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6日一早没有看成梯田日出后我们来到被联合国评为最佳旅游乡村的阿者科村。</p> <p class="ql-block">阿者科村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梯田遗产区五个重点村落之一,也是第三批中国国家级传统村落。</p><p class="ql-block">村子始建于1855年,全村65户481人,均为哈尼族,完整保留了森林、水系、村寨、梯田“四素同构”的生态环境,被誉为“云上梯田人家”。这里有独特的哈尼传统民居聚落空间,67座蘑菇房集中连片分布,还有古树、古井、寨门、寨神林等构成独特的村落景观。</p><p class="ql-block">2018年,“阿者科计划”实施,坚持“内源式村集体主导”的开发模式,村民以梯田、房屋和生活方式入股,成立村集体旅游公司进行开发经营。通过推出梯田徒步、插秧体验等19项活态文旅项目,结合生态种养业,推广“稻鱼鸭”综合种养等,带动了全村村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阿者科村先后获得“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等称号,2024年11月15日,入选联合国旅游组织公布的“最佳旅游乡村”名单。</p> <p class="ql-block">森林。</p> <p class="ql-block">水系。村里引水渠非常发达,即是生活用水也是梯田灌溉用水。</p> <p class="ql-block">村寨。大雾中游步阿者科村,别有风味,似入仙境。</p> <p class="ql-block">梯田。雾大只能看到近处梯田。</p> <p class="ql-block">俗称蘑菇屋中的村民在忙碌。</p> <p class="ql-block">离开元阳约3小时车程前往建水古镇。</p><p class="ql-block">建水古镇位于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古称步头、临安,自唐代元和年间建城至今已有1200多年历史。以下是关于它的介绍:</p><p class="ql-block">• 历史文化:1994年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这里是滇南政治、文化、交通中心,文化发达,人才辈出,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p><p class="ql-block">• 建筑风貌:古城核心区域占地1.03平方公里,保存有50多座古建筑,500余处造册挂牌保护的地面不可移动文物,被誉为“古建筑博物馆”和“民居博物馆”。其中,朝阳楼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历经600多年风雨仍巍然屹立;建水文庙始建于公元1285年,是除山东曲阜外的第二大文庙;朱家花园是清代乡绅所建,有“滇南大观园”之称。</p><p class="ql-block">第一个点就是朝阳门,其建造年代早于天安门。</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镇朝阳门,即东门城楼,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有着六百余年历史。它雄踞县城中心,是建水的地标建筑。城楼由48根巨大木柱支撑,覆以三重檐歇山屋顶,高24.45米。正面悬挂着清代书法家涂晫书写的“雄镇东南”巨匾,反面有“飞霞流云”巨匾,均气势非凡。朝阳门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仍完好如初,堪称“滇府第一楼”,不仅是古代军事防御象征,更是建水历史文化重要载体,承载着古城的沧桑变迁,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镇学政考棚位于临安路134号,是明清时期云南提督学政举行院试的考场。它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清康熙三十年移建至此。考棚坐北朝南,占地6000平方米,以甬道为中轴线形成六进院落,房舍整齐对称。这里是研究中国西南古代科举制度的绝好实物遗存,1993年被列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2019年成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内设有多个展馆,还会举办实景演出,让游客了解古代科举制度。</p> <p class="ql-block">古时小抄,字也太小了,咋能看清楚。</p> <p class="ql-block">有人想考个官当当。</p> <p class="ql-block">目标二品,想的挺美滴。</p> <p class="ql-block">看到临安府署,想到杭州的临安。以下是豆包帮我们了解两个“临安”。</p><p class="ql-block">名称来源</p><p class="ql-block">• 云南建水临安:建水在唐南诏时筑惠历城,汉语译为“建水”。元时设建水州,明代称临安府。其“临安”之名,有说法是“临进安南”之意,具雄镇东南、一统国际之大愿。</p><p class="ql-block">• 杭州临安:临安县建置始于东汉建安十六年(211),时称“临水县”,西晋太康元年(280)因境内“临安山”出名而更名临安县。南宋建炎三年(1129),升杭州为“临安府”,有“临时安置”,希望重振朝威、收复失地之意。</p><p class="ql-block">历史发展</p><p class="ql-block">• 云南建水临安:自元代以来,是滇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中心。明清时期,建水为临安府所在地,府的行政长官称知府。民国二年(1913年),撤销临安府,复设县治于建水,曾改名为临安县,后恢复建水县旧名。</p><p class="ql-block">• 杭州临安: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路治所,纺织、印刷等业发达,对外贸易繁荣。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正式定为行在所,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p><p class="ql-block">不过,两地名之间也有一些间接联系。元朝初年,大批南宋遗臣离开故都临安(今杭州),明朝洪武年间,又有百万汉民迁入云南充实边疆,他们扎根在建水,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建水的发展,也可能在文化等方面带来了一些影响。但从地名的传承和行政沿革等方面来看,二者没有直接的渊源关系。</p> <p class="ql-block">第一次看到罗列各品官官服的图案。</p> <p class="ql-block">建水文庙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1285年),至今有700多年历史。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是中国第二大文庙,国家4A 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文庙依照曲阜孔庙风格规制建造,采用中轴对称式布局,结构严谨。主要建筑有一殿、一桥、二阁、两庑、两耳、两堂、三亭、四门、六祠、八坊。“洙泗渊源”坊是其最华丽的建筑之一,有龙、麟、狮、象等巨型石雕。棂星门四根中柱穿脊而出,上罩元代盘龙青花瓷罩,全国独一无二。大成殿内有孔子及四配、十二哲牌位,前檐两根青石柱刻有龙腾祥云,22扇透雕木屏门是珍品。这里还保存着80余通重要碑刻、8块清朝皇帝御题匾额及众多古树名木。</p> <p class="ql-block">伴池一般指建水文庙中的伴池,其寓意和作用如下:</p><p class="ql-block">寓意</p><p class="ql-block">• 象征教化:伴池是文庙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在传统文化中有滋养万物、润泽生命的含义,象征着儒家文化如清水般滋养学子,使其接受教化,开启智慧,培养品德。</p><p class="ql-block">• 追求圆满:伴池通常呈半圆形,与“泮池”类似,在古代,泮池是官学的标志。半圆形寓意着“半璧”,有追求完美、圆满之意,激励学子们在学业和品德修养上不断进取,追求卓越。</p><p class="ql-block">作用</p><p class="ql-block">• 景观作用:伴池为文庙增添了灵动之美,平静的水面与周围的古建筑相互映衬,形成一幅优美的画面,使文庙更具庄重、典雅的氛围,让人们在参观时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和宁静的氛围。</p><p class="ql-block">• 防火作用:在古代,建筑多为木质结构,容易发生火灾。伴池储存的水可在火灾发生时作为消防用水,起到一定的防火、灭火作用,保护文庙的建筑安全。</p><p class="ql-block">• 风水作用:从风水角度看,水被视为财富和吉祥的象征。伴池的存在可调节文庙的气场,使这里气场和谐,寓意着文运昌盛、人才辈出。同时,它也符合中国传统建筑中“依山傍水”的风水理念,为文庙营造出良好的风水环境。</p> <p class="ql-block">文官从礼门进。</p> <p class="ql-block">武官从义路进。</p> <p class="ql-block">此亭2000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大成庙前栩栩如生的生肖</p> <p class="ql-block">这是古镇西门</p> <p class="ql-block">建水大坂井,又名溥博泉,位于建水古城西门外,是云南最富盛名的古井之一。它始建于明洪武初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井口直径2.7米,由六块弧形石板用石柱相扣而成。井水清澈透亮、冬暖夏凉、甘甜润口,“水味之美,冠甲全滇”,不仅供全城之饮,还成就了建水豆腐等美食。井栏上的绳索印痕,记录着岁月沧桑,见证了古城的历史变迁,是建水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建水朱家花园位于建水古城的建新街中段,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有“滇南大观园”之称。</p><p class="ql-block">其占地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呈“纵四横三”布局,有大小天井42个,房屋214间。整组建筑陡脊飞檐、雕梁画栋,庭院厅堂布置合理,空间景观层次丰富,形成“迷宫式”建筑群。建筑融合了江南园林与滇南民居特色,既雅外秀、形制规整,又布局灵活、环境清幽。</p><p class="ql-block">花园区域运用江南园林“借景”手法,设有“听雨轩”“映月池”等景点,水榭曲桥与花木相映成趣。园内的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湛,门窗上的砖雕图案包含传统吉祥纹样,廊柱上的石雕精细入微,木雕构件体现滇南地区特有的装饰风格。</p><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不仅是建筑艺术的杰作,还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朱氏家族与当地文人雅士交往频繁,园内留存多处名人题词。宗祠内的《朱子家训》,时刻告诫着朱氏后人要遵循道德规范,传承家族美德。</p> <p class="ql-block">朱家花园为何能保存如此完整?豆包回复主要有以下原因:</p><p class="ql-block">• 建筑质量高:朱家花园始建于清光绪初年,历经近三十年建成,采用了精湛的建筑工艺。整个建筑群未使用一根钉子,全靠榫卯结构连接,牢固性强。其砖雕、石雕、木雕三大工艺完美展现,且选用的建筑材料优良,为其长久保存奠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保护意识强:朱家花园的主人朱家族人有着较强的家族传承意识,重视对宅院的维护。花园内的《朱子家训》时刻告诫后人要勤俭持家、重视家族传承,这种家族文化使得族人对祖宅精心呵护。1990年建水县政府收回朱家花园后,先后投资进行整体维修,定期进行古建筑修缮,采用传统工艺和材料,并建立了专门的文物修复工作室,对馆藏文物进行保养维护。</p><p class="ql-block">• 地理位置优:建水地处云南南部,气候相对温和,较少有极端天气对建筑造成严重破坏。同时,建水在历史上并非兵家必争之地,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减少了战争等人为因素对朱家花园的破坏。</p> <p class="ql-block">建水县位于云南省南部,是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县。东接弥勒市等地,南隔红河与元阳县相望,西临石屏县,北连通海县、华宁县。</p><p class="ql-block">建水历史悠久,唐元和年间南诏国在此筑“惠历”城,至今有1200多年历史。元时设建水州,明称临安府,清乾隆时改建水县。这里曾是滇南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有“滇南邹鲁”“文献名邦”的美誉。</p><p class="ql-block">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建水保存有众多古建筑,如历经600多年风雨的朝阳楼,700多年历史的建水文庙,“滇南大观园”朱家花园,列入中国造桥史册的双龙桥等。此外,建水紫陶闻名遐迩,有“千年建水紫陶”的名片。在自然景观方面,县境南部五老峰海拔2515米,为最高峰,还有红河河谷、南盘江河谷等多样地貌。其特色美食丰富,建水豆腐等令人垂涎。在经济上,建水以农业、手工艺制作和旅游业为主要经济活动,是全省经济重镇之一。</p> <p class="ql-block">17日上午前往双龙桥。</p><p class="ql-block">双龙桥位于云南省建水县城西,横跨泸江和塌冲河,因两河蜿蜒如龙而得名,俗称“十七孔桥”。</p><p class="ql-block">该桥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最初为三孔石桥,后因河水泛滥、河床加宽,于道光十九年续建十四孔,与原三孔首尾相连。全桥长148米,桥身由约500块平整石块镶砌而成,两侧垒条石为栏。桥上建有南、中、北三座亭阁,清咸丰六年三阁毁于战火,光绪年间重建。居中的大阁最为壮观,为三层檐方形主阁,高约20米,屋顶为琉璃黄瓦,歇山顶。两端阁楼略小,为双层八角攒尖顶,造型玲珑秀丽。</p><p class="ql-block">双龙桥是云南省规模最大、艺术价值最高的多孔连拱桥,将桥梁建筑科学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是研究中国古代桥梁建筑史的重要文物,已被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应天湖湖水清澈,周边烟柳翠绿,湖中有锦鲤密集来去。天空碧蓝澄净,流云倒映在湖面,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p> <p class="ql-block">游完双龙桥紧接着就去坐米轨小火车。</p> <p class="ql-block">建水米轨铁路小火车位于云南建水,行驶在临安站到团山站之间,是个碧石铁路的一部分。它始建于1915年,原为寸轨铁路,1970年改为米轨。</p><p class="ql-block">小火车全长13公里,沿途设双龙桥站、乡会桥站等停靠点,车厢分为硬座、软座,还有敞开式观光车。其外观复古,充满法式风情,运行速度约20公里/小时,能让游客悠悠欣赏沿途古村落、古建筑和古桥等风光。每天上下午各有一班车,车票价格硬座100-120元,软座120-150元。</p> <p class="ql-block">小火车慢悠悠行进,找回早年坐火车的感觉。13公里四十分钟。</p> <p class="ql-block">列车服务员唱起了海菜腔的民歌。顺便了解一下相关信息。</p><p class="ql-block">花腰彝是彝族尼苏支系,主要聚居在云南石屏县北部山区。花腰彝姑娘用海菜腔唱的民歌。</p><p class="ql-block">• 艺术特色:海菜腔又称“石屏腔”,是一种对唱形式的民歌,有领唱、帮腔,音域宽广,旋律起伏连贯,婉转悠扬。</p><p class="ql-block">• 歌词内容:唱词通常用汉语表达,内容丰富,涉及爱情、生活、劳动等诸多方面,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有对爱情的赞美与追求。</p><p class="ql-block">• 演唱形式:一般由男女对唱,分为拘腔、正曲子和白话三部分,其中正曲由七言、四七二十八个字的七言词组成,民间叫正七腔。</p><p class="ql-block">• 文化价值:海菜腔是滇南“四大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是民族音乐的“活化石”,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传承意义。</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来到东风韵景区。豆包介绍东风韵的前生今世。</p><p class="ql-block">前生</p><p class="ql-block">东风韵的前生是东风农场。20世纪50年代,大批知青响应号召来到这里,开垦荒地,种植葡萄等作物,为农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当时,农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葡萄种植逐渐成为特色产业,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片土地上,知青们挥洒着青春和汗水,留下了许多难忘的回忆,也形成了独特的知青文化。农场的建筑多为简单的红砖房,充满了那个时代的印记,这些建筑虽然朴实无华,但却见证了农场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今世</p><p class="ql-block">如今,东风韵已华丽转身为著名的旅游景区。在保留原有农场风貌和知青文化的基础上,进行了艺术化的改造和升级。景区内最具特色的是由本地艺术家罗旭设计的万花筒艺术庄园,以独特的红砖建筑闻名。这些建筑没有一根笔直的线条,外形酷似一个个巨大的万花筒,充满了艺术感和想象力。景区还打造了大片的花海,薰衣草、马鞭草等花卉竞相开放,与独特的建筑相得益彰,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打卡拍照。此外,这里还经常举办各种艺术展览、文化活动,成为了一个集文化、艺术、旅游、休闲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让人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东风韵从一个默默无名的农场,发展成为了弥勒的一张亮丽名片,展现出了独特的魅力和无限的活力。</p> <p class="ql-block">东方韵所在的弥勒市是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下辖县级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北部。这里历史悠久,从西汉有记载至今已有2120年,2013年撤县设市。</p><p class="ql-block">弥勒旅游资源丰富。东风韵景区的红砖建筑群独具特色,宛如童话世界。锦屏山风景区有全世界最大的弥勒坐佛之一,吸引众多游客前来祈福观景。湖泉生态园是免费开放的湿地公园,草坪、湖泊、绿树环绕,还能喂天鹅,是休闲散步的好去处。红河水乡则打造出“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景观,水舞秀更是精彩。此外,还有充满彝族文化底蕴的可邑小镇,以及集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太平湖森林公园等。</p><p class="ql-block">弥勒的交通十分便捷,拥有完善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乘坐高铁3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省会昆明。这里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8.8℃,空气优良率99%以上,负氧离子浓度高,是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中国天然氧吧城市。其经济发展也表现优异,连续25年位居红河州第一,连续6年跻身云南省县域经济发展十强县。</p> <p class="ql-block">一个个大大印章排列有序。</p> <p class="ql-block">此景让人想起土耳其的卡帕多奇亚的石窟遗址,当然这里灵感来源于红酒瓶。</p> <p class="ql-block">此景让我想起伊朗设拉子瓦基尔清真寺,不知是否是设计者的灵感来源。</p> <p class="ql-block">背景墙又让我想到了捷克的人骨教堂。听听年轻人唱老歌,打赏支持一下。</p> <p class="ql-block">跟不上节奏🎶</p> <p class="ql-block">想象一下🌹盛开的景象,据导游说已经盛开一期,现在又种了薰衣草和马鞭草等,再过一阵又是花海一片。</p> <p class="ql-block">3月10天云南游行程到此结束。云南可玩的地方太多了,还有许多地方想去看看。期待以后再来云南。</p><p class="ql-block">跟着正规旅行社游玩体验感还是不错的,尤其是吃远超出预期,住也比想象的稍好。行程安排基本合理,司导的服务也基本满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