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邵静伟在赵春祥同志生平陈列馆开馆仪式暨三周年追思会发言</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各位领导、亲友、乡邻们:</p><p class="ql-block"> 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在这春意盎然、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共同参加赵春祥同志三周年追思会暨生平陈列馆开馆仪式。作为亲属代表,有幸与大家共同追忆这位平凡而伟大的老人。</p> <p class="ql-block"> 我自幼生长在潭头南街,与姑父家仅一巷之隔。记忆中的姑父总是行色匆匆,那时他在大清沟卫生院工作,后来调任九龙山疗养院任院长。每逢年节,望着这位总把白大褂穿得笔挺的长辈,只知道他是位受人尊敬的医者。直到多年后,当历史的尘埃被轻轻拂去,这位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打开装满勋章的布包,我们才惊觉:原来英雄就在我们身边。</p> <p class="ql-block"> 1943年的太行山上,14岁的赵春祥披上八路军军装。他跟随刘邓大军转战南北,铁蹄踏过十八个省,淮海战役的硝烟未散,又踏上解放西南的征途。在那些星夜渡河的岁月里,这个被战友们亲切唤作"小鬼"的少年,曾紧拽马尾巴淌过冰冷的河水。抗美援朝战场上,他唱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用青春热血铸就和平丰碑。</p> <p class="ql-block"> 这些浸染着硝烟的记忆,直到老人晚年患有老年痴呆病才解封尘封往事。当国家颁发"共和国奠基者"勋章时,他像个孩子般举着奖章来到我的门店,眼中闪烁着星辰般的光芒。那些珍藏的解放华中南纪念章、淮海战役纪念章,还有抗美援朝70周年勋章,不仅见证着国家记忆,更镌刻着一位老兵的赤子之心。而当我们以为这些已是全部荣光时,老人又在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收到了国家颁发的纪念勋章。佩戴勋章巡街那天,他特意将不同时期的军功章错落有致地别在胸前,如同佩戴着整个世纪的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 当历史的车轮驶入2019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这个特殊的历史坐标上,国家为姑父颁发"共和国的奠基者、建设者"勋章。那天清晨,85岁高龄的老人特意换上干净整洁的衣服,捧着红绸包裹的勋章来到我的店铺。望着那枚金光熠熠的奖章,他孩子气地反复擦拭着勋章表面,将它与解放西南纪念章、淮海战役纪念章并排摆开。透过这些承载着共和国记忆的金属勋章,我们仿佛看见:那个紧拽马尾渡河的少年,已然成长为共和国大厦的筑基人。</p> <p class="ql-block"> 在姑父最后的岁月里,我们围坐听他哼唱军歌,看他把军功章擦得锃亮。如今,奕清、奕松、伊起等孙辈接过传承的火炬,将老屋打造成红色精神殿堂:整理泛黄的照片、人生年表事迹、精心铸造半身铜像。这座陈列馆不仅是家族记忆的容器,更是红色基因的孵化器——让后来者触摸到,英雄气概就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之中。</p> <p class="ql-block">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今天我们见证的不仅是一个家庭纪念馆的诞生,更是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的精神桥梁。愿赵春祥同志的革命精神,如同这满山春色,永远滋养着这片他深爱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