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孩子轻易被恐惧所打败

龚老师(拒闲聊)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color: rgb(155, 155, 155);">文:龚老师</span></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font color="#9b9b9b">图片:网络</font></div> <b>一、生活中的各种恐惧的“纸龙”</b><br> 有这样一个实验:用纸做一条长龙,长龙腹腔的空隙仅仅能容纳几只蝗虫,将蝗虫投放进去,结果它们都在里面死了,无一幸免!而把几只同样大小的青虫从龙头放进去,然后关上龙头,观察者就会看到,仅仅几分钟,小青虫们就一一地从龙尾爬了出来。<br> 原因再简单不过,蝗虫性子太急躁,除了挣扎,它们没想过用嘴巴去咬破长龙,也不知道一直向前可以从另一端爬出来。因而,尽管它有铁钳般的口器和锯齿般的大腿,也无济于事。<br> 命运往往也是如此。许多人走不出人生各个不同阶段或大或小的阴影,并非因为他们天生的条件比别人差,而是因为他们没有想到要将阴影的纸龙咬破,也没有耐心慢慢地找准一个方向,一步步地向前,直到眼前出现新的洞天。<br> 人生随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纸龙”,形成内心的阴影,下面我们来看看生活中的案例。<div> 【案例1】家长对孩子未来的恐惧<br> 晓妍的妈妈是一位全职主妇,她将全部的心血都倾注在了晓妍的身上。从晓妍上小学开始,妈妈就为她规划好了未来的每一步,从重点初中、高中,到名牌大学,再到一份稳定体面的工作。每当看到其他孩子在各种竞赛中获奖,或者在特长方面崭露头角,晓妍妈妈就焦虑万分。她不断给晓妍报各种辅导班,不管晓妍是否感兴趣。晓妍妈妈总是担心,如果现在不抓紧,晓妍未来就会落后于他人,找不到好工作,生活没有保障。在这种高强度的安排下,晓妍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不升反降。<br> 归纳来说,家长对孩子未来过度的恐惧,往往会采取不合理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带来巨大压力,反而不利于孩子的成长。<br> 【案例2】孩子对人际关系的恐惧<br> 小悠是个性格内向的女孩,刚上初一。在新的班级里,她总是不敢主动和同学们交流。有一次,她不小心碰倒了同学的水杯,同学有些生气地说了她几句。从那之后,小悠更加害怕和同学相处,总是独来独往,害怕自己再犯错被同学指责。她甚至开始抗拒去学校,对校园生活充满恐惧。<br>  这表明孩子在人际关系中遭遇一点挫折,可能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影响他们正常的社交和校园生活。<br></div> <div><br></div> <b>  二、打败恐惧的小技巧</b><br> 那么,该如何打败这些恐惧呢?我们还是通过几个案例来学习。<br> 【案例1】聚焦优势,驱散孩子未来的迷雾<br> 李先生,一名普通的上班族,和妻子一直为女儿小敏的未来忧心不已。小敏升入初中后,周围家长纷纷疯狂地给孩子报各类辅导班,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李先生夫妇也受此影响,焦虑之下给小敏报了好几门课外课程。结果,小敏每日忙得晕头转向,成绩却不见明显提升,甚至产生了厌学情绪。<br> 李先生敏锐地意识到不能再如此下去。他和妻子静下心来,认真剖析小敏的优势与兴趣。他们惊喜地发现,小敏在绘画方面极具天赋。于是,夫妇俩果断减少了其他不必要的辅导班,专门为小敏寻觅专业的绘画老师。李先生不再盲目跟风其他家长,而是专注于挖掘小敏的潜力。渐渐地,小敏在绘画比赛中多次获奖,自信心大幅提升,学习其他科目也更具动力。<br> 在此过程中,李先生采用 “优势聚焦法” 克服了对孩子未来的恐惧。当家长对孩子未来感到迷茫恐惧时,不妨像李先生一样,停下匆忙的脚步,仔细观察孩子日常表现,从兴趣爱好、擅长活动等方面,探寻孩子独特优势。同时,运用 “理性规划法”,不盲目照搬其他家长的教育模式,依据孩子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发展规划。明确优势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为孩子创造更有利的发展条件,将关注点从泛泛的担忧转向具体可操作的规划,以此有效缓解内心恐惧。 【案例2】分解目标,战胜英语学习恐惧<br> 强强曾是个对英语学习极度恐惧的孩子。小学时英语基础没打好,进入初中,课程难度加大,他愈发跟不上进度。每次英语考试成绩都不理想,这使他对英语学习充满抵触。<br> 强强的父母发现问题后,并未责备他,而是和他一同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从最基础的单词背诵着手,每天让强强背诵 10 个新单词,并借助有趣的单词游戏助力记忆。讲解语法知识时,父母结合生活实际例子,让强强更易理解。每次强强取得一点小进步,父母都会给予肯定与鼓励。慢慢地,强强对英语学习的恐惧逐渐消散,成绩显著提高。他从害怕上英语课,转变为主动寻找英语阅读材料提升自己,成功克服了学习上的恐惧心理。<br>  在这一过程中,强强和父母运用“分解目标法”战胜学习恐惧。将学习英语这个大目标,细化为每日背诵一定数量单词、理解一个语法点等小目标,让任务更具可操作性,避免因目标过大而生畏难情绪。同时,采用 “趣味学习法”,借助单词游戏、生活实例讲解语法等方式,将枯燥学习变得有趣,激发孩子学习积极性。此外,“及时鼓励法” 也极为关键,父母对强强每一次小进步的肯定,都能增强他的自信心,逐步积累战胜恐惧的勇气,让他在学习英语的道路上稳步前行。<br> 【案例3】逐步突破,化解人际关系恐惧<br> 小萱刚上小学时,性格极为内向,不敢与同学们交流。一次班级活动中,老师安排小组合作完成手工任务,小萱因不敢表达想法,常被小组同学忽视。这让她愈发害怕参与集体活动,对与同学相处充满恐惧。<br> 小萱的妈妈了解情况后,鼓励小萱从主动和邻居家小朋友打招呼开始,锻炼沟通能力。妈妈还时常邀请小萱的同学到家里玩,为小萱创造与同学交流的机会。在妈妈引导下,小萱逐渐开朗起来。她开始主动在课堂上发言,积极参与班级活动,与同学们的关系也日益融洽。小萱成功战胜了人际关系方面的恐惧,融入集体生活,变得更加自信快乐。<br>  小萱和妈妈主要运用“逐步突破法”克服人际关系恐惧。从最容易做到的与邻居小朋友打招呼开始,让小萱迈出社交第一步,逐步克服内心恐惧。同时,采用“环境营造法”,妈妈通过邀请同学来家里玩,为小萱营造熟悉、轻松的社交环境,助其在舒适氛围中锻炼沟通能力,适应与人交往。另外,“积极引导法”不可或缺,妈妈持续鼓励小萱参与社交活动,在小萱遇困难时给予正确引导,让她在一次次实践中积累成功经验,从而有信心面对更复杂的社交场景,最终战胜人际关系恐惧。 归纳起来,打败恐惧有这样几个小技巧。<br> 1.正视恐惧:首先,我们要承认恐惧的存在,不要逃避或忽视它。只有正视恐惧,才能找到战胜它的方法。<br> 2.分解问题:将大的恐惧分解成小的、可管理的部分。比如,如果孩子害怕考试,可以让他们先从小的测验开始,逐步建立信心。<br> 3.积极暗示: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来增强信心。比如,每天对自己说“我可以做到”、“我有能力应对挑战”。<br> 4.寻求支持:不要害怕寻求帮助。无论是家长、老师还是朋友,他们的支持和鼓励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面对恐惧。<br> 5.放松训练:通过深呼吸、冥想等放松训练来缓解紧张情绪,让自己保持冷静和理智。<br><br> <b>结束语:</b><br> 很多时候,打败自己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是父母的给予和上苍的恩赐,生命本身就是一种幸福。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我们应该珍惜,不要轻易把自己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