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湘潭我的湘潭大唐电力情

湘潭市油鼓民俗艺术研究中心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我的大唐电力情:舞梦交织的岁月长歌</b></p> <p class="ql-block">  在记忆的长河中回溯,1991年5月的那场湖南省总工会“三热爱”职工文艺调演,如同一颗璀璨星辰,照亮了我青春的航道。那是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文艺盛会,长沙工人文化宫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全省各行各业的职工群众汇聚于此,共同奔赴这场艺术的盛宴。</p><p class="ql-block"> 作为湘纺的一名毛头小伙,怀揣着对舞蹈的热爱与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我踏上了自编自导自演现代舞《征途》的征程。没有专业老师的面授,我就靠着一台录像机,反复学习北舞王连才教授的讲课视频,一帧一帧地抠动作,一段一段地磨节奏。当我在舞台上尽情舞动时,台下爆发出二十多次热烈的掌声,那一刻,世界仿佛都在为我喝彩。我荣获了编导表演一等奖,也由此开启了一段被邀请至全省各地交流教学、应接不暇的奇妙旅程。</p> <p class="ql-block">  命运的齿轮悄然转动,彼时湖南省电力艺术团正在湘潭大唐电力进行封闭式训练,筹备中南地区庆七一文艺调演。《征途》被热情推荐参赛,湘潭电厂俱乐部主任胡想,开着那辆威风凛凛的边三轮来接我,这一接,便将我与湘潭电厂紧紧相连,开启了近二十年的不解之缘。在排练过程中,我结识了刘福荫、许万里、曾春明等全省电力系统的文艺骨干,大家因舞结缘,为了共同的目标齐心协力。最终,《征途》斩获中南地区电力系统文艺调演一等奖,这份荣誉不仅属于我,更属于每一个为之付出心血的伙伴。</p> <p class="ql-block">  此后的岁月,我与湘潭电厂的羁绊愈发深厚。1999年,电厂备战全省电力系统文艺调演,我有幸参与其中,负责编排两个舞蹈节目。年轻组的《建设者之歌》,旨在展现大电力创业投产的辉煌历史;中老年组的《支前大嫂》,则是重现解放战争时期支前大嫂们舍生忘死支援解放军的感人场景。</p> <p class="ql-block">  排练的日子艰苦却又充满欢乐。地点在湘潭市岳塘区下摄司半边街的老电厂俱乐部,空间不大,设施也略显陈旧,但这里却承载着我们满满的热情与梦想。工会马云霞主席亲自挂帅,她的精明强干和对艺术的执着追求,感染着每一个人。来自基层的文艺爱好者们,白天上班,晚上和周末便一头扎进排练中。排练结束,大家就在电厂食堂吃饭,饭菜虽简单,却吃得格外香。中午没地方休息,舞台就成了我们的“床铺”,大家席地而睡,养精蓄锐,只为了晚上能以更饱满的精神投入排练。</p> <p class="ql-block">  比赛的日子越来越近,压力也越来越大,但没有人退缩。终于,我们登上了湖南大剧院的舞台,当音乐响起,灯光聚焦,我们将无数个日夜的汗水与付出尽情挥洒。最终,两个节目双双荣获一等奖,那一刻,全场欢呼,我们相拥而泣,所有的疲惫与艰辛都化作了幸福的泪水。</p> <p class="ql-block">  2002年根据刘福荫主席延续十多年救助朝鲜族孤儿感人故事改编的音舞诗剧《金穗的故事》。在担任编导时,我一心想要把这条感人至深的主线,通过跌宕起伏的表演,塑造出英雄、无名英雄、英雄之女等鲜活的形象。金穗的爸爸是一位与犯罪分子搏斗后英勇牺牲的英雄,留下了孤苦伶仃的金穗,而刘主席承担起了扶助金穗十多年的重任。演出时,金穗与十多年未曾谋面的爸爸通过书信传递情感,台下观众无不为之动容,热泪伴着阵阵掌声,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p> <p class="ql-block">  如今,二十年的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当年的电厂、那些一起奋斗的人、那承载着梦想的剧场,依然在记忆深处熠熠生辉。那一段段与舞蹈相伴、与大唐电力同行的日子,是我生命中最宝贵的财富,那份割舍不断的湘潭电力情,早已融入我的血液,成为我灵魂深处永恒的眷恋 。 每当回忆起这些过往,心中便涌起一股暖流,我知道,无论岁月如何变迁,这段情都将永远在我心中激荡,成为我人生路上最温暖、最有力的支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