鲜涮煮时释放出大量的谷氨酸钠,层层增加粥水的鲜甜风味;二荤,海鲜过后接着涮食肉类,依次涮食鸡肉、牛肉、猪肉,让高温带出肉脂香味,使粥底层次更加饱满;三素,再涮蔬菜,依次放入蔬菜,粥底风味继续递进,菜青味与肉味中和,又让粥底变得清爽;四粥,放入调味的生菜粒,粥滚关火。不知不觉,茶过三巡,菜过五味,而原本平淡无奇默默无闻的粥底竟演绎成为鲜香无比且充满灵魂的美味主角,只一小口便彻底征服了我们的味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食在广州,名不虚传。</span></p> 建筑里的广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初春,一家人在广州的时光是快乐的,也是奇妙的。如果说精致典雅的广府粤菜美食令我们齿颊留香而回味无穷,那么美轮美奂的城市经典建筑又让我们应接不暇而沉浸其中。都说建筑是流淌的音乐,用灵动的音符记录着历史的足迹;又说建筑是凝固的诗篇,用滚烫的文字叙述着城市的变迁。看过建筑里的广州,给你的就是如此的感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州,一座拥有悠久历史的现代化大都市,其城市建筑包含着多元融合、传统和现代并存的显著特点,而带有典型岭南建筑风格的广府传统建筑应该是广州的第一张城市建筑历史名片。2月21日下午,到达广州后游览的第一站,我们便走进了岭南代表性传统建筑群——陈家祠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陈家祠堂,又称“陈氏书院”,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祠堂建于清光绪年间,于1893年落成,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也是中国现存规模较大、保存最完好、装饰最为精美的祠堂式建筑,被誉为“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陈家祠堂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8000平方米,整体可分为三轴、三进,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身临其境,你会感慨于先人的智慧与巧妙。诺大的建筑群把众多大小不同的建筑物巧妙组合布局在平面方形的建筑空间里,前后左右,严谨对称,层次分明,虚实相间,井然有序。长廊、青云巷使整个建筑四通八达,庭院园林点缀其中,形成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整体,充分展现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美学特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沿着中轴线走进祠堂的中心,映入眼帘的便是聚贤堂。作为主体建筑的中进主殿,聚贤堂是整个祠堂中最为宏大的建筑。高堂遂宇,鸿图华构,屏风雕镂精细,匾额古朴厚重。最令人称奇的还是那富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屋顶陶塑瓦脊,引历史人物入画,叙民间故事神话,合吉祥美好寓意,精妙绝伦,栩栩如生,恰如一场永不落幕的高空戏台,穿越了时光,静静等候着一批又一批、一代又一代观众的到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漫步在祠堂建筑群中,你会时时惊诧于那无处不在精妙绝伦的建筑装饰艺术。作为岭南传统建筑的代表,陈家祠堂集岭南建筑装饰工艺之大成,荟萃了石雕、木雕、石雕、陶塑、泥塑、灰塑、铜铁铸、壁画等岭南民间建筑装饰的全部精湛技艺,尤其是具有岭南特色的陶塑、灰塑装饰艺术的运用更是独树一帜,鬼斧神工,出神入化。“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难怪一代大家郭沫若先生都如此赞叹,在我看来郭老这首借古喻今的诗句,正是这名满岭南的“百粤冠祠”古典建筑成就的绝佳写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广州,如果说陈家祠堂是广府传统建筑的典型代表,那么余荫山房就应该是岭南园林建筑的精致缩影了,喜爱古典园林建筑的我自然也不会放过这一难得的机会。2月23日,到达广州的第三天上午,便与夫人一起寻访这座位于番禺区南村镇镇北大街的广东名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余荫山房,又称“余荫园”,为清代举人邬彬的私家花园,建于1871年的清同治年间,是广州城内为数不多保存完好的古典园林建筑。余荫山房园林占地面积并不大,仅为陈家祠堂的十分之一左右,但传承了岭南庭院小巧玲珑的风格,设计精妙,布局精巧,园中有园,景中有景,是岭南园林建筑的杰出代表,与佛山梁园、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并称为“广东四大名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余荫山房总体构造并不繁复,其园林部分主要由四座主体建筑组成:卧瓢庐,是园主专为宾友憩息而设的小庐舍;临池别院,园主人读书泼墨的书舍;深柳堂,园主宴客会友之场所;玲珑水榭,则是园主人诗钟文酒、吟风弄月之处了。而其中最为精致也最具观赏价值的当是深柳堂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身为园林的核心建筑,深柳堂取名自唐诗“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是园主人邀集骚人墨客把酒言欢、吟诗作对的场所。走进深柳堂你会发现,与小巧的外观相比,内厅却显得相当宽敞大气,借助一面屏风和两个花罩,巧妙地将方正的大堂分隔为几个大小不一但又主次分明的厅室。虚实之间,让原本单一的空间层次顿时变得丰富和生动起来。堂内自是书香浓郁,名家墨宝闪耀,珍品琳琅满目。四块檀香木雕屏风上刻有晚清三大才子刘山舟、张船山、翁方纲和乾隆大学士刘墉等名家的诗句和书法手迹,与两个玲珑剔透的珍奇木刻大花罩和三十二幅清新典雅的桃木扇画争奇斗艳,把深柳堂烘托得越发富丽堂皇,颇有“大雅含宏”的气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余荫山房园林中央,有一座小小的廊桥南北相跨,将花园分为了东西两个部分。廊桥长不过20余米,却是岭南园林中的经典之造,精巧的将桥、廊、亭、栏连成了一体。徘徊在廊桥之上,但见花影迷离,绿径通幽,一步一景,步移景迁,怎一个“妙”字可以形容。往左瞧,深柳堂前花团锦簇,落英缤纷,恰似“红雨”缠绵;朝右看,水榭岸边绿树成荫,苍翠欲滴,犹如“绿云”浮现。而静卧其间的廊桥,“浣红跨绿”却俏不争春,只留下这诗情画意般的美名,倒真是名至实归了。1998年中国邮政曾发行过岭南四大名园的邮票,其中面值最大的一枚展现的就是余荫山房这一标志性景观。这,应该是这座岭南名园又一份荣耀了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州作为历代内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其历史文化建筑自然也会受到外来建筑风格的影响和渗透,沿江西路中西合璧的民国建筑群、具有浓郁西方建筑色彩的天主教圣心大教堂和沙面原租界欧式建筑群便是广州第二张城市建筑历史名片。2月22日,到达广州的第二天,我们漫步于沿江西路和沙面岛,开启了新的城市建筑探寻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在珠江北岸越秀区的一德东路,静静伫立着一座哥特式艺术典范建筑,即被当地人称为“石室”的广州圣心大教堂。大教堂由法国设计师参照巴黎圣母院设计,由中国工匠耗时25年于1888年清光绪年间建造而成,因其奠基日选在圣心瞻礼日,故名“圣心大教堂”。教堂通体由纯花岗岩石砌筑,是国内最大的一座以高直尖顶为特色的哥特式建筑,也是全球四座全石结构的哥特式教堂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圣心大教堂整体建筑面积达2754平方米,东西宽35米,南北长78.69米,由地面到塔尖的高度为58.5米。教堂最具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是正面一对高耸入云的双尖石塔,塔身由强劲的扶壁、斜撑的飞拱、连锁的尖拱和无数的小尖庭构成并加以装饰。走近圣心大教堂,但见东、西两座塔楼左右对称,巍峨挺拔,塔尖瘦削高耸,直入云端。独特的哥特式建筑风格及装饰手法,使整座教堂气势恢宏,极富西式建筑韵味和视觉冲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教堂前面有尖形拱门三个,穿过正中的拱门走进教堂,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陌生而又震撼的世界。教堂内高大而又深邃,一个个十字型尖券拱顶彼此相连,共同构建起一个宽大通敞的内部空间,优美的尖形玻璃拱窗整齐排列在两侧上方,来自不同方向的三面巨幅圆形玻璃画窗于空中遥相呼应。而最吸引眼球的应该是那剔透的彩色玻璃以及亮丽的玻璃窗画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作为哥特式建筑又一显著特征,在教堂的正前方和两侧上方的“柳叶窗”上,一幅幅绘有宗教故事的巨幅玻璃窗画神秘而又灿烂。教堂正立面内侧和东西两侧立面墙上,各有一个直径近7米的圆形“玫瑰窗”,花窗玻璃以红、蓝二色为主,色彩鲜艳而又不失调和。在室外自然光的透视下,“柳叶窗”与“玫瑰窗”交相辉映,烘托出了教堂浓厚的宗教气氛,为这座光影里的建筑增添了一抹艳丽的色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出教堂,心中仍难以平静。斗转星移,时过境迁。如今这座高耸壮观的建筑早已成为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真实地记录着这座城市百余年来岁月的沧桑,这应该就是建筑的历史价值和魅力所在了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参观罢大教堂,沿着城市的老街旧巷一路向南,步行大约10多分钟的时间便会来到珠江北岸的沿江西路,一条具有百年历史的民国建筑风情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和上海的外滩、武汉的江汉路一样,广州沿江西路的历史建筑群大都集中在民国初期建成,也是广州民国建筑四大集中地之一。‌这里,曾经诞生过无数的辉煌,有着广州“十里洋场”之称,是广州古今商业发展和对外贸易的见证地。沿街保留着一口通商时期的粤海关旧址、新古典风格建筑代表的邮务管理局和中国最早的“摩天大楼”南方大厦等著名历史遗迹,呈现出新老碰撞的混搭建筑风格,被誉为广州的“外滩”。漫步于沿江西路,就仿佛穿越了时光,回到了那个充满故事与传奇的年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自沿江西路东端往西走,映入眼帘的是位于沿江西路113号的爱群大厦。爱群大厦即原爱群大酒店,高64米,共15层,建成于1937年。其独特的三角形造型与位于上海淮海中路的武康大楼较为相似,辨识度极高,但又远比武康大楼高大气派,曾为“开广州高层建筑之新纪元”的标志性建筑,并稳坐“广州第一高楼”的宝座长达30年‌。大厦借鉴了美国纽约伍尔沃斯摩天大厦的设计手法,又在哥特式复兴风格中注入些许岭南建筑元素,中西融合,具有简洁、明静、端庄、和谐的建筑特色,在沿江西路民国建筑群中有着独特的地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来到沿江西路中段的43号,便是广州邮政博物馆,一座具有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欧式建筑。此旧址最早为大清邮局所在地,原建筑建于1897年毁于1912年,1913年由英国工程师设计并开始重建,1916年建成开业。整栋建筑线条简洁,布局对称,正立面以八根希腊爱奥尼石柱通贯二、三两层,既增添了建筑的稳定感,也使得建筑更加典雅,更富时代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移步继续西行,眼前是位于沿江西路29号的粤海关大楼‌。该建筑建成于1916年,为民国时期广州海关旧址,现为中国海关博物馆广州分馆。大楼又称“大钟楼”,坐北向南,地下室至钟楼共五层。建筑呈现出巴洛克式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平面呈内廊式布局,入口有数十级台阶延伸向上,采用爱奥尼式巨型双立柱并通贯二三层,建筑风格庄重,尽显海关威严,奠定了粤海关旧址作为中国海关大楼建筑风格的主基调,也是广州标志性建筑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一路向西,过粤海关顺着沿江西路再往前走,便是沙面了。在广州有不少地名都以“沙”作名,但指的并不是供人休闲嬉戏的沙滩,而是在江心堆积的小岛。沙面,位于珠江白鹅潭畔,曾称拾翠洲,是由珠江冲积而成的沙洲。1859年前,沙面岛多为渔民聚居,是国内外通商的要地。1859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沙面正式开展租界建设,成为一个独立封闭的区域,1861年起沙面又沦为英法两大势力租界。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沙面租界内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建筑街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沙面岛东西长不足千米,南北宽也只300米不到,以贯穿东西的沙面南街、沙面大街、沙面北街三条街道为主干线,将整个小岛构划成“三横五纵”的街巷布局。小岛面积不大,却曾是广州的重要商埠,并在此设立过多个国家领事馆。街区拥有150多座风格各异的历史建筑,广东外事博物馆、英国领事馆、苏联领事馆、汇丰银行、海关馆舍旧址、英国雪厂、露德天主教圣母堂、基督教沙面会堂等一批带有鲜明风格特征的著名建筑遍布其间,是广州最具异国情调的欧洲建筑群。</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们是中午时分到达沙面的,在岛上极富盛名的白天鹅宾馆三楼玉堂春暖用完午餐,随后便走进了小岛的街巷深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沉浸在沙面,尘嚣与喧闹一点一点离我们远去,只瞧上几眼,夫人和孩子们便喜欢上了这一片绿洲。在夫人眼里,沙面是历史的记忆,也是生活的港湾,有宁静,也有温馨。“当我们的唇齿还留着香,当我们一步三回头,决定还是在这园林式的酒店拍张全家福,感觉方可真正留住这美好美妙的感受后,我们一脚已踏进了沙面的林荫大道。进入到午后休闲消食时光,我们就开始了自由活动。孩子们说岛上的咖啡馆很有格调,他们要到那里坐坐,上上网顺便处理点工作;先生什么也没说,也不再理会人,一头扎进了他的摄影天地;剩下我一人独自漫步,却也收获了一份意外的宁静和悠闲惬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沙面岛在十九世纪是英法的租界,岛上保存了很多较为完好的欧式建筑,有仿哥特式、新巴洛克式的,也有券廊式、新古典主义风格的。这些建筑与遮天蔽日的古树木相映相融,似乎在无声诉说着曾经的那段历史,让人有一种穿越感,既不知身在何时也不知身处何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沙面岛上的气候是清新宜人的,也是温湿温热的,漫步在树干上长满绿藓的林荫街道上,层次分明的鲜花犹如一幅幅花卷,不断展现在眼前。一幢幢小洋楼的院子里总有各种颜色的三角梅或伸出头来,或伸着懒腰倒挂着,那颜色有深红的有浅红的,有橙色的,有粉色的,还有白色的,很是娇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细看街道上的人们,不少也不算多,似乎有游人也有本地人,有坐在花圃边休息的,有拍照的,有网红在直播的,有打羽毛球的,还看到一个老外弹着吉他在献艺歌唱,驻足倾听,居然唱的童安格的《其实你不懂我的心》。整个街道的氛围是融洽和从容的,所有的人和物似乎既独立又相融,不压抑不吵闹不拥挤,干净柔美有序,是古今的对话,是中西文化的交融,也打有鲜明的岭南特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沙面,一座名副其实的充满异国情调的“露天建筑博物馆”,一段令人留恋的充满美好记忆的闲暇慢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知不觉中广州之旅已进入了尾声,意犹未尽的我们又把视线转向了珠江岸边的都市新城现代建筑群,那里有广州壮观的城市天际线,那里也有代表广州国际化大都市新形象的城市建筑新名片。2月24日,在广州游览的最后一站。傍晚时分,我们来到了珠江北岸的海心沙公园,踏上探寻广州建筑之美的收官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州珠江新城,位居天河、越秀及海珠三区的交接处,地处最具繁荣的天河商务区,也是广州摩天建筑最为密集的地方。坐落在新的城市中轴线上,东塔、西塔、中信大厦等众多超高层建筑宛如一幅幅精美的立体画卷,共同构成了广州灿烂的城市天际线,展现出国际化大都市的现代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站在海心沙公园向北眺望,两座高耸的摩天大厦比肩而立,交相辉映,宛如双子星般璀璨于都市之上,这便是广州著名的东、西二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东塔,是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地上112层,地下4层,建筑高度530米,是仅次于广州塔的广州第二高楼,也是广州珠江新城标志性建筑之一。东塔建筑外观方正,线条简洁,呈四边形又分为三节,自下而上表达出节节高升的寓意。夕阳之下的东塔巍峨挺拔,犹如都市丛林中的一棵参天巨擘,直插云霄,彰显出岭南名城的蓬勃生机和活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塔,全称广州国际金融中心,由地下4层、地上103层的主塔楼和28层的附楼组成,总高度440.75米,亦为广州珠江新城六大标志性建筑之一。西塔主塔楼以“通透水晶”为设计理念,平面由六段圆弧组成,形成独特的纺锤体外形。与峻峭挺拔的东塔相比,夕阳下的西塔更显温婉雅致,就似一块圆润通透的绿水晶般镶嵌在都市之上,熠熠生辉,映照出南国都市的似水柔情与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当把视线从东、西塔上收回,转身向南隔江相望,一眼见到的便是广州城市建筑新地标广州电视塔,被人们昵称为“小蛮腰”的广州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广州塔位于广州城市新中轴线与珠江景观轴交汇处,与珠江新城隔江相望,是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旅游观光塔。塔的建筑总高度600米,其中主塔体高450米,天线桅杆高150米,由来自荷兰的一对建筑师夫妇设计。设计师以女性婀娜身姿和柔美曲线为灵感,准确契合了岭南水乡的文化气韵。塔身自下而上逆时针扭转45度,犹如一位优雅的舞者轻盈的扭动着身姿,带来畅快而又灵动的视觉效果。广州塔,因其独特设计造型,与珠江交相辉映,已成为都市新中轴线上一道最为靓丽的风景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夜色降临,华灯初上,原本沉寂的都市刹那间便迷离了起来。和白天相比,灯火阑珊中的东、西塔更添几分绚丽和妩媚,与夜幕中都市里的建筑群珠璧交辉,光影交错间编织出梦幻般的景致,让人沉醉在这繁华而宁静的不夜城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而在珠江南岸,广州塔宛如身着霓裳羽衣的仙子,在江水的轻抚下,绽放出万道璀璨光芒,将夜色装点得如梦如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夜渐深,情未央。再一次回首,美丽的羊城以光影为笔用星空作幕,为我们奉上了一幅幅流光溢彩的精艳画卷,美不胜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游在广州,不枉此行。</span></p> 风情中的广州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初春,身在广州的时光是自由的,又是温暖的。当时间一点一点的慢了下来,此时随意的走进城市深处,你总会发现一些不一样的风景。走到哪里,那厚重的人文气息、浓郁的烟火氛围、时尚的生活情调都会时时包围着你,又总在不经意间提醒着你,这里是广州,一座充满南国风情的现代都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初到广州,便听说了一则流传了近百年的俗语,叫作“东山少爷,西关小姐”,引起了我的好奇。细细检索,俗语来源是说,民国初期,广州权贵人士基本都居住在东山口的洋房里,出入东山的少年自然多是官家子弟;而西关自古便是广州商业繁华区域,在西关大屋进出的小姐显然都是富商们的千金了。东山口与老西关,花园洋房与西关大屋,权力与财富,现代与传统,各分东西,却相辅相成,是支撑着整个三十年代广州商业社会的两大缩影,也串联起广州穿越百年连绵不断的城市脉络,成为游人向往的两座知名城市地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此次在广州我们下榻的即是离东山口很近的广州文华东方酒店,一座典雅奢华的现代风格酒店。以前在三亚珊瑚湾也居住过该品牌酒店,曾经留下了颇深的印象。</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酒店地处繁华的都市商业中心,就在享负盛名的太古汇之内。周边的轨道交通也很是发达和便捷,酒店下便是地铁一号线、三号线的站台,为我们漫游广州提供了很大的便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自酒店不远处的体育中心站乘坐地铁一号线,只三站路便是东山口站。东山口位于广州城市东侧的东山岗并因此得名,现属广州市越秀区。在广州的第三天下午,一家人便走进了期待中的东山口,融入了东山口的老街旧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进东山口,迎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城市烟火和清新的小资情调。这里有最具广州气息的老街道东华东路,有宝藏美食店遍布的庙前直街,自然也有潮流网红店汇聚的庙前西街。在东山口,当欧式建筑、民国风情与现代流行汇聚交融,营造出的便是一种别样的城市格调,一种独特的时尚空间。于是,这里便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漫步在青青的石砖路上,手中捧着一杯奶茶,仿佛便能穿越时光触摸到岁月的芬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进东山口,你又会感受到浓浓的城市风情和清新的人文气息。这里坐落着600多栋中西合璧的复式小别墅,也保留了众多的珍贵建筑。这一座座老建筑最迷人之处在于,它们是生动而又鲜活的历史,就存在于真实可触碰的生活日常之中。于是,这里又成了我和夫人的最爱。一块块门牌,一座座建筑,虽然不是一眼惊艳,却都在细细品味中透露出一抹抹岁月的柔光,叙述着一则则南国都市爱的往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霄九”。庙前西街36号,一幢不起眼的二层小楼,讲述的是一代伟人毛泽东对爱人杨开慧刻骨铭心的爱。1925年10月至1926年10月,这里见证了这对革命伴侣极为珍贵的一段幸福时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奔向自由自在的春天!打破一向的束缚!勇敢地奔啊奔”。文德东路25号文德楼,讲述的是年轻的革命家周恩来与爱人邓颖超志同道合的爱,那是周恩来向小超发出的深情呼唤。就在二楼一间10多个平方的小屋,桌上的日历定格在1925年8月8日,见证了这对伉俪新婚燕尔美好时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淡漠寡情的风子,时时攀起脸孔呼呼的刮叫起来,是深山的虎声,还是狮吼呢?胆小而抖擞的,个个都躲开了!穿插在躲避了的空洞洞呼号而无应的是我爱的风子呀!风子是我的爱,于是,我起始握着风子的手”。文明路的钟楼里,给我们讲述的则是一代文豪鲁迅与许广平深沉的“风子之爱”,那是许广平爱的甜蜜与勇敢告白。从1927年的1月至8月,这里见证了一对爱人由相知到相惜的爱的历程。同年10月,他们在上海完婚,从此相濡以沫,甘苦与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似乎,爱,永远是人生最终的归宿。徜徉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细细寻找着那些曾经的爱的足迹,风情中的广州总是会给你以最清晰的记忆和最朴实的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走过时光荏苒的东山,也自然会来到一路繁花的西关。西关,因明清时位于广州城西门外而得名,现属广州市荔湾区,是广州历史最为悠久的商业老区,也是近代广州最繁华的人口聚居区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与东山口开放式的现代城市风格不同,传统的西关景致大多集中在永庆坊旅游区内。景区由逢源大街、昌华大街、恩宁路、多宝路、宝源路等五处相连的历史文化街区组成,汇聚了西关风情、骑楼建筑、粤剧曲艺等岭南文化特色,是老广州传统文化风貌最典型的代表街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来到西关,随处可见的便是那错落有致沿街铺展的骑楼。西关的骑楼是温情的,灰白的石柱撑起了连绵的廊道,勾连的是邻里间的和睦,撑起的是行人岁月静好的天地。西关的骑楼又是多情的,拱券门廊下静静流淌着百年的光阴,悠悠述说着岭南古城的往昔繁华。斑驳的青砖上,爬满了岁月的青苔,让人不由自主的放慢脚步,沉浸在西关那独特的韵味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西关的老街小巷,弯弯曲曲,如同迷宫一般。执着的走进街巷深处,去寻觅传说中的西关大屋。在广州,西关大屋如同俗语中的“西关小姐”一般,总是一个代表性的符号与标志,这些清代豪门富商留下的大型广府民居,象征的便是显赫的财富与地位。作为曾经的商贸汇聚地,鼎盛时期的西关曾经拥有过800多间西关大屋,颇为壮观,只可惜现在尚存的已不到10间,少数完好的经过修缮用作博物馆,其余的也都改为茶馆或商铺了。带着一份好奇走进一间大屋,那份古朴的气息依旧扑面而来。雕花的木门、石砌的门槛、墙上爬满的藤蔓,每一处都透露着岭南文化的韵味与风采,带你穿越时空,回到那个繁华而又悠闲的年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漫步在西关的左街右道,观骑楼,赏大屋,尝美食,不紧不慢,不疾不徐,倒是格外的平和与雅致。耳濡目染‌之中,一直漂浮在脑海里的“西关小姐”映像也渐渐深刻起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清中期以后,广州一口通商,西关经济持续繁荣,富贵阶层重商重教,文化教育也随之发展。至清朝晚期,广州已有三百多家私塾且大多设在西关,此间女子私塾逐渐完善,西式教育亦不断兴起,西关小姐接受教育已成为时尚。在时代变革中应运而生的西关小姐学贯中西,并逐渐成为活跃在各个阶层的新女性,她们的服饰、生活方式、社会交往和学识无不成为“时尚”的标志,代表着近代广州最为风雅和繁华的生活。“西关小姐”也从最初简单的人文标签演变成为代表广州时代进步与潮流方向的流行符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沉浸在南国都市里,一家人的心情也愈加放松下来,行动也愈发变得轻松和自如。女儿和夫人兴趣相投,逛书店,进博物馆,总是形影不离,还乘兴赶到广州艺术剧院观看了话剧九人社《双枰记》在广州的首场演出,总算是心满意足。女婿是个健身迷,起早贪黑,每天穿梭在各个健身房之间,独享其乐,也算是收获满满。而我则是逍遥自在,喜欢四处转悠,进菜场,逛花市,走街串巷,正是“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自然也是其乐融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带着欢喜与满足结束了初春的广州之行。回到家中,细细回味,慢慢整理,用文字和图片把一个立体丰满的广州留在纸上刻进心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这,就是旅行带来的快乐和享受。</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3月18日</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font-size:22px;">方圆记于无锡香樟园</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