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记忆的长河里,家乡的麦收时节,犹如一幅被时光晕染的油画,每一抹色彩都饱含着炽热的日光、咸涩的汗水,以及父母忙碌又坚毅的身影。那是一段艰辛却满盈希望的岁月,承载着一家人对生活最纯粹的期盼,也是乡村文化中熠熠生辉的篇章。</p> <p class="ql-block"> 当田野被层层金黄的麦浪淹没,微风轻拂,成熟麦子独有的香甜气息迫不及待地钻进鼻腔,宛如大自然奏响的丰收号角,宣告着麦收大幕缓缓拉开。当时我们家三十多亩的麦田,瞬间成了父母挥洒汗水的战场。</p> <p class="ql-block"> 母亲割麦比较快,她弯下腰,手中的镰刀闪烁着寒光,如灵动的游鱼般“唰唰”切入麦秆。每一次挥动,都伴随着“嘎吱”声响,那是麦秆的低吟,也是母亲与土地的对话。父亲则像忠诚的卫士,紧紧跟在身后,将割下的麦子整齐码放,好似在精心构筑一座希望的堡垒。烈日毫无保留地倾洒,他们的后背很快被汗水浸透,衣衫紧紧黏在皮肤上,每一道汗渍都诉说着劳作的艰辛,每一次手臂的抬起落下,都是与烈日和疲惫的顽强较量。</p> <p class="ql-block"> 割完麦子,便是装车。父母抱起码好的麦堆,小心翼翼地放在架子车上,一捆又一捆,仿佛在堆叠生活的重量。装满麦子的架子车,宛如一座巍峨小山。父亲找来粗壮的麻绳,一圈又一圈,熟练而用力地将麦子紧紧绑在车帮上,确保行驶时不会散落。随后,母亲牵来我家的老黄牛,搭上套索,母亲牵着牛,父亲架着橼,踏着沉重有力的步伐一车一车的拉回家。一天下来,他们只能割完三四亩地的麦子,进度虽慢,但他们眼中的坚毅从未动摇,因为他们深知,这是生活的责任,也是对未来的期许。</p> <p class="ql-block"> 拉回的麦子被堆放在打麦场,摊场工序随即展开。父母手中的钢杈仿佛拥有魔力,将麦子均匀铺洒在场上,厚厚的一层,恰似给大地铺上了金色绒毯。摊好后,经过两个小时暴晒,便要进行圆场。圆场时,父母分工合作,一人用钢杈翻挑麦子,让着地的一面也能充分暴晒,另一人则将整个麦场的麦子摊匀,使其成为一个大大的圆形,为接下来的碾轧做好准备。</p> <p class="ql-block"> 牛拉碌碡碾场的画面至今仍深深刻在我的脑海。父亲牵着牛,牛儿拉着碌碡,一圈又一圈无休止地转着,碌碡架咯吱咯吱的声音奏响了一曲单调却充满力量的乐章。随着碌碡滚动,麦粒逐渐从麦秆上脱落,发出“沙沙”声响,仿佛是丰收的欢歌。烈日高悬,牛儿身上的汗水如雨点般滚落,父亲戴着草帽,脖子上缠着一条早已被汗水浸湿的毛巾,脸上刻满了疲惫,但他的眼神中始终闪烁着坚定光芒,那是对丰收的渴望,也是对生活的热爱。</p> <p class="ql-block"> 碾完后进入起场环节。父亲双手紧握铁杈,用力将碾好、没有麦穗和麦粒的秸秆一杈一杈挑起,秸秆在空中划过一道道弧线,如同飞舞的彩带。母亲则在一旁眼疾手快地整理,两人配合默契,宛如一场精心编排的舞蹈,将秸秆有序地堆放在一处空地。秸秆挑完,已近下午,紧接着要处理麦粒和麦壳。父母用推板把它们堆拢在一起,随后,母亲手持竹帚,弯下腰,如同在清扫岁月的尘埃,仔细地将散落的麦粒和麦壳扫到堆上,每一个角落、每一颗都不放过,额前被汗水浸湿的碎发,是她辛勤劳作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完成这些,便满心期待风的到来。终于,微风轻拂,像是大自然送来的温柔使者。父亲迅速站在上风口,双手稳稳握住木锨,深吸一口气,发力将麦粒与麦壳的混合物高高扬起。在半空中,麦粒和麦壳像是被一双无形的手温柔分开,麦粒如金色雨点直直落下,麦壳则似轻盈羽毛飘向一侧。与此同时,母亲也迅速行动,她手持竹扫帚,弯着腰,眼睛紧紧盯着落下的麦粒,仔细地将夹杂其中的碎壳和杂物扫到一旁,确保留下的都是纯净饱满的麦粒 。两人一扬一扫,配合得严丝合缝,他们的身影在夕阳余晖下被拉得很长很长,构成了一幅永恒的丰收剪影。</p> <p class="ql-block"> 分离干净的麦子需要装袋运回,等全部收割完后,便盼着那阳光明媚的晾晒日。父母早早来到打麦场,将一袋袋麦子拉到场里均匀码放,随后逐个解开袋口,双手用力捧起袋底,一倾而倒。麦粒如金色的溪流,从袋口一涌而出,在平坦的场地上迅速铺展开来,不一会儿,就给麦场铺上了一层厚厚的、散发着淡淡麦香的金毯,然后用木齿耙均匀的搂开。</p> <p class="ql-block"> 每隔一段时间,父亲就会去场里拿起木齿耙均匀地将麦耧动一遍。每一次耧动,麦粒都欢快地翻滚起来,像是在热烈拥抱阳光,那些原本隐匿在底层的麦粒,也得以尽情沐浴在温暖的日光之下。父亲的眼神专注而柔和,紧紧跟随着木齿耙的轨迹,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仿佛在精心雕琢一件稀世珍宝,而这每一粒麦子,都是他们生活的希望与寄托 。</p> <p class="ql-block"> 等到麦子彻底晒干,他们又熟练地用袋子将麦子装好,一袋又一袋,装满希望的袋子被稳稳地放上架子车。父母拉着车,一步一步向着家的方向走去,那渐行渐远的身影,带着丰收的满足,也带着对未来生活的无限憧憬。</p> <p class="ql-block"> 整个夏收要持续十几天才能结束,这十几天里,父母几乎没有休息过一天,从早到晚都在忙碌,整个人能消瘦十几斤。如今,大型收割机已经普及,大部分人也都不再种植小麦,曾经热闹的麦收场景渐渐成为回忆。但麦收背后,是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农耕智慧。麦收也是乡村儿女与土地紧密相连的情感纽带,它让人们懂得土地的馈赠来之不易,培养了对土地的敬畏和热爱之情。麦收不仅是收获粮食,更是收获生活的真谛,它教会我们坚韧、勤劳和珍惜。父母在麦收时的艰辛与付出,永远刻在我的心中,时刻提醒我生活的不易,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激励我在人生道路上勇敢前行,传承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与坚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