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15日梦想之旅迈步队徒步连洞五家田户外包饺子、野炊活动,早上8点30分迈友们,有的打着雨伞,有的穿着雨衣,冒着绵绵小雨,风雨无阻的从县城出发。</p> <p class="ql-block"> 走小路,从五叔湾到后坝,再到五里铺。这是当年不通公路时出入县城的大路,沿途青石板铺成,又称官道。</p><p class="ql-block"> 如今,交通四通八达,也不常有人去徒步这条“大路”,当年的“大路”也变成了小路,但沿途铺就的青石板,见证了岁月的巨变。</p> <p class="ql-block"> 这座石拱桥是五里铺至扬家田这条官道的咽喉,至今已300多年了。如今五里铺已修通了通组公里,新架设了一座钢筋水泥拱桥。而这座石拱桥则变成了一座历史文物古迹,它见证了历史的苍桑。</p> <p class="ql-block"> 我们到达五家田,来到一家姓谢的老人家里,整个山寨就他一个80多岁的老人住在这里,我们的中餐包饺子、野炊就在他家进行。</p><p class="ql-block"> 据迈友新龙介绍:村责任制改革之前,这里是一个生产小队,居住有五大家,几十口人,得名“五家田”。</p><p class="ql-block"> 如今,几十口人的一个土家山寨,全部外迁,现只剩下一个80多岁的老人在此居住。这里曾经是土地肥沃,柴水方便,群山环绕,风景优美。但这里交通十分闭塞,小孩上学难,生病就医难,购买生活物资难。古人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年轻一代想望交通便利的地方,全部举家外“逃”,在交通要道、方便的地方,建立新的“根据地”。因此,人类生存的历史,就是不断迁徙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五家田,这个土家山寨的苍桑,是全国许许多多村庄、山寨变迁的一个宿影。</p><p class="ql-block"> 据相关单位不完全统计,从1985年至今40年里,全国自然村寨数量减少了约150万个,平均每天有约100个自然村寨消失。从1990到2021年全国自然村寨数量从377.3万个减少到266.3万个,平均每年消失约101个自然村寨。</p> <p class="ql-block"> 这些房屋都已倒塌、腐烂。</p> <p class="ql-block"> 这栋房屋已变成了牛舍。</p> <p class="ql-block"> 五家田,大片大片原旱涝保收的农田无人耕种,全部荒废,现只有牛、羊与此为伴。</p> <p class="ql-block"> 大家都忙着为中餐作准备,挖野菜、洗菜、切菜,调料、包饺子、煮汤,各自其实,尽职尽责。</p> <p class="ql-block"> 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迈友们感慨的说:“比县城饺子专卖店的饺子要好吃得多,美味可口,是一次绝美的午餐”。特别是野菜——植儿根,现挖现炒,真是美味一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