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冻症患者注意了:“下肢的养护可能决定着病情进展的快慢”!

运动神经元

渐冻症,医学上称为肌萎缩侧索硬化症(ALS),是一种令人闻之色变的神经退行性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全身的运动神经元逐渐受损,肌肉萎缩、无力的症状不断加重。而在这一过程中,下肢的状况往往对病情进展有着关键影响,悉心养护下肢,极有可能成为延缓病情的重要突破口。<br>渐冻症中下肢的 “艰难处境”在渐冻症早期,很多患者首先察觉到的症状就出现在下肢。下肢肌肉开始出现无力感,原本轻松的行走、上下楼梯等日常活动变得异常吃力。比如,上楼梯时需要额外借助扶手的力量,走路时步伐变得拖沓,容易绊倒。这是因为运动神经元受损后,大脑向腿部肌肉传递运动指令的信号逐渐减弱,肌肉接收不到有效的 “工作指示”,无法正常收缩发力。<br>随着病情的恶化,下肢肌肉萎缩愈发明显。腿部变细,肌肉量大幅减少,这不仅进一步削弱了下肢的力量,还影响了身体的平衡能力。患者站立时容易摇晃,行走稳定性变差,摔倒的风险大大增加。而且,下肢的血液循环也会因肌肉萎缩和活动量减少而受到阻碍,使得下肢更易出现冰凉、麻木等不适症状。养护下肢:为病情进展 “踩刹车”适度运动锻炼对于渐冻症患者而言,适度的下肢运动锻炼至关重要。<br>像缓慢的步行,在有人陪伴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每天坚持在平坦的道路或室内走廊行走一定距离,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维持肌肉的活性。简单的腿部屈伸运动也十分有效,坐在椅子上,双腿伸直抬起,保持数秒后缓慢放下,重复多次,能锻炼腿部肌肉力量,延缓肌肉萎缩的速度。还有水中运动,如在浅水区进行行走、抬腿等活动,借助水的浮力减轻身体对下肢的压力,既能锻炼下肢,又能减少摔倒受伤的风险。<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