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雪芹故居

暖风

<p class="ql-block">  植物园这地方曾经是个村庄,叫黄叶村。<span style="font-size:18px;">曹雪芹晚年破败之后,在此买了一个农家院,移居黄叶村。这地方位于北京西山,环境优美,青山绿水,泉水丰盈,是一个风景名胜之地。这一时期他的家庭经历了重大的变故,生活困顿。黄叶村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定的居住环境,有助于他安心创作‌。</span></p><p class="ql-block"> 曹雪芹黄叶村的故居是一组低矮院墙环绕的长方形院落,前后两排院落,有正门和后门,共18间房舍,清代民居建筑。曹雪芹在晚年时,在这里开始了他的著书生涯,创作了《红楼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此地因建造植物园,将村民迁出,保留了</span>曹雪芹的故居房舍,加以建设维修,成为曹雪芹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曹家家道中落后,曹雪芹就离开江南来到北京,每个月仍然能领1石米和4两银子的俸禄。而且在北京崇文门外有17间半的房子和6个仆人!这是一个被抄家后,其罪行已经结案,回归普通生活的正规旗人家庭的待遇。这要放到南方,妥妥的是一个中小地主啊。</p><p class="ql-block"> 曹雪芹也并不是闲散人员,他拥有官府正式的工作“笔帖式”,虽然是抄抄写写,但也是领工资的,大概是3两到5两不等。平定新疆的大元帅乌雅兆惠还有后来的和珅,早年都干过这种工作。因此曹雪芹每个月至少有不到十两银子的收入。一年60~80两银子肯定是有的。那时候清朝一家七八口生活费一年才需要30两而已。</p> <p class="ql-block">  凭借这个工作,加上自身的文采。曹雪芹和京师不少的闲散宗室来往,这帮闲散宗室也没少接济他。到了晚年,曹雪芹彻底穷困潦倒。根本原因是靠山倒了,那帮闲散宗室不再接济曹雪芹了,曹雪芹自己也丢掉了官府的工作。再加上不善经营,崇文门外的那17间房子全都变卖。因此曹雪芹已经是没人管了,就有了举家食粥,酒常赊帐。最后落魄而亡。</p><p class="ql-block"> 因此可以证明,曹雪芹奢侈生活过惯了,十几间房子都养不住他。所以本来应该是中小地主的生活,给他过成了彻底的乞丐一样生活。</p> <p class="ql-block">  曹雪芹家境穷困后,搬入黄叶村,居家中专注写书,他所著的《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古典小说中的巅峰之作。成为清代著名的小说家。</p><p class="ql-block"> 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与家族历史密不可分,其家史可追溯到明朝,他的祖先曹寅曾任明神宗的侍读学士,后任福建巡抚。曹雪芹的父亲曹颙曾在康熙朝任职,曾担任过太常寺卿和吏部尚书。</p><p class="ql-block"> 曹雪芹出生在一个文化世家,他的父亲曹颙曾经担任过兵部尚书,家中藏书丰富,他自幼便饱读诗书,精通文学。曹雪芹的母亲李氏也是一个才女,擅长绘画和书法。曹雪芹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的诗作和散文曾多次被收录于当时的文集中,备受好评。</p> <p class="ql-block">‌ 曹雪芹的家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初期,他的家族在康熙朝达到了鼎盛,但最终在雍正朝因政治斗争和财务问题而衰落。‌</p><p class="ql-block"> 曹雪芹的曾祖父曹玺是内廷的二等侍卫,因其妻子孙氏曾是康熙的保姆而受到宠信。曹玺担任江宁织造,负责织办宫廷和朝廷官员用的绸缎布匹,并充当皇帝的眼线。曹玺的儿子曹寅也深受康熙的赏识,接任江宁织造,并在康熙六次南巡中有四次住在曹家,曹家因此耗费巨大‌。</p> <p class="ql-block">  然而,曹家的兴盛也带来了巨大的财务负担。为了接待康熙南巡,曹寅花费了大量资金,导致家族财务状况恶化,最终因亏空公款和经营不善而衰落。雍正五年(1727年),曹雪芹的父亲曹頫因罪被革职入狱,次年曹家被抄家,家族从此一蹶不振‌。</p><p class="ql-block"> 曹雪芹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了《红楼梦》,这部作品不仅反映了他的个人经历和家族的兴衰,也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弊端。曹雪芹在家族衰落后生活贫困,最终在失去幼子后病逝‌。</p> <p class="ql-block">  曹雪芹的家族因为政治官员出身,其学问的积淀也让他的家族一直在文化界占有一席之地。曹雪芹的兄长曹雪林也是一位文学家,他有多篇文集传世。曹雪芹的表弟曹振镛也是文学家,他曾编过一本《石头记校勘记略》。除此之外,曹雪芹的家族还有不少著名的学者、文学家和书法家,包括曹一清、曹植镛、曹廷松等等。 </p><p class="ql-block"> 总之,曹雪芹的家族历史丰富多彩,代表了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部分,他们为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曹雪芹1715年~1763年,名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祖籍辽阳。清朝小说家、诗人、画家。曹寅之孙。</p><p class="ql-block">曹雪芹生平</p><p class="ql-block"> 曹雪芹少年时家居南京,后随家迁移北京。少年时代经历一段极为富贵豪华的生活。</p><p class="ql-block"> 1727年,其父曹因事株连,以亏空款项等罪被革职、抄家,家族遂败落,随家移居北京。</p><p class="ql-block"> 晚年住在北京西郊,举家食粥,更为艰难。因生活所迫,妻死子亡,穷困潦倒而死,年不及五十岁。</p> <p class="ql-block">  正白旗古井位于曹雪芹纪念馆北侧,井深约20米,是正白旗居民的日常饮水用井,为清代正白旗遗存下来的唯一水井,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传说曹雪芹在正白旗居住时,生活饮水即取自此井。</p>