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澜沧江畔,与时光对饮</p><p class="ql-block">——摄影班昔归采风记</p><p class="ql-block"> 3月14日,春风轻拂,阳光如碎金般洒在大地上。我们摄影班一行34人,踏上前往昔归的采风之旅。昔归,这个茶马古道上的古渡口,宛如一颗遗落在澜沧江畔的明珠,等待着我们去探寻。</p><p class="ql-block"> 抵达昔归码头,眼前是一幅流动的画卷。这条河在中国境内名为澜沧江,流出中国后进入中南半岛,穿过缅甸、老挝、越南、泰国,被称为湄公河。它穿越五个国家,因此被誉为“东方多瑙河”。这条古老的河流从遥远的雪域高原奔腾而来,在云南境内切开横断山脉,划过无量山、哀牢山,滋养着这片广袤的土地。它在无量山拐了一个90度的弯,进入临沧昔归。在这里,澜沧江水迎面奔涌而来,又潇洒地转身离去,将忙麓山轻轻拥入怀中。湿润的空气浸润着这片古老的茶园,带着岁月的低语,缓缓流淌在我们的脚下。</p><p class="ql-block"> 澜沧江水澄澈如镜,倒映着蓝天白云,仿佛天空与大地在这里交织成一幅无边的水墨画。我们登上轮渡,驶向江心。两岸青山如黛,缓缓向后退去。远处,昔归大桥横跨江面,宛如一道彩虹,连接着两岸的山川。</p><p class="ql-block">下船后,我们来到了马头茶庄。推开门的刹那,一阵清幽的茶香扑面而来,瞬间将我们包围。茶庄的主人早已为我们备好了一壶热气腾腾的昔归茶。茶汤泛着琥珀色的光泽,清澈透亮,宛如一汪凝固的秋水。轻轻抿上一口,那独特的滋味在舌尖绽放:初是淡淡的苦涩,仿佛是岁月的沉淀;随后便是回甘的甘甜,如同春日的暖阳,温暖而悠长。在这茶香四溢的午后,我们仿佛与时光对饮,聆听昔归茶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昔归茶优良的品质与这里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地处澜沧江畔,海拔从700多米上升到3000多米,气温和湿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变化,是典型的低纬度亚热带立体气候,阳光与雨水在这里交织出生命的乐章。这里的土壤富含矿物质,肥沃而疏松,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最肥沃的温床。而昔归的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独厚,它背靠青山,面临江水,山间云雾缭绕,如同仙境。这些云雾为茶树遮挡了烈日的炙烤,同时又增添了空气的湿度,让茶树在云雾的滋养中孕育出独特的香气与口感。每一杯昔归茶,都是这片土地的诗,是岁月的歌。</p><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在这里简单用餐,白馒头搭配昔归茶,竟也成了人间至味。</p><p class="ql-block"> 午后,我们坐上观光车,沿着盘山小路进入茶山。茶山层层叠叠,宛如绿色的波浪,在微风中轻轻起伏。茶树在阳光下泛着翠绿的光,仿佛是大地的精灵。我们穿梭在茶树间,亲手采摘下几片嫩绿的茶叶,那清新的茶香在指尖弥漫,仿佛能闻到大自然的气息。站在茶山顶端,俯瞰整个昔归,澜沧江如一条墨绿色的绸带,蜿蜒在青山之间,而茶山则如同大地的裙摆,翠绿而灵动。那一刻,我们仿佛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心灵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宁静。</p><p class="ql-block"> 站在山顶,俯瞰着昔归大桥,这座雄伟的建筑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宛如一道优美的弧线,横跨在澜沧江之上。站在桥下仰望,它高耸入云,仿佛是连接天地的纽带。江水奔腾,茶山静谧,一动一静之间,仿佛是时光的交响曲。</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澜沧江上,波光粼粼,如梦如幻。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和心中的诗意,结束了这次难忘的昔归之旅。昔归,这片被时光眷顾的土地,用它的山水、茶香和宁静治愈了我们的心灵。而我们,也将带着这片土地的馈赠,继续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昔归,我们还会再来,再来与你对饮一杯岁月的茶,再来聆听你那悠长的歌。</p> <p class="ql-block"> 《缠绕在翡翠山峦的银腰带 》陈凤花摄</p> <p class="ql-block"> 《沧江春韵》之一师云生摄</p> <p class="ql-block"> 《沧江春韵》之二 师云生摄</p> <p class="ql-block"> 《昔归春韵》之三师云生摄</p> <p class="ql-block"> 《昔归新景》师云生摄</p> <p class="ql-block"> 《昔归大桥》师云生摄</p> <p class="ql-block"> 《枯木逢春》师云生摄</p> <p class="ql-block"> 《师生欢乐出行》龚琴芳摄</p> <p class="ql-block"> 《远眺昔归大桥》龚琴芳摄</p> <p class="ql-block"> 《拍茶园》龚琴芳摄</p> <p class="ql-block"> 《茶园》龚琴芳摄</p> <p class="ql-block"> 《茶园》龚琴芳摄</p> <p class="ql-block"> 《昔归码头》施蕊秋摄</p> <p class="ql-block"> 《游船上的摄影师》施蕊秋摄</p> <p class="ql-block"> 《澜沧江》施蕊秋摄</p> <p class="ql-block"> 《摄影师》施蕊秋摄</p> <p class="ql-block"> 《澜沧江大桥》施蕊秋摄</p> <p class="ql-block"> 《摄影人》杨正玉摄</p> <p class="ql-block"> 《室外攀枝花》杨正玉摄</p> <p class="ql-block"> 《老摄影者》杨正玉摄</p> <p class="ql-block"> 《摄影探讨》杨正玉摄</p> <p class="ql-block"> 《花香四溢》何明春摄</p> <p class="ql-block"> 《昔归茶园 》何明春摄</p> <p class="ql-block"> 《乘船游澜沧江》何明春摄</p> <p class="ql-block"> 《眺望昔归大桥》何明春摄</p> <p class="ql-block"> 《采风乐趣》何明春摄</p> <p class="ql-block"> 《翠岭采茶姑娘 》陈凤花摄</p> <p class="ql-block"> 《脸上的喜悦》陈凤花摄</p> <p class="ql-block"> 《昔归简介 》李智桦摄</p> <p class="ql-block"> 《游走的摄影人》李智桦摄</p> <p class="ql-block"> 《眺望昔归大桥 》李智桦摄</p> <p class="ql-block"> 《春意盎然》李智桦摄</p> <p class="ql-block"> 《一线牵 》王朝清摄</p> <p class="ql-block"> 《赶渡》王朝清摄</p> <p class="ql-block"> 《合影》王朝清摄</p> <p class="ql-block"> 《捕捉》王朝清摄</p> <p class="ql-block"> 《愉悦》王朝清摄</p> <p class="ql-block"> 《连通东西》<span style="font-size:18px;">杨宜沧摄</span></p> <p class="ql-block"> 《繁忙的昔归码头》杨宜沧摄</p> <p class="ql-block"> 《共鸣》杨宜沧摄</p> <p class="ql-block"> 《小憩》杨宜沧摄</p> <p class="ql-block"> 《我为大桥照张相》杨宜沧摄</p> <p class="ql-block"> 《昔归新貌》梅萍摄</p> <p class="ql-block"> 《昔归春芽》梅萍摄</p> <p class="ql-block"> 《绿色明珠—昔归》梅萍摄</p> <p class="ql-block"> 《茶山倩影》梅萍摄</p> <p class="ql-block"> 《绿野仙居》杨延玲摄</p> <p class="ql-block"> 《喜悦》杨延玲摄</p> <p class="ql-block"> 《古韵悠售》杨延玲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昔归大桥》梅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